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角龙是一种角龙类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以达到3米多,其中颅骨就达到了62厘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眼睛上面长有一对大型的尖角,颈盾的最上方边缘也长有一对尖角,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美国发现的。

恶魔角龙的体型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恶魔角龙属于角龙类恐龙中最小的物种,根据颅骨化石估计它的体长只有3米左右,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57位,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狮子大小,相当于爪巴龙、贝恩角龙以及阿特拉斯科普柯龙等。

恶魔角龙的外形特征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恶魔角龙有着大多数恐龙的典型特征,比如它的颈后长有非常硕大的盾状骨板,而它的面部都布满了尖角,不过恶魔角龙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比如它的鼻骨是角龙类恐龙中最短的,并且上面长有非常细小的骨质隆起,在眼睛的上方还长有一对长尖角,足足有25厘米长,向外弯曲着,并且在颈盾的边缘也长有一对非常修长且向外弯曲的尖角。

恶魔角龙的生活习性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恶魔角龙是最原始的尖角龙亚科恐龙,和它生活于同一地区的植食性恐龙也有很多,比如斗吻角龙、格里芬龙等,它们都是以低矮植物为食,这主要是由于白垩纪末期的开花植物都不是很广泛,所以它们都是吃蕨类、苏铁等植物。恶魔角龙的颈盾虽然很大,但实际上并不是用来打斗和防御的,更多的是用以辨别性别、身份以及性格。

恶魔角龙的化石发现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恶魔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犹他州发现的,不过这批化石并不是非常完整,其中包含了一块颅骨碎片以及下颌骨,保存状态非常的完好。据说最初经过处理之后直接运送到了盐湖城的犹他州博物馆之中,据说它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它的长角非常像是恶魔的角,而种名被称为伊顿恶魔角龙”,则是为了纪念古生物学家杰夫瑞·伊顿。

犹他角龙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开角龙亚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平均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7米,体重则保持在3-4吨左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边缘都长有非常多尖刺,并且呈现心形,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

犹他角龙的体型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犹他角龙虽然属于大型恐龙,但是它的体型在角龙类中差不多只有平均水平,6-7米的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以排到275位,而体重3-4吨左右则相当于现代的两头犀牛,类似于弯龙、米拉加亚龙等的体型。

犹他角龙的外形特征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犹他角龙和大部分的角龙类恐龙一样都长有硕大的颈盾和尖刺,但是不同的是犹他角龙为了吸引雌性的注意,头部的骨质装饰尤其多,它不仅在颈盾的边缘生长了大小不同的密集尖刺,而且在面部还长有至少3根尖角,其中一对位于额头部分,而另一个角则位于鼻骨上方,像犀牛一样向上弯曲,并且它的颧骨也延伸出了骨质突起,甚至就连它的颈盾基本形状也是心状的,而不是扇形。

犹他角龙的生活习性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犹他角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和大部分生活于白垩纪的恐龙一样,都是以蕨类植物、苏铁以及针叶类为食,因为白垩纪时期的开花植物非常少,而且犹他角龙的身高只有2米,再加上它鹦鹉鸟喙状嘴巴非常适合啃食有韧性的植物。犹他角龙硕大的颈盾除了能够吸引雌性之外,还能在争夺配偶的时候夺得更多的先机。

犹他角龙的化石发现

恶魔角龙:北美小型角龙类(长3米/颅骨占62厘米)

犹他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美国境内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犹他州的地层之中,因此才取名为犹他角龙,在2010年的时候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史考特·山普森进行了命名,而种名则是为了纪念葛氏科学家,这种犹他角龙也是2010年内美国在犹他州发现的两种新种恐龙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