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盐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老古人过日子讲究两个字——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享受就很少将就,从《人月圆·山中书事》描写的“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大可窥见一斑,有酒有茶,岂不美哉?

古代的盐多少钱

不过这种画面似乎只是那些寄情山水的文化人心中的蓝图,和大部分描绘农村穷苦的情景出入颇大。但从其他描写中细细品读,似乎也能发现无论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紧张耕耘,还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农闲过节,都无不体现着小农阶层对待生活的态度,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有条不紊地过着。

古人将“盐”放在了日常七事件的第四位,在盐铁官营的封建时代,看似是有意将盐的地位贬低,但也并非毫无依据。在资源匮乏的古代,较前三者最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而言,排名第四的盐确实谈不上一日三餐的必需品,陆游的诗句“肉食固难期,间亦阙盐酪。宾朋饭芋豆,时节羹藜藿”就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但如果我们从调味品角度来看,相较于后面酱与醋,盐的地位确是实至名归的NO.1!

这也恰好印证了盐的经营权为何要收归国有。接下来笔者就详细分析一番,看看这盐它到底“何德何能”,能够在众多调味品中C位出道。盐的功能作用古代对于工业用盐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我们暂且抛开不说,将讨论的重点放在食用盐上。

接触生理学的人普遍都对盐有所了解,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而钠离子与氯离子又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缺乏食盐而导致的各种不适,各种医学类文献中均有所记载,到最后甚至都能够拿盐来治病了: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记载:“食盐宜脚气,洁齿、坚齿,治一切皮肤诸症。”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河水》:“(朔方)县有大盐池,其盐大而青白,名日青盐,又名戎盐,入药。”

盐有防腐杀菌之利,先民多外用治疮毒。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已经精确到如何用不同形式的盐去医治各种疑难杂症:

“然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故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补心药用炒盐者,心苦虚以咸补之也;补脾药用炒盐者,虚则补其母,脾乃心之子也。”

食用盐的功能也就不再局限于饮食之上,而是跳出了调味品的圈,直接晋升成为药品界的新秀。换做其他调味品,且不说能否享受“平步青云”的快感,有些调味品除了增添食物特殊口感外,并没有更多的使用价值,至于另外一些有其他价值的,在性价比上也不如食盐。

所以在功能作用这一方面,盐是众多调味品中最具有发言权的,此处记为第一能。盐的开采制作不同于诸多植物型调味品,作为独特矿物型调味品的盐,其形成、开采、制作等系列过程极大程度都依赖于大自然,任何的反常的气候变化都可能让一场辛苦付之东流,进而直接影响国家状况。

史学家张其昀在1981年于台湾出版的《中华五千年史》中称:“黄帝克炎帝于阪泉,擒蚩尤于涿鹿,两者实为一事”,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战争起因和争夺的目标,就是现在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湖”。盐的特殊价值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古代统治者对待制盐行业相当谨慎。《周礼·天官冢宰篇》中就曾记载:周代天官冢宰的下属中设有“盐人”,其职责是“掌盐之政令,以共(供)百事之盐”。

至于制盐的过程,史书中也有相关记载,先秦古籍《世本》说:“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从中不难看出,古人在制盐这一块确实有着足够丰富的经验。

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从北宋柳永的一首《煮盐歌》中,我们就能窥见一斑: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流成卤。

盐民们早出晚归,前往深山老林中砍伐煮盐的柴禾,然后堆积起来烧成熊熊烈火,经过日夜不休的看守,最终得到洁白的食用盐。

就从这个如此复杂的制作过程来看,又有哪些调味品可以与之相比?此处记为第二能。盐的销售管制食盐的特殊价值与繁琐的制取工艺也就意味着它在销售过程中将受到特殊的对待。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食盐贸易以及盐税为维护古代中国各王朝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就是说秦国通过对盐铁商征税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到了汉朝直接将盐铁官营,史载:“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此后的数千年,盐的主要经营权始终被官方牢牢把控。不过随着制盐技术的不断进步,盐的战略地位也略有下降,之前不再由官方把控,1931年国民政府公布新《盐法》:“盐就场征税,任人民自由买卖,无论何人,不得垄断。”

从春秋战国直到满清,中国用了2000多年的时间才走完了食盐财政的历史过程。正是因为中国古代政府掌控了盐,才有财力来维持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至于盐的价格,自汉朝起,官府就设立盐运衙门,盐场制成的食盐由盐铁转运使运往各地由授权经销商销售,全国统一配送、统一售价,严禁加价、囤积。而且每个县都设数家盐商,就是为了防止食盐垄断。

其次官盐都是平价盐,利润很低,在唐朝一石食盐仅售二十文,但薄利多销的经营手段,还是让国家有巨大的利润可图。所以,古代盐的价格是绝对是亲民的。此处记为第三能。为什么经常听到网上有人说古人穷到会连盐都吃不起?就好像之前网络上一个异曲同工的段子:有专家说吃泡面危害身体健康,我都穷到吃泡面了,还在乎健康?

古代穷人连盐都吃不起了,还想吃其他的?何不食肉糜?所谓“古代穷人买不起盐”这种论调,根本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