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人”化石:证明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 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

海峡人”化石经贾兰坡院士鉴定确为古人类肱骨化石(少川供图)

“海峡人”化石:证明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 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

第一件、第二件“海峡人”化石

“海峡人”化石:证明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 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

2009年发现的第三件“海峡人”骨化石

“海峡人”化石:证明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 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

刘志成当年运回泉州的巨大史前动物残缺化石

“海峡人”化石:证明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 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

1999年,刘志成(右)和林少川向人们展示在石狮祥芝出水的部分化石(少川供图)

“海峡人”化石:证明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 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

刘志成如今仍在关注两岸考古发现

“海峡人”化石:证明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 填补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

陈列柜中的“海峡人”化石诉说着台湾海峡的远古记忆

据泉州网(吴拏云):近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在头版突出而详细地报道了被业界誉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保护情况。20年前,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对万寿岩遗址两次作出批示,采取措施将文物抢救出来、整体保护,为闽台史前文化同源留住了重要的历史证据。而在22年前,在泉州石狮祥芝一带海域,“海峡人”化石被意外发现,也印证史前闽台一体化并填补了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揭开“海峡人”化石发现和保护背后的故事吧。

黑褐色骨头暗藏玄机

泉州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541公里,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其中有大小岛屿208个。在石狮祥芝镇,过五千礁往鸡鱼礁方向,有一段海岸线两端高翘,呈现出近似闽南建筑上的燕尾脊状,又像张开的双臂在拥抱大海。这里的岸边堆满被岁月斫雕为朴的大石块,海滩几乎有石无沙,突兀于海上的礁石粗砺而刚毅,沿海岬壁则势如屏障,滚滚而来的洋流到了这里,瞬时变得柔静而沉缓。五千礁至鸡鱼礁一带海域亦属台湾海峡的一部分,1998年,“海峡人”化石就是最早在这片海域出水的。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位当事人,还原了这一重大发现的经过。

1998年11月的一天,石狮市祥芝电讯站的蔡久芳在祥芝五千礁一带的海边遇到有渔民拿着用塑料袋装的海底打捞物上岸。出于好奇,蔡久芳打开袋子一看,竟露出一截黑褐色的类似鹿角的骨头,拿在手上一掂量,骨头比平常见到的动物骨头要略重。这让他联想起最近一段时间常有渔民在附近海域生产作业时,捕捞起不同类型的动物骨骸,而且这些骨骸还被堆放在祥渔村一处叫“万阴宫”(也称“万阴祠”)的小庙内,“这些会不会是海底古化石?”蔡久芳在心里暗暗嘀咕。回到电讯站,他立即给《泉州晚报·海外版》记者林少川打去一通电话,希望经由少川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学者刘志成取得联系,以期解开自己心中的谜团。谁曾想,正是这通电话叩响了“海峡人”化石考古的大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蕴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这其中也包括史前文明的遗址、遗迹。“形似鹿角的黑色骨头?”接到蔡久芳电话后,历史专业出身的记者林少川凭着自己过人的新闻敏感性,从这条线索上嗅出一丝特殊的味道,他隐约感觉这其中必有“玄机”。于是,他抓起电话联系考古学者刘志成,将蔡久芳所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转告。

刘志成听后颇觉震惊,常年积累的考古经验告诉他,这略微有些重的骨头极有可能是化石。事不宜迟!刘志成随即与林少川约定了前往祥芝考察的日期。

到了约定的日子,刘志成、林少川以及考古爱好者方顺发,一起搭车来到祥芝电讯站,找到了等候已久的蔡久芳。“万阴宫”离电讯站不远,在蔡久芳的引导下,一行人匆匆赶往这座海边小庙。

万阴宫内堆积海底骨骸

祥芝港,一个充满活力的渔港。每天远航归来的渔船在这里缓缓靠岸,新鲜渔获被吊车一筐筐地运送上岸,渔民、船员、商贩熙来攘往,劳动的人群,欢快的场景,忙碌的码头,构成了渔港最吸引人的风景。这里也是南音古乐世代传承之地,漫步海边,不经意间就会从附近的民居中飘荡出南音弦乐动人心魄的旋律。

