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一百周年记:聆听生命的万年“回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一百周年记:聆听生命的万年“回响”

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德欣、盖博铭、张骁、孙琪 参与采写:田晨旭):一块碎骨片,开启“北京人”百年传奇;万年周口店,浓缩人类文明前世今生。

这里,矗立着一座考古科研工作的丰碑:它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材料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之一。

这里,深埋着解锁人类起源奥秘的密码:“北京人”的发现,将人类历史从距今大约10万年推前了几十万年。

这里,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曾感叹,周口店遗址如果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中国就没有世界文化遗产。

2018年是周口店遗址发现一百周年,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披上了科技感十足、“盔甲”般的保护棚,并重新向公众开放;洞熊类标本的发现,更是为“北京人”生活年代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周口店,触碰历史、感触变迁,聆听这里的生命“回响”。

“北京人”头骨化石原件遗失至今未找到:“我们从未放弃寻找”

11月的北京空气凛冽,在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房山区周口店镇,坐落着写入多国教科书、蜚声海外的人类历史遗迹:周口店遗址。

遗址博物馆开放时间刚到,一群小学生便激动地涌了进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

此刻,孩子们脚下的这个背靠太行山脉、面临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的“风水宝地”,曾是数十万年前的“北京人”、20万至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

而在不远处,经过百年的考古勘探,周口店遗址,已经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孩子们在化石标本前驻足停留,历史故事听得入迷,手也不自觉地轻抚在玻璃窗上。那一瞬间,一段绵延数十万年的历史仿佛触手可及。

斗转星移,时光倒转一百年。

1918年的华北平原寒气逼人,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周口店。此前,他从朋友处拿到了周口店鸡骨山上采出来的碎骨片,兴奋异常,寻踪而至,很快又挖掘到啮齿类动物化石。

安特生在日记里写道:“我有一种预感,人类祖先的遗骸就躺在那里,现在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到它。”

几年后,一枚似人似猿的牙齿,以及大批脊椎动物化石又陆续出土。1926年,在瑞典的实验室内,一颗来自北京房山周口店的人牙化石被修理出来。消息一经公布,世界第一次为之轰动。

1929年12月2日,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主持发掘工作的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猿人洞(第1地点)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1936年,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又在周口店连续发现三个“北京人”头盖骨,世界再一次轰动。

然而,周口店和当时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正经历战争的阴霾。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房山,游击队和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据记载,龙骨山的三名发掘技工,被游击队员舍生忘死的抗日精神感动,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送水送饭,不料被日本人发现。严刑逼问下,三人坚贞不屈,咬紧牙关一字不答,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

1941年,日美关系恶化,“北京人”化石的安全成了人们忧虑的问题,当时专家决定,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护送至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待战争结束后再返还给中国。但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转移途中,“北京人”头骨化石原件遗失,至今未找到踪迹,成为一桩世界疑案。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展陈保管部主任宋冬勇表示,头盖骨的遗失成为周口店历史上也是古人类学历史上最大的遗憾。“但我们从未放弃寻找,只要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龙骨精神”因他们,而不朽,而延续

作为第一个“北京人”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出土地,龙骨山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挖掘保护的重点地区。

猿人洞共计十余层,每一层相隔几万年至几十万年时间。尽管层与层之间上下距离不足两米,但往往两米之间的勘探,就足以耗去考古人员数十年的光阴。

百年间,无数考古工作者的汗水永远地播洒在龙骨山,一部挖掘开发保护的历史蕴藏着代代相传的“龙骨精神”。

裴文中与贾兰坡两位中国考古大师是周口店遗址挖掘保护的亲历者、见证者。

裴文中,为研究“北京人”历史献出了毕生精力的人。在他发现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战争中失踪后,裴文中终生没有放弃寻找。

抗战期间,日军为追查头盖骨的下落,逮捕了裴文中,对其严刑逼供。裴文中保持民族气节,始终不透露头盖骨的任何情节。

新中国成立后,裴文中多次在香港等地的报社刊登寻找头盖骨的启事。30余年后,裴文中见寻找无果,便组织人员再次对周口店龙骨山一带进行发掘,毕生致力于找寻人类“遗失的记忆”。

贾兰坡,另一位亲手发掘出“北京人”头盖骨的人。贾兰坡最开始到达周口店时,古人类学和古脊椎动物学在中国刚刚起步,国内连一本哺乳动物教科书都没有,借来的一本1885年出版的《哺乳动物骨骼入门》成了大家的宝贝。

贾兰坡读起书来很吃力,开始每天只能读半页、一页。他的英文底子不好,再加上书中专用名词太多,有些字典上还没有,只好边读边请教。

学解剖学时,他的口袋里经常装着人手腕的骨头,没事就摸,分辨是哪块骨头,猜对了就放入另一侧的口袋,错了重新摸。最后竟能分辨出哪一块骨头是左手的哪一块是右手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已经与周口店“结缘一甲子”,上世纪50年代,贾兰坡先生负责第1地点挖掘工作时,吴新智还是一名研究生。老一辈考古学家的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从手握铁锤在坚硬的堆积物上“打眼放炮”到牵头组织周口店与古人类综合研究,吴新智始终奋战在考古第一线。

