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氏龙的全称叫做吉尔摩龙,是一种大型恐龙,它可能是鸭嘴龙科或者禽龙类恐龙,诞生于9000-6500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和中国发现的,当时为了纪念美国的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才将其取名为吉尔摩龙。

计氏龙的化石发现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计氏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32年的时候,由乔治·奥尔森在蒙古国的多个挖掘区域进行探查才最终发现的,这些化石大多是关节已经脱落的骨骼碎片,包含了右肱骨和齿骨,当时将其归入了满洲龙属,直到1979年的时候才将其列为了独立种。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不过由于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化石同时具备了鸭嘴龙科和禽龙类的特点,因此目前还无法判断它的具体分支以及演化位置。在2010年的时候,也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发现,他们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发现计氏龙很可能是一种非常接近鸭嘴龙科的恐龙,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它并不被归类于鸭嘴龙科恐龙之内。

计氏龙属的分类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计氏龙自从被列出独立的种属后,其中就包含了四种类型恐龙,一是模式种,叫做蒙古计氏龙,也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其他的三种则都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一个是发现于1亿2千万年历史的Khodzhakul地层,但因为化石非常零碎,所以现在还是属于疑名化石。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另一个是发现于乌兹别克斯坦的8900万年历史的Bissekty地层,由于只有牙齿化石,所以目前也是疑名,就像费尔干纳头龙一样,最后一个同样是埋藏于乌兹别克斯坦的Bissekty地层,但是种属分类比较模糊,有时是归于计氏龙,有时是归于巴克龙。

计氏龙存在肿瘤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计氏龙在03年的研究中被发现存在多种肿瘤,包含了血管瘤、成骨细胞瘤、纤维瘤等,最终科学家检验了超过一万具化石骨骼之后,发现只有计氏龙和它的近亲的化石中才发现了肿瘤,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遗传或者环境影响导致的结果。

怪罪龙的别称又叫做承溜口龙,是一种甲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算是目前甲龙科恐龙中化石保存相对完整且年代较早的恐龙,它的体长可达3-4米,体重仅1吨,算是中小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美国的怀俄明州。

怪嘴龙的外形特征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怪嘴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奇特的三角形颧骨和狭窄的类似鸟喙的嘴巴,上颌骨的前端带有7颗尖牙,而鼻中隔化石虽然不完整,但是上面可以看出它的鼻部带有一定的隆起,并且缺乏次生颚。怪嘴龙的化石中还包含着两组颈部板甲,也能看出它和其他的多刺甲龙类恐龙一样,带有厚实的防御板甲。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怪嘴龙被分类在甲龙科的多刺甲龙亚科,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所以和大部分的甲龙一样,怪嘴龙的全身都布满了板甲,从头部、颈部一直延伸到尾巴尖,能够给予自己很好的防御力,就像倍甲龙一样,但是它可能并没有倍甲龙的尾槌,这一点是比较遗憾的。

怪嘴龙的化石发现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怪嘴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96年于美国的怀俄明州奥尔巴尼县挖掘的,当时化石都埋藏于莫里逊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颅骨,之后还发现了两处,也都包含了不少颅骨,不过在丹佛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中还保存着一具拼接完整的骨架模型。怪嘴龙是在1998年才进行命名的,当时主要是依据它奇特的嘴部特征为灵感来推出的,因此它的拉丁文名称的含义是水滴状嘴兽蜥蜴。

多刺甲龙亚科的特征

大型恐龙:计氏龙 一万只恐龙化石中仅它发现了肿瘤

怪嘴龙隶属于的多刺甲龙亚科是甲龙科的一种,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背部长有长刺,但是没有尾槌,长刺能够很好的抵御食肉恐龙的侵袭,不过它们与其他的甲龙类恐龙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荐骨伤带有很多排的瘤状物并且有大片的板甲在荐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