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水产都讲究一个“鲜”字,因此在加工处理前最好保证食材的鲜活,这样的鱼口感好味道也比较鲜美。但是鱼类比较特殊,它不像其它食物,脱离了水很快就会死亡,这样不利于运输以及食用。

离水的鱼通过弓鱼术可保长时间不死吗

在我国的福建省建瓯市就有一种特殊的处理方法,被称之为“弓鱼术”,2009年“弓鱼术”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才被人所熟知。在一些资料中认为经过“弓鱼术”处理的鲜鱼,在冬天可以保证4-5天的成活,而在夏天也可以保证1-2天的存活。但个人认为有点夸张,但十几个小时还是可以保证的。

在很多地方卖鱼小贩都会集中在海鲜市场进行摆摊卖鱼,但是在福建省一些地方卖鱼也是可以走街串巷的,可以看到卖鱼小贩扛着竹竿两端挂上鲜鱼在叫卖,但仍然可以保证鱼的鲜活。

他们处理鱼的办法就是“弓鱼术”,外行人来看“弓鱼术”就是鱼被弯曲成弓箭的模样,不了解它背后的原理,“弓鱼术”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尤其是经过“弓鱼术”处理的鲜鱼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存活,这就是保鲜。

在建瓯很多人都会这样处理鱼的方式,即使在少水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远距离运输,至少保证十几个小时的存活,非常的方便便捷。

经过“弓鱼术”处理的鱼为何脱离水后活的时间延长了?

要想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鱼脱离水为何会死?我们都知道水生生物无法脱离水的环境,主要有两点因素。

离水的鱼通过弓鱼术可保长时间不死吗

1、呼吸机制不同

哺乳动物都靠着肺来呼吸,海洋中也有哺乳动物,它们无法像鱼类一样永久的潜伏在水中,要定时的透出水面用肺进行呼吸,此后吸收的氧气会供身体使用一段时间。例如哺乳动物中的潜水小能手抹香鲸,它们换一次气的时间间隔大约是2个小时,之后可以下潜至水下1000-2000米深的地方寻找食物。

但是鱼类就不同了,它们需要在水中不断地游动,让水流过两鳃,这样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氧气,供身体进行呼吸作用。但如果鱼离开了水自然无法移动了,尤其是在鱼鳃闭合的时候根本接触不到氧气,一段时间后就窒息而亡。

2、脱水而死

尤其是海洋中的鱼类,它们生活在“盐水”里,必须要保证身体内外有相同的渗透压,这样可以保证自己身体内的水分不流失。但是从水里出来,再湿润的空气也很难补充自己流失的水分,时间长了尤其是在太阳照射下会脱水而死的。

离水的鱼通过弓鱼术可保长时间不死吗

弓鱼术主要解决的是鱼类出水后的呼吸问题,前文已经提到了鱼类靠鳃来呼吸氧气,这意味着只要是鳃的面积足够大,出水后也是可以吸收氧气的。可以来看下图中鱼鳃的具体结构,在鳃丝上有非常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越多意味着接触面积越大,这样吸氧的效率就越高。

但是鱼上岸后不经过处理,它们的鱼鳃有时候是被迫闭合的,所有的鳃丝聚集在一起,接触面积大大减少,少量吸收的氧气无法供应身体呼吸作用,最终窒息而亡。但是通过“弓鱼术”可以人工干预下,强制的让鱼鳃扩张到一定程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氧的吸收,鱼自然可以活的更长久。

但“弓鱼术”也要看使用环境的

通过弓鱼术让鱼鳃扩张开,这样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鱼在岸上进行呼吸。但如果是高温干燥的气候,如果使用“弓鱼术”可能加速鱼的死亡,因为扩张开来的鱼鳃会快速的脱水,尤其是在干燥的气候里,鳃丝会很快干燥脱水最终坏死。

而在南方空气本来就比较湿润,利用弓鱼术还可以保证鱼鳃吸收一定的水分,完全是一举两得,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可以亲自动手实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