吴新智说,科学工作必须要有科学精神,不迷信前人的东西,敢于创新、敢于怀疑、实事求是。

在自然条件艰苦的周口店龙骨山畔,一代代考古专家卧薪尝胆、不屈不挠,凭着对知识和真理不懈的追求,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这何尝不是一种“龙骨精神”。

如今,贾兰坡就安葬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背后,距他在1936年间11天里发现三块“北京人”头盖骨的地方只有200米,他的同仁裴文中也安葬在这里。

四周苍松翠柏环绕,抬头就能望见龙骨山的山顶,龙骨精神,因他们,而不朽,而延续。

从“风雪侵蚀”走向“科学保护”的步伐更快了

改革开放后,在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提议下,中国开启申遗之路。然而,当中国把首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却被驳回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时答复,周口店遗址如果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那中国就没有世界文化遗产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说,联合国点名要求周口店遗址申遗的消息传到国内,中方加急补充了申报文本。

“当时手写了7张方格纸,写清了组织机构、地理位置、价值、保护措施,加了一张1:10000的地形图,我们完成了紧急上报。”董翠平清晰地记得,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决通过,周口店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尽管周口店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落后的文保意识,本世纪初以前,遗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2002年,参考消息转载了一篇文章《落日黄沙周口店》,反映遗址管理保护上存在的问题,这成为周口店遗址发展的转折点。

此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市院共建”周口店遗址的协议,由北京市政府负责遗址保护范围内及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建设、管理及科普工作,中科院负责科研工作。

“有了‘市院共建’,政府和科研院所可以各司其职。科研院所集中精力搞好科研,北京市下了大力气改善周边环境,进行大规模绿化、关停一大批小煤窑、整治河道……”十多年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双权就来到周口店工作,他感言,周口店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周口店遗址从“风雪侵蚀”走向“科学保护”的步伐更快了。

为了使猿人洞得到有效保护,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的保护原则,在猿人洞搭建了覆盖面积3700余平方米的保护棚,并于2018年9月重新向公众开放。

如今,从遗址博物馆向龙骨山上望去,大跨度弧形壳体钢结构对遗址进行全方位覆盖,既实现保护,又不喧宾夺主,保护棚采取成熟的绿植屋面形式,整体铺设屋顶绿化,又与自然相协调,与环境融为一体……

走进保护工程内部,科技感十足。825块“叶片”嵌入棚顶,不仅为猿人洞遮风挡雨,更设有种植槽,全自动灌溉技术保证植被健康生长……

近日,周口店遗址洞熊化石研究获进展,若干件洞熊类标本被识别确认。此前,多数学者认为洞熊只生存在欧洲,中国从未有明确无误的洞熊化石记录。此次研究扩展了人们对洞熊分布的了解,也对“北京人”生活年代研究带来新认识。

周口店之谜:还有好多问题等待回答

周口店的科研工作还远没有到终结的时候。

“‘北京人’是不是成熟的狩猎者?猿人洞内的动物遗骸,是‘北京人’自己狩猎的结果,还是把其他食肉动物狩猎的残余捡拾了进来?”张双权说,还有好多问题等待回答。

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如今,在周口店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正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走进猿人洞,墙壁上播放着裸眼3D影像,“北京人”栩栩如生地在洞口边点燃篝火。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还制作了动画片《龙骨山探秘》、4D影片《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林建静是周口店镇本地村民,过去以务农为业。新博物馆建成之后她便成为第一批保洁人员,或者说成为一名“业余讲解员”。

“每天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听博物馆里的科普广播,自己也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了。”林建静笑着说。

周口店遗址保护工作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据了解,预计到2020年,从周口店地区可以直接乘坐轨道交通到达北京市中心。

“北京人”也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走出国门与全球分享人类共同的记忆。2018年3月,《北京猿人走进马来西亚》展览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开幕。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先后与法国、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等国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代表交流学习,互换展览相互借鉴。

周口店遗址:我国文物保护开发工作蜕变与成长的缩影

触摸历史遗迹或许冰冷,但感受历史发展、探究历史脉络却始终薪火不灭。

从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贾兰坡,再到如今与遗址日夜相伴、用先进技术保护遗址的新一代遗址发掘和保护工作者。他们倾尽毕生之力,撰写着无愧于整个人类的历史答卷。

从战火连天遗失珍宝到和平年代潜心科考,从黄沙漫天保护“失策”到青山绿水科学“施策”,从封闭管理单纯保护到走向世界开放共享……周口店遗址正是我国文物保护开发工作蜕变与成长的缩影。

在《北京周口店人类起源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共识》中,记者发现有这样一段话:探寻和理解人类起源与社会的演进路径,对于认知这个星球上人类生活、行为和体验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类遗址挖掘保护的意义一方面是帮助人民大众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另一方面也是满足每个人对于自己从何而来的好奇心。”吴新智认为。

纵览人类发展史,周口店遗址不是人类记忆的“孤本”。人类不断追问“我们从何而来”,也在探索“我们要到哪里去”。

持续不断推进人类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体现着人类对历史的守望、对科学的求真、对生命的敬仰。

百年周口店,就是最好的例证!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