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吃瓜群众都认为,古代皇帝的权力大得要命,有一句话叫作“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一般情况下古代皇帝确实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事实上也不尽如此,有时候皇帝也管不了大臣,大臣有时候也不给皇帝面子。

有例为证。在东汉光武帝时期,有一个大臣叫董宣,他是洛阳令,负责洛阳地区的社会治安等工作。洛阳是当时东汉的都城,皇亲国戚和大臣们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东汉有一次迁都,那是到东汉末年,凉州刺史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所以,洛阳令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作为洛阳令的董宣,这个人工作很认真,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办事,脾气也很犟,但都能犟到点子上。

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古代的皇帝权力到底有多大」

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有一个姐姐叫湖阳公主,有一次,湖阳公主的一个奴仆杀了人。杀完人之后,跟没事人一样,照样到公主府上班。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在古代,特别是贵族杀死一个人就跟碾死一个蚂蚁一样。贵族家中的奴仆有了贵族的庇护,似乎地位也高人一等。

董宣知道这个事之后,决定要逮捕这个人,而且要对他执行死刑。有一天,湖阳公主带着这个奴仆外出,董宣就抓住这个机会,当着湖阳公主的面,把杀人的奴仆就地“正法”了。这可把湖阳公主给气坏了,你这个小小的洛阳令打狗还得看主人呢,竟敢当着我的面杀我的人,这还成何体统?湖阳公主就把这个事告到了他的弟弟刘秀那里。

刘秀把董宣叫到朝堂之上,他姐姐非常生气,他也非常生气,就下令把董宣乱棒打死。董宣一听这个,也不着急也不起火,就说,我东汉的法律规定,杀人偿命,我是在严格按照大汉的法律工作,何错之有?倒是你的姐姐包庇罪犯,知法犯法。陛下推翻了王莽,重建大汉,应该用律法来管理百姓,如果只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行事,为了照顾姐姐的面子而杀死一个严格执法的大臣,今天不用陛下打死我,我自己撞死在这朝堂之上。

光武帝刘秀一听这个,心里说,人家说得对啊。但为了照顾姐姐的面子,就说,董宣你今天无论如何也得罪了湖阳公主,这样吧,你给她磕个头,道个歉就算了。

按照一般人,皇帝都找了个台阶,就给公主磕个头,陪个不是还能怎么着?可是这个董宣不是一般人,他就是不给公主磕头道歉,而是坚持自己没有错。刘秀就命令手底下两个人强按着他的头,给公主磕头。这个董宣楞是硬挺着脖子不磕头,弄得刘秀也没有办法,只好笑着摇摇头说,算了吧,还赐给董宣一个美名称“强项令”。

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古代的皇帝权力到底有多大」

“强项令”董宣

湖阳公主在旁边敲打光武帝,说你以前不当皇帝的时候,胆子挺大的,现在当了皇帝胆子反而这么小了呢?刘秀便说,当皇帝哪能和当百姓相提并论呢?

刘秀不但没有深究董宣,他还拿出一部分钱来奖赏董宣。你看,皇帝对董宣这样有“胆识”的大臣,有时候也没有办法,只要大臣行得正做得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皇帝真还一点招也没有。

“无私者无畏”,无私者才能够“有胆有识”。自私自利,一心只想攀附权贵的人大部分没有“胆识”,也不想有。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大臣叫刘玺,也是个不怕丢命也不怕丢官的主。他曾担任漕运总兵。在明朝的时候,漕运总兵是个“肥差”,堪称是“天下利薮”。一开始这个职位空缺,朝中的大臣就推荐刘玺作漕运总兵,嘉靖皇帝一听刘玺,就说是那个“穷鬼”吗?皇帝都知道这个“外号”,足可以说明这个人一点也不贪财,于是嘉靖皇帝就同意让刘玺当这个漕运总兵。

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古代的皇帝权力到底有多大」

总督漕运公署

刘玺这个人不但非常廉洁奉公,而且非常有“胆识”。他上任后,得知翊国公郭勋就经常利用漕运,把从南方搜刮来的珍宝运到京城。刘玺知道翊国公郭勋非常有权势,位高权重不好对付。有一天,他得到确切情报,称一艘船中有郭勋的宝物。刘玺在船上提前准备好了一口棺材,等着郭勋派来的人到船上时,刘玺右手拎着一把刀,左手指着郭勋的人说,今天除非我死了,否则你们休想用朝廷的官船运送私人物品。那几个人一看这架势,回去跟郭勋汇报,郭勋说,我们是发财的,不是跟他玩命的,等消停消停这一阵再说吧。

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古代的皇帝权力到底有多大」

明代漕运

郭勋从此做罢,不再招惹刘玺,朝廷的漕运就能正常运营了。刘玺用自己的“胆识”战胜了位高权重的郭勋。“胆识”就是胆量和见识,实际上,“识”为“胆”之首,“识”就是明白事理,不糊涂,如果没有“识”作为基础,胆量就变成“莽撞”。

只有用“识”作基础,把各种情况摸透,把各方面情况搞清楚了,再加上有勇气有胆量,那么事情往往就能成功。还有一个光武帝时期的故事,光武帝推翻王莽的战争中,辅佐光武帝的将领有一个团队叫“云台二十八将”,这“二十八个将军”功劳最大,对应着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光武帝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名称,到了汉明帝刘庄的时候,他在洛阳南宫云台阁让人画了这“二十八将领”的画像,才有“云台二十八将”这个名称。

在这“二十八将”里面排名第五的人叫寇恂,这家伙也是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刘秀把王莽打败之后,还有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叫高峻的人没有投降,只要有一个地方没有归顺,东汉就不算一个统一的国家。于是,刘秀就派寇恂为使者前去招降高峻。到了高峻那里之后,高峻派他的军师皇甫文前去迎接寇恂,寇恂见到皇甫文之后,没有费多少口舌,就把他给杀了。皇甫文死后,高峻很快就投降了。

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古代的皇帝权力到底有多大」

寇恂

这事过去之后,寇恂底下的将士就问他,寇将军,当时杀了高峻的军师后,您不怕惹了大祸吗?如果他大举进攻我们怎么办?高峻没有攻打我们,反而很快就投降了,这又是为什么?

