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私塾只有一门课,就是语文,所谓的语文一般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学生从小时候就开始死记硬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古代私塾都教什么课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古代私塾都教什么课程?
在私塾中启蒙阶段会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进一步会学习四书五经。除了书本学习还会教导生活习惯、日常礼节与道德规范之类的内容。
私塾是我国古代家庭、宗教或者教师个人设立的教学场所,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学记》里记载过西周的学制:“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就是当时除了学在官府,还有一些退休官员会在家里招收学生进行教导。后来私学兴起,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私学,是最有名的一个私塾老师。
后来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民间私塾也跟随国家脚步,将儒学作为教育的基础。古代孩子一般是在六岁进私塾开始学习,这个阶段的孩子上的属于蒙馆。学生进私塾不需要考试,先生同意之后,去孔夫子的牌位前,向孔夫子和先生磕头作揖,然后进学。学习的内容开始是“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过了启蒙的初始阶段就可以学习四书五经等。私塾教学除了书本学习还会教导生活习惯、日常礼节与道德规范之类的内容,像着衣、叉手、作揖等都会教导。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鞠躬,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
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私塾的教学时数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
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私塾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
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