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马迁作《史记》开篇即为《五帝本纪》,而在五帝谱系中黄帝又居首位。和诸多的历史人物一样,黄帝的形象在其传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漏虚夸、增删篡改,甚至出现“神话的历史化”或“历史的神话化”。幸而陈侯因 敦铭的问世,为我们了解战国时人眼中的黄帝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陈侯因 敦曾先后被著名的收藏家陈介祺、刘体智庋藏,今不知所踪,为著名的“陈侯四器”之一。敦作为古代的一种盛放黍、稷的食器,滥觞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秦后渐趋消亡,是簋的衍生器。该器器体呈球形,器盖同形,器作子口,惜盖失。三环足,两环耳,通体光素,形制同于陈侯午敦及临淄辛店M20、淄博隽山M1出土敦。此类球形敦起源于楚文化核心区襄樊——南阳地区,春秋晚期后段流传至齐文化区。

该器壁内铸铭8行79字,敦铭大意或可译为:六月癸未这一天,陈侯因 (即齐威王)在器铭上铸——“我孝武双全的父亲桓公,你的兴邦大计能够实现,我引以为豪!(我愿意)承嗣远祖黄帝,并效法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业,大会诸侯以彰扬祖先的美德。诸侯敬献了纯好美铜,我以它为孝武双全的父亲桓公铸造这件祭祀时用来盛饭的敦。”此敦可供秋冬祭用,愿祖先庇佑我保有齐国的强大,使万世子孙永引为典范。

黄帝作为华夏儿女共同奉祀的祖先沿袭已久,但在春秋之前的早期文献中却未见其任何记载。商代甲骨文中祭祖的辞条多到难以数计,“帝”在甲骨文中更是出现了80次以上,然没有一条“黄帝”。在鬼神弥漫逢事必卜的商代,商人不可能数典忘祖到忘记祭祀“黄帝”,唯一合理的解释即彼时的殷商民族根本不知“黄帝”为何物。不宁唯是,在商周众多的铜器中同样也未见任何“黄帝”记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为黄帝之后的周人在早期的文献中不仅从未提及过“黄帝”,反而是对禹推崇备至,甚至连其始祖后稷的丰功伟绩也被认为是“缵禹之绪”“陟禹之迹”“登禹之绩”。

与早期文献惊人一致的是目前所见铜器中提及最古的先王也是禹,保利艺术博物馆曾征集过一件西周中期的遂公盨,句首即曰“天命禹敷土,随山濬川”,时代稍晚些的叔夷钟、秦公簋及新近发现的芈加编钟均提及禹。另需补充一点的是,西晋太康二年间(281年)汲郡战国古墓出土的《竹书纪年》,所载史事始于夏迄于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其书亦不载“黄帝”史事。

目前所见有关黄帝史事最早最可信的记载应见于《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据此可知,黄帝和炎帝原为同宗,后因分别居于姬水、姜水旁,故而各自得姬、姜姓,正所谓“因生而得姓”。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吕氏春秋·慎大览》及《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之初为巩固政权曾大封先圣之后,其中封黄帝之后于铸。有关铸国的姓氏依铸公簠铭“铸公作孟妊东母媵簠”可知,铸当为妊姓之国,那么黄帝之后的族姓此时又成了妊姓。

其实考证黄帝的族姓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而非简单的是姬非妊,或是妊非姬。即便是同一本书中也有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对于这样一段歧义迭出的文献,学者们曾做过多次解读调和,愚以为在具体的释读时我们没有必要考证细枝末节,而应该明白这种“一父四母十二姓”的现象与其说产生于远古黄帝时期,不如说是夹杂了周人姓氏观念的远古时期正常的氏族分衍。

至于陈侯的族姓无论是出土材料抑或是文献记载均确定无疑,陈的远祖应为颛顼、妫姓,为帝舜的直系子孙,入周后虞阏父因制陶技艺精湛,故而得到了周王的器重,将长女大姬配于胡公且封于陈,为陈国的始封君,至陈公子田完奔齐,八世后陈威王取代姜姓的齐侯威震天下。由此可见,妫姓的田齐与姬姓的黄帝或“一父四母十二姓”的黄帝后裔均无关。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上古时期,各部族所祭祀的神祇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对祖先神的祭祀尤为神圣。《左传·僖公十年》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即神灵是不会享用他族的牺牲,民众也不会去祭祀他族的祖先。至春秋时孔子仍言“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礼记·曲礼下》更是明言:“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既然淫祀无福且有谄媚之嫌,齐威王又为何要祭祀他族祖先黄帝呢?窃以为,这里面既有个人的励志因素又有大的时代背景,而时代背景才是更深层的原因。

