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

明武宗朱厚照是历史上极具争议的皇帝

明末学者黄景昉说朱厚照:“正德之世,不可以帝王经理论。昔唐玄,徽宗,犹或始明终昧,始勤终怠。帝佻荡性值之矣。”

《明实录》写朱厚照为:“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

然而,朱厚照的父亲临终前遗命大臣 :“东宫年幼,好逸乐,先生辈善辅之。”

事实上,朱厚照有着和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性格,在位期间做了许多违背礼法的事情。

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一:‍少年时期的循规蹈矩‍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弘治十八年即皇帝位,年号正德,后世又称他为正德。

他自幼聪慧,多才多艺, 喜爱读书。年幼时候对老师很尊重,每当课程结束,他都会对老师“张拱致敬,作揖送状”。

他小时候非常遵守礼法和祖训:“倘在朝班,必以失仪,为御史所纠矣。”

朱厚照是孝宗和皇后张氏的嫡长子,有着最毋庸置疑的皇位继承资格。

朱厚照幼时性格刚强坚毅,但易受情绪影响。过于压抑的个性使他在之后的统治时期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从十分尊崇礼法和祖训到完全叛逆,他的所作所为使明朝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朝廷内部关系变得十分混乱。

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二:‍叛逆性格与皇帝角色的对抗‍

朱厚照本人对治理国家全无兴趣,正德二年,朱厚照命人在西华门外修建豹房。

据《明武宗实录》说,豹房内“筋斗百戏之类,盛于禁掖”。

豹房并非一般意义用来游玩的离宫,实为朱厚照居住和处理国家大事之地,且朱厚照称之为“家里”。

皇帝、宦官、边帅和幸臣等势力构成了豹房的权利结构。几种势力之间既相互支撑,又相互拆台。

豹房的权力大大超过了外廷政权,它代表皇权的最高决定,实际上是当时大明帝国的“第二朝廷”。

他住在豹房而不愿意住在皇宫,是与他追求自由的心理不谋而合。

此外,明武宗好动,个性强,不守祖训,这应该是他建造豹房的主要原因。

正德十二年,明武宗营建“镇国府”。他在宣府时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正德十三年正月,朱厚照班师回京,他让太监传令文武官员于德胜门迎驾时 ,“惟称威武大将军”, 而“不敢及尊号”。

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

正德十三年七月,他给自己下令出征,为自己更名为朱寿,后来又加封为“镇国公”。

而且他要求凡往来公文一律以威武大将军的名号施行。

内阁大臣皆反对,认为武宗应当遵循祖宗之法,上顺天意,下慰人心。

他们认为威武大将军是臣子,而皇帝应在将军之上,如果对皇帝加官进爵,则是降低了朱厚照本人的身份。

但是朱厚照仍旧不以为意,把皇帝的名分,权势和威仪看得十分淡泊,即《明史》所言“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正德十二年,蒙古小王子带五万铁骑从榆林入侵,驻扎玉树,掠应州。面对强敌,武宗沉着应战,指挥大同总兵王勋等部各分局要地,严阵以待。

十月份小王子南下,朱厚照和小王子正式开战。他亲率部队作战支援,殊死征战, 蒙军败走:“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

虽然没有取得辉煌的战果,但已经使小王子撤退。

朱厚照对功绩有着浓厚的热情,他不愿意在皇宫中因循守旧,而是渴望在沙场建功立业,实质上也体现了他对封建礼法的反抗,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假若他是一名普通人,这种性格有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但身为一名皇帝,他的性格 却成为一种缺点。

他放弃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自称为威武大将军,热衷于领兵打仗,是封建传统下的大臣不能理解的。

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三:‍封建“规矩”下的功过权衡‍

早在朱厚照于豹房奄奄一息时,皇族势力早已经开始物色下一任皇位继承人。

他们最终选择了兄终弟及,他的堂弟朱厚熜成为下一任皇帝。

朱厚照在生前就有人为他安排了后事,有人“替”他撰写了遗诏。

皇位继承人已经选定,只等他咽气。封建社会的掌权阶级从利益出发,抛弃了他。

正德十六年三月,朱厚照病死于豹房,年仅三十一岁。

封建礼教禁锢下的朱厚照具有多面性格。他厌倦繁文缛节,渴望市井生活。

他让刘瑾整治文武百官,却又置于他于死地。

他崇尚武力,自小习武,而且组织宦官内操,到边境耀武。

他改名“朱寿”,自封“威武大将军”,不受礼法束缚。

实际上,朱厚照的性格本不适合做皇帝,他不重视权术,只是像贵族公子哥一样的放荡,有着无赖的脾气和叛逆的性格。

他的悲凉结局以及对明朝造成的影响,是封建礼法下的的悲剧。

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

不可否认,他在位时的确存在许多败政,明朝中期的皇帝的贪婪、残暴和腐败,又相对地集中在明武宗朱厚照的身上。

使得他成为明朝皇权罪恶的典型。经济不景气,宦官专权,人民起义等,。

尽管如此,从明武宗一生的言行,结合他的性格来看,那些贪官污吏打着他的名号给百姓带来苦难,并非朱厚照的本意。

对他来说,他更向往自由,以及反抗封建礼法的桎梏。

朱厚照的平生功过与其叛逆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反抗祖训祖制,厌恶依照规矩办事, 对抗所有使他感到束缚的条条框框。

总之,不能仅从表面上来评价明武宗,应该结合他的性格,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对他进行深刻评价,才能对此位历史人物做出合理公允的评价。

备注:本文转载自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敏所著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呢?