相比码头的繁华热闹,祥渔村万阴宫就显得孤清许多。这个小宫庙坐落于海边一处小高地,由两间小屋构成(今为三间),宫庙横额上写着“万阴祠”,下刻楹联“十方白骨归祠宇,阴地赤心佑德人”,主殿内立有“东海历坛”“山海万阴公”神位,以及“神坛水仙王公王妈”灵位。另有一室为“藏骸室”,里面放了许多渔民从海底捞上来的骨骸,案上香炉点着香,前面放有蜡烛,不时还有人来烧金银纸祷告平安。蔡久芳告诉刘志成等人,由于受石狮沿海民俗影响,祥芝渔民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打捞到骸骨,不管是人的抑或是动物的,都必须用红纸包好放进红色塑料袋,带到万阴祠中烧香、祭拜,之后将骸骨堆积到一起,再挑日子统一掩埋或焚烧。据说,闽南“讨海人”把这些海中遗骸统称为“好兄弟”,甚至还为它们建有“好兄弟之墓”,这是传承千百年的一种习俗。

蔡久芳将渔民放置于万阴宫内的骸骨一袋袋取出检查。刘志成从中捡了几块骨头来,欣喜若狂,因为他一看这些骨头就知道应该是化石。“黑的是化石,白的还没有变成化石。看其轻重,观其颜色。骨头颜色变深,拿在手里比一般骨头重很多,质地越硬的就越可能是化石。一般来说,颜色越深,重量越重,它的石化程度就越深。”刘志成这样解释称。

当天,刘志成、林少川他们就将挑拣出来的几十块疑似化石带回泉州研究。又过了一个星期,刘志成带方顺发雇了一辆汽车从泉州开到祥渔村万阴宫,用了一天时间拣了33袋大小不等的疑似化石带回泉州。后来,他们又请泉州文史爱好者张和平一起帮忙将这些疑似化石分类,排了满满一个大石埕,其中不乏古脊椎动物身上的骨头。刘志成和张和平从中拣出了一块疑似人类骨头化石。刘志成将这根疑似化石骨头拿到泉州卫校解剖室内,与人类骨骼模型进行比对,后又仔细翻阅一本前苏联的解剖书,拿着骨头对照里面的骨骼图,最终认定这是人类右肱骨。但要证明这是化石显然还不够,于是刘志成决定找行业权威专家来进行鉴定。

多地采集到化石标本

当刘志成带着这块疑似人类右肱骨化石出现在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门口时,该系的古脊椎动物学专家、教授蔡保全非常高兴,询问起了骨头的来龙去脉。之后,蔡保全表示希望把这件疑似化石先寄放在他那里,让他做进一步的研究。返回泉州后,刘志成把在台湾海峡发现大量疑似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的石狮市文化馆馆长王人秋。王人秋十分高兴,表示会密切关注石狮一带出水的海底打捞物。

不久,蔡保全来到泉州开展科研调查,刘志成、林少川、张和平、方顺发陪同蔡保全去祥芝的码头、海边以及万阴宫等处进行现场踏勘。他们把当时渔民关于疑似化石的出水情况,以及这些出水物基本在台湾海峡哪个方位,一一告诉蔡保全。蔡保全为此做了详细的记录。后来,他们又去永宁镇码头港边调查,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一座大墓,墓碑上刻着“好兄弟之墓”,林少川赶紧拍下这一罕见画面。据当地渔民介绍,这里同样掩埋着他们从台湾海峡打捞上来的黑色骨头烧剩的残余物。一些沿海渔民甚至将海底打捞物(即“好兄弟”)喻为心中“灯塔”,认为将它们带回来安葬,能在以后为自己在海上指明方向。刘志成表示,当时在古码头边他看到有一米多厚烧剩下的骨头,有的没有烧完,有的烧得破碎了,有的还是完好的。