寇恂就给他解释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高峻之所以不投降就是因为皇甫文的存在,皇甫文被我杀了以后,他没有了主心骨,所以很快就投降了。我是把情况摸透了以后,已经预测到他不会大举进攻我们,没有皇甫文给他出谋划策,他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

底下的将士们对寇恂佩服的已是五体投地。“胆识”就是在情况摸透的情况下,无私才能无畏,否则就是“有胆无识”的鲁莽。

对待这样的大臣,皇帝有时候也没办法,但这个前提是皇帝是一个“英明”的领导,大臣们把这个情况摸透了以后,才能“硬挺着脖子”坚持真理,要不然脑袋早就搬家了。

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古代的皇帝权力到底有多大」

皇帝到底有多大权力

皇帝的拥有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法定的唯一最高决策者,有权统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廷以至各级地方军政系统和文武官吏,要求他们绝对遵照自己的意志和指令办事。

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指示,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朕即法律”,不允许有任何违抗或异议。一切法律的颁行和解释,所有一定品级的文武官员的任免、奖惩和升贬,全国性财政赋役的征调和开支,对外和战与对军队的调遣指挥,都只有皇帝一人才能决定。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皇权也会受到制衡,总的来说,中国历史发展,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扩展资料:

中国皇权的演变:

1、秦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中央集权的皇权,秦朝时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之一是丞相,丞相的权利很大,甚至威胁皇权。

2、西汉: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的人,削弱了相权。

3、魏晋南北朝:形成了三省体制,进一步削弱相权。为隋唐奠定基础。

4、隋唐: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相权分散,加强了皇权。

5、北宋:最高行政机构称为中书门下,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原属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6、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但元朝后期宰相权利越来越大,削弱了皇权。

7、明朝:正式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8、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权

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古代的皇帝权力到底有多大」

古代皇帝的权利有多大,能做到想杀谁就随便杀的地步吗?

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无疑是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在很多人心目中,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似乎可以为所欲为。具体的情况,那就是可以掌握所有人的前途命运。对于他所不喜欢的官员,他可以将对方任意贬斥,还有可能将他抓进监狱去,甚至满门抄斩。对于他所喜欢的人,他可以将他无限拨高,可以提拔到很高的位置上。很多情况下,这只是想当然而已,皇帝的权力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皇帝就类似于现代公司的董事长,他拥有的整个天下,但是一个皇帝他肯定想把天下治理好,这样他就能够成为千古明君,在后世为世人传颂,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昏君的名声。公司的董事长如果治理不好自己的公司的话,公司最后的结果就是破产,同样如果皇帝治理不好天下的话,那么天下就会大乱,最后分崩离析,自己的王朝也会走向灭亡。皇帝虽然权力非常大,但是他首要考虑是治理好天下,而不是拿着没有限制的权力为所欲为,最终把天下弄得大乱。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明君,他本身也算得上是开国皇帝了,几乎拥有无限的权力,至少他在位期间,没有任何人能够制约他。但是他在当皇帝的时候依然不敢为所欲为,很多事情上不得不听宰相的,例如当时的宰相魏征就在很多事情上反对他,并且弄得他很不高兴,他回到宫中的时候,甚至跟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那个家伙。但是这也就是一句气话而已,真正到了朝堂上,他还是不得不保持对魏征的足够尊敬,并且在处理事务上听从魏征等人的建议。正是因为如此,唐太宗李世民才被人称为是千古名君。


而中国历史上很多其他的皇帝,说实话真的是不能为所欲为,明朝的皇帝自始至终就被文臣集团制约。例如万历皇帝想立自己最心爱的那个儿子当太子,可惜因为这个儿子不是长子就不能如愿,万历皇帝甚至为此和文臣们打了几十年的冷战,到最后还是不得不默认那个事实。明太祖朱元璋倒是相当狠,确实不管自己的身后名声,杀了很多人,但是最后盖棺而论却是一个暴君。明朝200多年间,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之外,其他的皇帝多多少少都受到文臣的制约,根本就难以为所欲为。


清朝的皇帝应该是权力最大的了,这是因为清朝的体制决定了的。但即使是如此,康熙皇帝到南京的时候还不得不向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下跪,这一切都是为了做戏,但也是为了收买人心,可见他们也明白,治理天下必须得笼络住天下人心,并不能够一味的蛮干。唐太宗那句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皇帝的如果只管自己享乐,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那么他的江山是不可能长久的。


事实上我们只要看一下我们周围的人,尤其是一些当心高官的人,他表面上虽然风光,但是他所承受的责任也是相当大的。俗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越是身处高位的人估计越有这种感受。因为他要为很多事情负责,要做出很多的决断,往往都干系太多的人,他们不敢轻易这么做决断,必须得考虑多个方面,不像我们普通人很多事情自己做决定就可以了。当皇帝的也一样,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天下的事,他所做的决策影响的是整个天下的人民,所以他必须得从各方面考虑并且和众多文臣武将商议。

总之当皇帝的人权力也是确实很大,但是想做到为所欲为,把自己喜欢的人任意提拔,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朝中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文官体制,谁该升迁谁该贬官这些都有惯例,不可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