《明史》作者对于明武宗的评价先扬后抑,准确的说,“抑”的着墨更多,末尾还不忘憧憬着对其所做出“承孝宗之遗泽”的假设,可以看作是对明武宗看法两极分化的稍微综合。或许明武宗没有那么好,也不至于那么糟,原因有四:

决断能力——手除逆瑾

“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事物并非黑白分明,一成不变,性质相反的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是说不是所有宦官都是奸臣,要不是宪宗皇帝身边的太监张敏深明大义,偷偷保护孝宗(武宗父亲)免受万贵妃的摧残,后面也就没武宗什么事了。


继位后的武宗之所以重用宦官,是因为其父亲一朝和文官集团合作,文官很大程度主导了国家大事的方向;而武宗天生早慧又博识,并不愿意被文官当枪使。这也可能导致了武宗在史书上得不到“五星好评”,故其选择了宦官集团作为左右手。富有野心的刘瑾以王振为偶像,靠着善于表演杂技,迅速上位,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在张永弹劾刘瑾谋反罪名后,武宗立即查明真相并对刘瑾处以极刑,丝毫不手软,具有很强的决断力。处置钱宁也一样。所以讲重用宦官只是权宜之计,武宗并没有令局势失控,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军事才能——躬御边寇

历朝历代的君主趋势发展大多:由“马上得天下”过渡到“下马治天下”,直观体现在明仁宗以后的皇帝,逐渐由偏向“武功”变成偏向“文治”。但武宗皇帝是个例外。

《明史·武宗本纪》:性聪颖,好骑射。或许是非常仰慕太祖、太宗建立的开疆扩土,武宗也梦想着建立军功。为此,不仅亲自参加操练江彬的边防军,还自封“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命兵部存档,户部发饷,以表明自己是明朝“正式编制”的军官。


在1517年,鞑靼小王子率兵5万来袭,从榆林(陕西北部)入侵,驻扎玉树(今青海省境内),掠应州(山西北部)。 武宗首先任命将帅指挥“三千营”与“神机营”防守京城。前者是首都骑兵主力,后者是使用热兵器的特种部队。其次采取“围点打援”,车轮战破解了小王子的围剿,还身先士卒,冒着箭雨督战,斩杀敌人一名,史称“应州大捷”。尽管史书对此次战果的有颇多争议,但就效果而言,比起其“土木堡之变”中,亲率20万精锐,被俘的曾祖明英宗,是强了许多。

理财能手——增加税收

自明朝开国以来,江南地区赋税过重。武宗在1513年推动赋税改革,使得江南百姓税负减轻,两年便还清了中央政府的赋税欠款;此外,武宗还改革市舶司,1518年,如下令将广东市舶司迁至电白县(茂名市所辖),增强市舶司收税职能,扩宽税收来源,实际上是解除海禁,使得政府财政有了很大的好转。

多才多艺——语言天赋

《李朝实录》:(武宗)皇帝凡出游时,如鞑靼、回回、佛郎机、占城、刺麻等国之使,各择二三人,使之肩从,或习其语言,或观其技艺焉。”


武宗喜好宗教,长与西域法师研习佛法,故精通梵语,能读藏(番)文、梵文的佛经。不仅给自己封了“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为此煞有介事令礼部铸造金印。还取了伊斯兰名字,叫做“妙吉·敖兰”,意为“真主的荣耀”。还与各国使者学习语言,其中包括葡萄牙语。朱厚照曾亲自接见的葡萄牙使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会说西欧语言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昏君,讲明武宗朱厚照的小说

明武宗朱厚照,人人都说他荒唐可笑,实际上他却是一个性情中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王朝第十位皇帝。由于聪明伶俐,且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可以说是独得恩宠。加上张皇后的纵容,咱们的这位主儿打小儿就养了一身的坏毛病,经常和身边的太监厮混。继位后,更是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大斥荒唐的事情,而实际上这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一、 聪明太子

朱厚照的老爸是朱佑樘,老妈是张皇后,加上他老爸一生一世只爱一人,而自己的亲弟弟又早夭了,所以对于朱厚照来说,这大明的江山早晚都是他来座。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朱厚照早早就被立为皇太子。

