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墨西哥州白垩纪地层发现最后的迅猛龙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

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与新墨西哥白垩纪晚期Ojo Alamo组的其他恐龙的艺术复原图(图片来源:Sergey Krasovskiy)

美国新墨西哥州白垩纪地层发现最后的迅猛龙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

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艺术复原图(作者Mary P. Williams,Steven Jasinski供图)

美国新墨西哥州白垩纪地层发现最后的迅猛龙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

在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原始发现地,所指处是骨骼碎片中的前爪(图片来源:Steven Jasinski)

据中国科学报(唐一尘):6700万年前生活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种新的有羽恐龙,可能是已知的最后幸存的迅猛龙物种之一。相关论文3月27日刊登于《科学报告》。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一种新型驰龙,驰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一种身覆羽毛的中小型肉食性动物。该化石发现增进了人们对于白垩纪晚期(7000万~6800万年前)的恐龙演化的理解。

20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博物馆Steven Jasinski及同事在圣胡安盆地的白垩纪Ojo Alamo地层沉积物里发现了这个新物种的化石,包括20块可辨认骨骼碎片。

研究人员将该恐龙被命名为“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源自纳瓦霍语“Diné”(纳瓦霍人)和拉丁语“bellator”(勇士),意思是“来自西南的纳瓦霍战士”,以纪念今天生活在这个恐龙曾经居住过地区的人们。

Dineobellator以及它在亚洲的近亲迅猛龙,都属于驰龙类恐龙。由于《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等电影的出现,这类恐龙通常被称为“猛禽”恐龙。但与电影中描绘的可怕野兽不同的是,Dineobellator仅约3.5英尺(约1米)高,6到7英尺(约2米)长。

迅猛龙一般体型较小、重量较轻。因此,它们的遗体非常罕见,尤其是来自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的。

研究人员描述了Dineobellator一系列独一无二的特征,包括靠近尾巴根部的脊椎向内弯曲,这或许能增加敏捷性,提高其捕食成功率。通过化石可以看到该恐龙巨大的镰状利爪上有一个圆凿,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和另一只Dineobellator或其他兽脚亚目恐龙(如霸王龙)争斗导致的。

物种关系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Dineobellator可能属于伶盗龙亚科,其中包括伶盗龙。Dineobellator的祖先被认为从亚洲迁移到北美,可能有多支谱系在北美演化,这或许可以解释Dineobellator与其他驰龙在形态上的差异。

研究人员认为,该发现补充了原本稀少的驰龙化石记录,表明这一科的恐龙在白垩纪末、6550万年前非鸟类恐龙大灭绝之前,仍在发生分化。

Jasinski计划在新墨西哥州继续他的野外研究,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化石。“经过大量的搜寻,再加上一点运气,这只恐龙才在一个小山坡上被发现。”他说,“我们经常徒步旅行,很容易忽略一些东西,或者只是走错了山,错过了一些东西。我们希望,搜索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找到更多恐龙或与它们生活在一起的其他恐龙。”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61480-7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