该器的器主齐威王是田齐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君主,在位长达37年之久。此器属战国中期偏早器物,彼时齐威王初即位。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即位初期政局十分动荡,内临新丧外有强敌不断来袭,此时承嗣“高祖黄帝”更像是树立一个榜样来激励鞭笞自己,结合下句“侎嗣桓文”(即春秋五霸之“齐桓公”与“晋文公”)考量,这样的旨趣就更为明显。随着两周古史系统的变革及战国诸子百家尤其是黄老道家学说的推崇,至战国黄帝已被赋予成“理想王者”。此时黄帝作为君主之楷模,其事迹已非止于早期文献所载的“战于阪泉”“杀之于中冀”的显赫武功,还有“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明台之议”等功绩,后世更有甚者还将一些重大的发现诸如建立官制、创制律吕、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发明都归功于他。

除去个人的励志因素外,陈侯祭祀黄帝的原因还有另一深层的时代背景。齐威王所处的战国时期社会已发生剧烈变革,其最重要的变化表现在地缘社会逐渐取代了血缘宗亲。周人推行分封制遂在空前广阔的地域内打破了古代部族间的血缘壁垒,使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共同体更深刻地实现了文化与血缘的碰撞,各部族之间也由最初的相争相峙转为相亲相融。春秋早期犹有姜戎氏言“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而到了战国之初子夏便称其时已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局面,华夏族至此已基本形成,同时姓族与表示其族源的远祖概念均已淡化。与此同时,各族原先的始祖也被人为地编排为黄帝的后裔,从而构成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悬拟的血缘谱系,而这种同出一系的观念也迎合了当时不同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需求。这样的现象亦见于同时期的西方嬴姓秦人,《封禅书》载战国初期秦灵公也曾“作吴阳上畤,祭黄帝”。

著名学者赵世超曾指出黄帝具有多样性:“既有历史上的黄帝,又有文化史上的黄帝,更有作为民族统一象征的政治化的黄帝”,结合前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战国之前无论是早期文献抑或是出土材料均不见“黄帝”,特别启人疑窦的是黄帝族姓的混乱,作为历史意义上的黄帝究竟是历史存在还是层累造成?现在尚难定论,然以现有材料可以确知的是战国之前不见“黄帝”,换言之商周时人观念里并没有“黄帝”,有关“黄帝”最早最明确的记载实为陈侯因

敦。2021年岁末,清华简《五纪》篇的问世,因其文与“黄帝”有关,故而一经媒体报道立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也由此将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至中华民族的开篇时代。

黄帝的由来与考证的故事,黄帝资料介绍

黄帝的由来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1-2]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1]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3]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的由来与考证的故事,黄帝资料介绍

黄帝是哪个朝代的?

黄帝时期华夏族还属于部落形式存在,所以黄帝不属于任何朝代。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血亲祖先。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和炎帝并列的说法例如炎黄后裔、炎黄子孙也成为了汉人以至清朝以后中国人自称的说法之一。神话中的炎帝及黄帝可能为远古部落联盟共主。

根据《山海经》,炎帝在阪泉之战败给黄帝而后蚩尤纠集炎帝的部属再于涿鹿之战败给黄帝。

扩展资料:

1、华夏形成

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及其以东地区各部族的联合称谓,即对“诸华”和“诸夏”各部落的合称。据部分史学家的研究,炎黄时期,中原周围地区古代的部族可分为炎黄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

炎黄集团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之后,苗蛮集团向南方收缩退却,炎黄集团则东进和东夷集团融合,形成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到春秋时期又基本和南方的苗蛮集团基本同化,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

华夏族以炎黄族和东夷部落联盟为主体。炎黄两部族最初居住在陕西,融合后逐渐东迁。黄帝族顺北洛水南下,又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发展,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族方国群。

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较多炎帝族方国。他们在东进过程中,和东夷部落联盟不断融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炎帝族战败,和黄帝族融合,炎黄势力壮大。其后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苗蛮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和原来在山东境内的东夷集团容合。

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最终形成,中国至此进入了华夏时代。据载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

2、统一华夏

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首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黄帝居中原。

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走,向黄帝求救。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

最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

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

3、黄帝、炎帝和蚩尤

关于黄帝、炎帝和蚩尤关系的学术讨论上,目前结论是中国远古文化并非来自单一来源,而黄帝、炎帝和蚩尤比较可能代表三种不同地区的远古文化。

和考古学找出的各地的文化系统相符,如辽河文明(红山文化)与黄河文明(仰韶文化)、长江文明(良渚文化)。因此,蚩尤与黄帝、炎帝榆罔合称为“中华三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