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省澄城县,范围约3平方公里,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和澄城县文体广电局联合组队开展考古发掘,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等分析,推断遗址时代属春秋早期。刘家洼遗址是春秋时期芮国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

2019年10月7日,刘家洼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刘家洼遗址的历史价值

遗址特点

陕西刘家洼遗址是春秋时期芮国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

刘家洼东周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和澄城县文体广电局联合组队开展考古发掘,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等分析,推断遗址时代属春秋早期。在全面系统调查与勘探的同时,重点发掘了包括周代诸侯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认定该地为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对推动关中东部周代考古乃至周代历史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址范围约3平方公里,以自然冲沟和人工壕沟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大型遗址区域。在遗址东区中部,调查和勘探发现有一面积10余万平方米城址。城址内采集到春秋陶器残片,还有一块陶范残块。勘探有大量灰坑和板瓦等建材堆积,属重要建筑所在,应是高等级人群居住区。已确认的墓地4处共210余座墓葬。

历史沿革

2016年11月,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刘家洼村西北发现有墓葬被盗。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勘探发现墓葬210多座,其中带墓道的中字型大墓2座。其中一座大墓椁室东北角建鼓铜柱套上刻铭“芮公”作器,下压的1件铜戈上也有“芮行人”铭文。考古人员据此判断,大墓墓主应当是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国国君。

2019年1月,经过连续两年对该遗址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考古工作人员重点发掘了包括周代诸侯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认定该地为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

研究价值

刘家洼遗址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案例。不同文化传统、族系背景的居民共同使用同一墓地的现象,揭示了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呈现出地缘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周代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重要材料。大墓出土的乐器组合,为中国音乐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的三栏木床遗存将我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