要说朱厚照聪明是真的挺聪明的,老师给他讲的东西,他都能很快明白,很有仲永之风。

但是聪明人如果不正确引导,那么越聪明,往后就越会干一些坏事。而朱厚照就是被身边的太监们给带坏了。

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经常和太子嬉戏玩乐,整日地教唆太子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于是朱厚照不是玩儿女人,就是玩儿游戏,还乐在其中,不能自拔。

但是,一国储君怎能如此呢?就算装也要装装样子吧!不过小太子哪里在乎这些,加上爹娘都溺爱,所以不知不觉学了一身的坏毛病。


二、 “任用贤臣”

1505年,太子的老爸朱佑樘在病逝前特意召见了一帮子元老重臣,嘱咐他们说,我那个儿子着实聪明,但是心思都没放到正道上,你们在我走了之后可得好生辅佐,让他能把江山坐稳咯。

但是朱佑樘前脚刚走,后脚朱厚照就又开始了自己放荡形骸的胡作非为。你想想,一帮子大臣刚刚接受先帝托孤,怎么能不苦苦劝谏?

于是一众臣子就开始了苦苦劝谏,逸乐之想不许、宴安愉佚之志不许、出宫游猎不许、泛舟海子不许、鹰犬弹射不许、进献饮膳不许……

一众的不许,这帮臣子们是想把这位刚登基的小皇帝“教导”成“圣人”。但是天下哪里来的圣人?尤其对于小皇帝来说,他可不喜欢一帮子文臣来插手自己的事情,你们越是不让我干,我就偏偏要干!而且还和“八虎”玩得更欢!

如果这拿到现代青少年身上,那就是标准的青春期叛逆,而刚好朱厚照当时才15岁左右,正值叛逆期。但是,放在皇帝身上,加上当时朝中文官势力做大,这简直就是置江山不顾的“昏君”!

朝臣们纷纷劝谏,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两位领头人也看不下去了,以告老还乡相威胁,苦劝皇帝“改过自新”。但是朱厚照一看,正愁没理由收拾你们呢,准了!

群臣一看这皇帝是油盐不进啊,加上领头的都走了,心中即使再憋闷,也只能暂时性的忍气吞声,毕竟这皇帝虽然荒唐,但是还不至于伤及根本。


三、 荒唐琐事

1、建豹房

其实豹房老早就存在了,朱厚照只是把它改扩建了。但是朱厚照改扩建的手笔也不小,单单营建豹房就耗银多达二十四万两之多。而豹房更像是一座微缩版的小城市,凡是朱厚照喜欢的,统统都搬了进去。

2、久居宣府

对于皇帝来说,没事儿的时候可是不能随意走出紫禁城的,可以说紫禁城就是皇帝的大牢笼。但是朱厚照不这么干,他向往自由,而且最恨一帮子文官在自己耳边叽叽喳喳,所以干脆长驻宣府,甚至不准官员们来这里。可能这里有难得的自由吧,朱厚照亲切的称呼这里“家里”。

3、强抢民女

不知道朱厚照是不是太过年轻血气,对于女人总是充满了兴趣,自己的三宫六院还不够,还得在民间搜罗。在大街上看到中意的就要掳到身边,搞得民间怨声载道!

此外,朱厚照听说朝鲜女子不错,还特意向朝鲜国王要求采女,真可谓是“荒淫无度”。

4、自封镇国公

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第一大的就是皇帝了。但是朱厚照非得做出点儿花来,不仅自己更名为朱寿,还给自己封了一个“镇国公”的封号,而且还要户部发饷。《明史》记载他“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5、宠幸宦官

朱厚照宠幸宦官是出了名的,当时以大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更是横行,刘瑾甚至被称作“立皇帝”,这可让文官集团很是不爽!


四、 真实内心

乍一看,朱厚照是个荒唐的皇帝,但是,这位皇帝的真实内心真的是这样吗?他做的事情真的糟糕透了吗?其实也不见得。

首先,宠幸宦官本不是过错,如果让朝中文官集团持续做大,对于皇帝来说才是真的危险!皇帝刻意扶植宦官集团,就是为了手控均势天平!

其次,朱厚照虽然荒唐,但是可不糊涂。虽然自己当皇帝不管事情,但是国家总要运转,于是他把这事情交给杨廷和等人去做,自己乐得清闲。

而且在去世前,还说了这么一段话“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可见他的心里还是装着天下的!

再次,朱厚照是个渴望建功立业且有实质性作为的皇帝。虽然史书上对于朱厚照和蒙古的战争不怎么记载,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重蹈覆辙,反而一雪前耻,击溃鞑靼小王子等来犯之敌!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我们以另一个视角去看待朱厚照,那么这不过是个想要“随心所欲”却终究逃不脱命运牢笼的“叛逆天子”,那些个刻意的抹黑,还真不该往他身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