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连场后广州市越秀区大佛寺南院考古现场发现百多件晚唐陶器

暴雨连场后广州市越秀区大佛寺南院考古现场发现百多件晚唐陶器

暴雨连场后广州市越秀区大佛寺南院考古现场发现百多件晚唐陶器

暴雨连场后广州市越秀区大佛寺南院考古现场发现百多件晚唐陶器

广东多地日前暴雨连场后,近日艳阳高照,原本被水淹浸的广州越秀区大佛寺南院一处考古现场,意外地曝露了百多件晚唐陶器。考古人员判断,该批陶器和釉陶器很可能是运输过程中残损,从码头上岸后被发现并挑捡出来堆放于此,反映唐代的珠江北岸很可能就是现在的惠福西路一带。

为配合大佛寺南院工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去年下半年,对工地建设范围进行抢救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据了解,挖掘面积约600平方米,考古发现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磉墩、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该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表示,今次的发现为研究晚唐五代,为广州城市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一堆陶器、几处砖铺路,足以看到1000多年的广州城一角、1000多年前的老广怎样生活”。

近日曝光的古迹文物,藏于挖掘区中心位置一个不规则的灰坑状遗迹。据悉,该灰坑南北长8.5米、东西阔6.2米、残深半米;坑内埋藏了包括坛、罐、碗、壶等,完整和残缺的都有。考古人员称,能挖掘到如此大规模的陶器堆观感震撼,“其一是数量很多,其二我们判断,这一定是人为的堆积”。

考古人员根据遗址的历史地理环境分析,陶器堆积区是晚唐时候的广州城外,而附近可能是原有的运输陶器码头,并推测晚唐江岸距离大佛寺考古遗址应不到100米,而今天的珠江北岸遗址超过1000米,“由此大家可以感受,广州城在2000多年的发展中,是怎样一个沧海桑田的变化”。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