后来,听闻泉州东海蟳埔村一带也有祭烧海底打捞物的风俗,刘志成和张和平、方顺发一块前往蟳埔调查。最后在蟳埔海边一座小庙内,找到好多被烧破碎的疑似骨头化石,刘志成一行随即取回部分骨头,以便日后研究。

过了一月有余,蔡保全教授处传来消息:据厦门大学考古教研室的初步鉴定,刘志成等人带去的黑色骨头确系人类右肱骨化石。不过,由于当时厦门大学用于考古研究的设备有限,为确保鉴定的准确无误,蔡保全建议带着这支人类右肱骨去北京,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请专家再做鉴定。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1999年2月上旬,石狮市文化馆接到消息,称祥芝渔民在捕捞作业时又发现大量黑褐色骨头。时任馆长的王人秋偕馆员李国宏火速赶往现场,从祥渔村万阴祠中采集到400余件化石标本,这其中就有比较完整的古棱齿象牙齿、达维四不像鹿角、水鹿头骨、水牛掌骨等重要化石标本。为了不让史前文物流落在外,王人秋、李国宏等人又马不停蹄地先后到祥芝镇的东铺、五堡、古浮和永宁镇的梅林等地调查,实施一次“地毯式”采集,先后收集了100余件化石标本。不久,在祥芝老人协会的帮助下,他们又在祥渔村万阴宫内再次采集了800余件化石标本。随后,文化馆邀请蔡保全教授、中科院张振标研究员到石狮对采集物进行鉴定。据文化馆的报告显示,那次鉴定,确认了采集到的化石至少包括熊、野马、野猪、水牛、四不像(麋鹿)、水鹿、亚洲象、双角犀等8个以上的属种。

“海峡人”化石扬名中外

1999年夏天,蔡保全利用暑假时间,带着刘志成等人提供的那支人类右肱骨去了趟北京,找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院士贾兰坡,请他帮忙鉴定。贾兰坡先生在倾听了这根人骨化石的发现经过后,十分高兴,当场允诺再做鉴定。不久,鉴定出来了,再次肯定了之前的判断,这就是一根晚更新世(约12.6万年前至1万年前)人类右肱骨化石!贾老兴奋地说道:“这是人类的肱骨化石,石化程度很高,年代较早,这个发现很重要。”关于化石命名问题,贾兰坡完全同意刘志成等人提出的取名“海峡人”的建议,并欣然题写“海峡人”三字以示祝贺。

1999年9月2日,蔡保全从北京回来后打电话给刘志成,告诉他根据贾兰坡的鉴定结果,可以把“海峡人”化石一事公之于众了。刘志成与林少川取得联系,建议由他来报道。当天下午,泉州晚报社派车由刘志成带路,将林少川与另一位记者李岚载至厦门大学采访。林少川在那里专访了蔡保全教授,并给化石拍照,并且连夜赶回报社发稿。1999年9月3日,一篇由林少川主笔的《泉州发现数万年前“海峡人”化石》的报道刊发在了《泉州晚报》上,独家披露“海峡人”出水的经历。该报道甫一问世,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许多中国知名媒体,以及国外一些报纸杂志纷纷对其进行转载报道。后来这篇仅800多字的新闻作品被评为福建省新闻一等奖,并荣获第十届(1999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也是当年福建新闻界荣获的最高奖。众多闽台学者在看了报道后表示,为在台湾海峡内找到史前闽台一体化的实物证据而感到高兴。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9月6日、7日两次在《晚间新闻》中给予关注报道,《走近科学》栏目组来石狮拍摄长达10分钟的专题片《自古本是一家人》,并于是年12月15日播出。“海峡人”就此扬名。

不久,石狮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祥渔村万阴宫的化石中挑拣出一根人类肱骨化石,此为第二件“海峡人”化石;2009年5月,在泉州东海蟳埔村又发现了第三件“海峡人”骨骼化石。

