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数十万年前珍贵蛇类化石

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数十万年前珍贵蛇类化石

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数十万年前珍贵蛇类化石

据华商报(魏光敬):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李永项团队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联合发表了在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的有鳞类化石,其中似水游蛇化石,距今大约35万-27万年,时代为中更新世。水游蛇为现生动物,这也是陕西首次发现蛇类化石公布于世。

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专业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杂志》,李永项教授为第一作者,该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之一。

这个蛇化石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现?当时发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陕西首次发现蛇类化石有何重大意义?远古的水游蛇陕西现在是否还存在?带着这些疑惑,10月10日,华商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李永项教授。

从发现到定论跨过漫长23年

李永项告诉记者,这一批标本全部来自洛南龙牙洞,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6年发掘采集标本的一部分。由于化石个体非常小,每节的长度只有3毫米,当时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动物的哪一部分。与它一起被采集到的还有不少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如鼩鼱、鼹鼠、蝙蝠、鼠、兔等的化石。

2012年3月,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胡松梅研究员之托,对龙牙洞采集的小化石标本进行整理,经过对骨骼化石初步研究,当年7月有了初步结果,由于化石太小,加上以前没有对照参考的资料,研究人员进入一个漫长研究、对比、论证的过程。

讲到此时,李永项回忆了很久才说,由于蛇类骨骼十分细小,很难保存,其化石十分珍稀,陕西以前没有发现。与现代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蛇类相比,化石蛇类弥足珍贵。也由于可供对比的参照资料、参考材料的稀缺,研究工作费时费力,难度很大,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观察标本,研究进展很慢。从1996年首次发现到2019年7月将爬行类包括蛇类化石的研究公布于世,竟跨过了漫长的23年。

化石被“钙”包裹着难分离

10月10日,记者在李永项的实验室见到这块弥足珍贵的蛇骨化石。在一个约15厘米长、10厘米宽的塑料方盒里,套了多个小方盒,其中一个4厘米长、3厘米宽的方形盒子里放着几块颗粒状的物体。李永项用专用工具捏起一块小物体介绍,这就是蛇骨脊椎部位的化石,一节单体,一块三节连体。蛇活着的时候是筋肉相连,死亡以后就地埋藏,虽然筋肉腐烂,但在几十万年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层中的地下水或洞穴里的滴水所带来的钙质,千载难逢地与骨头融入在一起,替换有机质,将它们胶结在一起,因此还可以继续保留原来的连接状态。

在研究过程中,李永项曾试着将三节蛇骨化石动物的脊椎分开,但这三节连在一起的脊椎化作了一块石头,根本无法分开。李永项介绍,在龙牙洞里有鸟,也有豪猪,因此,龙牙洞的蛇既有可能是像古人一样将这里作为栖息地而在这里居住,也有可能是被其他的捕食者带到这里的。作为陕西首次发现蛇骨化石,可为现代的蛇类起源与演化提供直接证据。通过化石可以肯定地说,远古时候陕西洛南这个地方是有水游蛇,但随着时代变迁,这种蛇在陕西已不存在,在国内仅分布于新疆地区。

古人与多种动物混住同一洞穴

李永项介绍,龙牙洞位于洛南县城附近的洛河岸边,这里曾经发现过古人类、大熊猫、貘、鹿等化石,其中也含有不少的小型哺乳动物以及一些鸟类肢骨,但爬行类化石还是第一次。

“我们了解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人类、今天的动物,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到,那么几万年、几十万年前的史前世界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要了解那个时候的情况就需要证据,而化石就是那个史前世界曾经生活过的动物留下来的骨骼,就是我们了解那个世界的直接证据。但是这样的证据还是太少了,就像蛇骨化石,在陕西以前就从未发现过。因此,学术界经常说化石是非常珍贵的,它是我们了解已经逝去的史前世界的唯一可靠的生命证据。有了这样一个研究结果,我们就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在大约距今20万-30万年以前在陕西洛南不但有古人、有熊猫等多种古哺乳动物存在,而且还有蛇、蜥蜴等爬行动物与它们住在一个洞穴里,共同生活过。”

现代人很难想象,在数十万年前,古人与其他动物竟然同住一个洞穴里,又是如何“和谐”生活在一起的呢?李永项介绍,其实简单概括起来,当时的自然环境下,古人跟其他动物都是属于动物群体,彼此间依洞穴而住。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