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的太平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发现了老虎捕杀黑熊的证据,这在国内还属首次。工作人员顺着老虎踪迹发现了熊的残骸,然后发现了虎的卧迹,又顺着虎拖拽熊尸的痕迹,找到了熊的冬眠仓。仓口有打斗痕迹,是老虎捕杀黑熊的第一现场。

老虎会捕杀熊吗

老虎捕杀黑熊,很罕见吗?

事实上,老虎捕杀黑熊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熊在老虎食谱中是有固定占比的。

迄今为止,关于东北虎生态最为详尽、权威的研究,是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俄罗斯政府联合发起的“阿穆尔虎项目”。该项目统计了老虎吃掉的763头猎物,发现其中熊占2.2%,有1.2%是棕熊,1%是黑熊;而对收集的430堆老虎粪便进行分析,则发现两种熊共占8%左右,其中黑熊占5~6%。

两种研究方法存在误差,而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熊在虎食谱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棕熊在虎食谱中的占比是比较固定的,不会超过5%。而黑熊的波动则非常显著。

例如,在拉佐夫斯基自然保护区,20世纪70年代,黑熊成分在老虎粪样中所占比重仅有1.5%,80年代陡然忽然上升到16.7%;到21世纪,熊成分占比又下降至1.7%。

而在大赫黑契尔保护区,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研究显示,黑熊成分在老虎粪样中占高达21.5%的比重。

因此,老虎对黑熊的捕杀长期持续存在,但以低频次发生,而在局部地区、特殊时间段,可能相当频繁。

对老虎来说,熊不是主食,但也是重要食物来源,对东北虎来说,只有几种鹿和野猪比熊更重要。根据前苏联几位学者的研究,老虎对黑熊是正选择的,即对黑熊的捕杀频率,高于黑熊在其生境中的出现频率。

老虎对熊的捕杀存在显著的性别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性别特异性表现在,唯有成年雄虎会经常杀黑熊。

雌虎捕杀黑熊的例子,我知道的只有两例。一是,20世纪40年代,卡普拉诺夫先生报道了一例雌虎杀了一只重80~100千克的母黑熊。二是,2012年,壮年雌虎PT99(重130千克)捕杀了一只81.5千克的母黑熊。

有些老虎比其他老虎更频繁抓熊,比如雌虎PT99,名为Christina。

个体特异性表现在,大多数老虎很少打熊的主意,而少数雄虎会频繁捕杀熊。最出名的“熊杀手”就是虎王“戴尔”(以“阿穆尔虎项目”的主任名字命名),它一生中至少捕杀了三只成年母棕熊、一只小棕熊和一只成年公黑熊。

可见,喜欢吃熊的虎不多见,但少数虎抓熊抓顺手了,会频繁捕杀熊。

PT99从2010年2月到2011年6月的菜单,吃了一只黑熊和一只棕熊,其中黑熊为捕杀,棕熊为食腐。

太平沟的熊为什么会命丧虎口

据悉,在太平沟,老虎捕杀黑熊发生了不止一次。这些黑熊死的不冤,因为它们这次遇上高手了。

这次出现在太平沟的雄虎,是俄罗斯在犹太自治州野化的雄虎“鲍里斯”的儿子,名叫“雷霆”。鲍里斯两岁半的时候就杀死过三岁的熊,雷霆可能也继承了父亲擅长猎熊的基因,来到太平沟就频繁对黑熊下手。

这只黑熊是在冬眠期间被猎杀的,与雄虎戴尔的一次杀熊经历很相似。1998年12月5日,一只公黑熊暂时离开冬眠仓,不料被戴尔盯上了。黑熊试图爬上树逃离厄运,但没来得及爬足够高,就被戴尔拽下来咬死了。

两起事件不同的是,98年戴尔杀熊是熊自己从冬眠仓里跑出来的,而这次雷霆杀熊,则是虎进入冬眠仓把熊拖了出来。熊在冬眠期间状态不佳,身体比较虚弱,更容易遭到老虎猎杀。

因此,黑熊在选择冬眠仓的时候,会非常谨慎,尽量选择入口比较小的地仓(或石仓),或者入口在树上部的树仓,体型较大而不擅爬树的老虎进不去,只能干瞪眼。

研究显示,黑熊的冬眠仓超过一半(~56%)老虎是进不去的。例如,2002年5月,有只老虎发现了一个黑熊仓,但仓口太小(35×41厘米),老虎无法进入,在仓口守了一天一夜后只得悻悻而去。

太平沟的这只黑熊选择在地仓内冬眠,且仓口比较大,这是它惨遭老虎捕杀的重要原因。

这种地仓无法为熊提供有效保护,成年公棕熊可凭体型免遭老虎攻击,黑熊就凶多吉少了

此外,猎物的缺乏会加剧食肉动物的相互倾轧。东北亚素以有蹄动物较少、食肉动物竞争激烈闻名。东北虎的两大主食是马鹿和野猪,但太平沟马鹿数量极少,老虎只能靠野猪养活,这种情况下它更会对熊下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有蹄动物资源丰富的印度,尽管孟加拉虎的体型与东北虎相差不大,懒熊又与黑熊体型相当,但孟虎就很少打懒熊的主意,反而经常被懒熊赶跑。在食物缺乏的环境中,食肉动物会变得更加凶猛好斗。

虎对熊种群的潜在影响

有工作人员指出,太平沟以前经常见到“成群结队”的棕熊和黑熊,而老虎到来之后就显著减少了。有人据此担心,东北虎的回归可能会对熊种群造成很大危害,其实大家完全不必为熊担心。

对虎和熊来说,太平沟的面积太小了,只有222平方千米,只能容纳两只虎,2~3只熊。虽然有专家指出,这里已经有3只定居虎,但考虑到虎的领域面积很大(雌虎约400平方千米,而雄虎一只覆盖雌虎三只),这三只定居虎不可能同时在太平沟活动,只能是领域的一部分延伸到太平沟。

在这种情况下,只损失一两只熊也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差别,尤其是虎的捕杀针对带仔母熊。熊是独居动物,工作人员所说的“成群结队”明显就是指母熊带着幼仔。这些熊减少,反映的就是部分母熊遭虎捕杀或迁往别的地方。

考虑到太平沟面积太小,我们应该从更大范围内把握虎对熊种群的影响。俄罗斯方面对老虎和熊的研究已经不少了,结果证明虎和熊是可以共存的。在有虎生存的地区,熊的密度并不比别处更低。

前苏联学者S.P. Kucherenko估计,老虎每年捕杀的黑熊占其种群总数的2~2.5%。考虑到黑熊几乎没有其他自然天敌(棕熊捕杀黑熊很罕见),这点损失是黑熊种群完全可以承受的。

至于棕熊,老虎活动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棕熊仗着自己个头大,喜欢偷窃和抢劫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老虎的到来能使棕熊吃上更多肉。棕熊不会像黑熊那样一味挨打,在遭到老虎袭击时能实施反击,有时甚至能杀死老虎。

“阿穆尔虎项目”的专家甚至认为,老虎的活动对熊种群也有一定好处,能清除其中的病弱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