闽台考古史的重大突破

在研究第一件“海峡人”化石后,蔡保全曾撰文称,该人类化石石化程度高,年代初步定为1.1万—2.6万年前。“海峡人”化石存在肱骨较为粗壮、三角肌粗隆发育、骨干上下两半段形成较大的夹角、夹角的出现率高等特点。之所以会有这些特点,应是早期狩猎采集人群的一个重要的自然适应。

“海峡人”化石为大陆与台湾人类化石的对比提供了重要材料,“海峡人”化石产出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古人类从大陆迁徙台湾岛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样在台湾海峡,除人类化石外,泉州采集的标本中还有骨器和古人类猎食时在动物下颌骨及肢骨上留下的砍刮痕迹,而台湾找到的则是四不像鹿角的人工砍痕,这些为研究台湾海峡地区早期人类的采集对象、捕猎动物方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增加了两岸早期人类行为研究的可比性。同时,蔡保全认为,“海峡人”化石的发现也为东亚现代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刘志成表示,“海峡人”骨骼化石以及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被发现,说明在没有形成台湾海峡之前,这个地方生活有许多原始人以及原始生物。“海峡人”以采集、狩猎为生,甚至以捕捞鱼虾为生,所以“海峡人”骨骼很健壮。“截至目前,石狮海域所发现的陆生哺乳动物化石总数已达万余件,种类共计28种,其中包括灵长类1种、啮齿类1种、食肉类7种、长鼻类3种、奇蹄类4种、偶蹄类12种。他们分别是‘海峡人’、豪猪、狼、熊、大鬣狗、普氏野马、野驴、额鼻角犀、披毛犀、剑齿象、猛犸象、古棱齿象、野猪、达维四不像鹿等。”披毛犀、猛犸象这些古北寒带的物种也曾生活在台湾海峡地区,这让人有些惊讶。这说明在冰河时期,猛犸象和披毛犀曾南下至台湾海峡地区,因这里的气候适合他们生存。而当台湾海峡地区气候上升后,他们又向北方迁徙了。

学者研究发现:“海峡人”具有原始制造工艺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比如,“海峡人”将牛的肩胛骨加工成“骨刀”,相当锋利。相比石器工具,骨质工具不仅同样坚韧,而且十分轻便。可见当时台湾海峡为陆地区,“海峡人”需要不断地进化,制造和使用工具,才能在猛兽环伺的艰苦环境中生存。

三件“海峡人”骨骼化石的发现以及在台湾澎湖列岛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了台海两岸的人类同宗同源。这些发现是闽台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台湾海峡古人类考古的空白。它们为科学鉴定“海峡人”体型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再次证明了在台湾自古至海峡成陆时期,闽台一体化的不争事实。同时为研究“唐山过台湾”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最早、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对历史的正视与珍存

石狮祥芝镇弥漫着浓郁淳朴的闽南气息,这里的渔村建筑、民居、老厝、古式祖祠,虽久弥风雨,依旧在展示着令人陶醉的别样风情。远处的海面上既有渔船在穿梭捕捞,亦有巨大货轮破浪前行的身影,它们在辽阔大海的陪衬下呈现出一种不同的视觉美感。眼前的这一幕幕,似乎很难同那些上万年前的黑褐色的人类化石联系在一起。但这就是文物的价值及意义所在,它们能时刻提醒我们,我们的根在哪,我们对历史应该抱有怎样的敬畏之心。

“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在三明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内,除展出的珍贵石器、动植化石外,一份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的批示,格外醒目。历史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只有懂得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如今,三件“海峡人”化石都被石狮市博物馆珍藏。泉州市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也收藏并展出“海峡人”化石的复制件。这些承载史前文明信息的化石每天在陈列柜中接受市民、游客的欣赏与观察,同时也在默默诉说台湾海峡的种种往事。一件出土文物,一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万年的历史记忆当中。恰如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所说,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上,需要我们知行合一,珍存历史、珍爱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延续城市文脉的光荣使命。对于两岸民众来说,“海峡人”化石正是我们对闽台历史的正视与珍存。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