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马门溪龙化石——中国首次发现有皮肤(印痕)化石的蜥脚类恐龙

杨氏马门溪龙化石——中国首次发现有皮肤(印痕)化石的蜥脚类恐龙

据四川日报(吴晓铃):电影《侏罗纪公园》里,1亿多年前的恐龙世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沧海桑田,当年称霸地球的恐龙,如今早已灭绝,人们唯有通过化石可一窥其当年风采。

在自贡恐龙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杨氏马门溪龙化石。马门溪龙是目前世界发现的个体最大的恐龙之一,而自贡这件马门溪龙化石,不仅保存有完整头骨,还是中国首次发现有皮肤(印痕)化石的蜥脚类恐龙。

自贡恐龙化石群名闻全球

位于自贡大山铺的自贡恐龙博物馆,依托恐龙化石遗址而兴建,也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

1972年,大山铺恐龙化石群被四川省石油地质局两名地质工作者首次发现。1975年,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来此考察,指出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埋藏丰富的化石点。1979年12月,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在该地修建停车场时,暴露出大批恐龙骨骼化石,“恐龙公墓”的大门由此打开。此后数年,多次大规模清理和发掘,获得上百具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的化石骨架,震惊全球。

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叶勇介绍,在遥远的侏罗纪中期,自贡地区属于湖泊众多、河流纵横的平原环境,气候炎热湿润,植被非常繁茂,为恐龙及其他动物提供了广袤的生活场所和丰盛的食物来源,是名副其实的恐龙乐园。而大山铺又处于多条河流进入湖泊的入口地带,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从远处搬运来的恐龙尸骸,都被浅滩上的泥沙掩埋起来。经过一亿六千多万年漫长岁月的积压,终于形成今天所见的含化石的砂岩层。

这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遗址之一。叶勇介绍,恐龙和其它脊椎动物化石数量之丰富,种类之众多,埋藏之集中,保存之完整,在世界绝无仅有。在目前已发掘的3000多平方米范围内,就获得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200多个个体的上万件化石标本,其中有众多世界级珍品,如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剑龙——太白华阳龙,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鸟脚类恐龙——劳氏灵龙,等等。同时,该遗址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填补了世界恐龙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它的发现被誉为“我国恐龙研究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马门溪龙险些失之交臂

自贡恐龙博物馆1986年底建成以后,周边的村民仍然不时发现零星的恐龙化石。1988年底,当地村民宋仁发向博物馆报告:他家附近的采石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就是后来备受瞩目的杨氏马门溪龙。

这件恐龙化石的发现颇有些一波三折。叶勇说,当时博物馆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只发现很少的破碎骨骼化石,于是认为这可能是一些冲散的零星化石。但是宋仁发有点不甘心,他拿起钢钎等工具,到采石场独自挖掘起来。果然,很短时间里,他就挖到一箩筐骨骼化石。宋仁发再次向博物馆报告。当技术人员再次到现场时,看到已经暴露出来的一串背椎和部分腰带骨骼,抢救性发掘由此展开。20多天以后,一件长16米的恐龙化石重见天日。

在标本修理工作中,随着标本不断暴露,科研人员越来越兴奋。他们看出这件化石属于马门溪龙,并且还保存有非常完整的头骨化石。在此之前,还从未有发现过完整的马门溪龙头骨化石,而它的发现,将为确认马门溪龙的头骨类型和牙齿形态提供确凿的化石证据。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1992年底,当标本修理工作进入尾声时,工作人员在检查从化石四周剥落的围岩时,突然发现一块砖头大小的石块有些异样。他凑拢仔细辨别,终于看出呈鳞片状的印痕,不由得惊呼起来:“哎呀,好像是皮肤化石!”大家立刻争相围观,发现这些鳞片是向内凹的,说明是皮肤压上去后形成的。大家赶快寻找该化石的原始剥落位置,终于在坐骨远端的石块上找到其正模化石。

叶勇介绍:“这是中国第一例蜥脚类恐龙皮肤(印痕)化石,也是世界上少有几例蜥脚类恐龙皮肤化石之一,为这类大型蜥脚类恐龙的表皮形态的研究和科学复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档案

杨氏马门溪龙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

发掘时间:1990年

出土地点:自贡

恐龙年代:侏罗纪晚期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