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一次又“出手”了,针对的企业竟然是我国的手机行业。像我国的小米、联想等企业都在印度投资设厂,虽然印度“威名”在外,但没有想到我国在印度的手机厂商还是没有能躲过一劫。

印度相关公告显示,我国的多家手机厂商被指控在2017年到2023年间拖欠了所谓的“商品和服务税”,金额竟然高达110.9亿卢比,其中甚至还包括关税的796.6亿卢比,总共一算,我国的相关企业竟然要补缴900多亿的税款。

而我国小米则是受到最大重创的企业,因为在之前还受到了高达555亿卢比的天价处罚,现如今又有如此高的税款缴纳,简直是苦不堪言。

一、小米遭受高达555亿的天价罚单

小米全称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成立,总部位于我国的北京市海淀区,是我国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同时还是世界500强,科技实力雄厚。

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全球,从我国向外延伸,甚至到了欧洲。虽然小米在最初的主要市场是中国,但印度也是小米重要的亚洲市场之一,甚至于在2018年的时候,小米企业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以及雄厚的科技实力,成功成为了印度当年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品牌。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最后竟然会遭到555亿的天价罚单,而这件事情还得从2022年说起。

在22年的一月份,印度相关税收部门以“小米使用特许使用费来偷税漏税”的理由进行罚款,总共金额为65.3亿卢比,本以为事件就此结束,但没有想到在4月份财政相关部门执法的时候,竟然会直接扣下了小米555.1亿卢比的资产。

而印度做出的回应就是,小米以“特权使用费”作为障眼法,从而将外汇转到印度之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后续小米无论怎样上诉,得到的结果都是被无情驳回,看来这一场关于555亿税务罚单的官司还有很长时间。

毕竟在之前有一家法国的烈酒公司就因为税务问题和印度打了30多年的官司,最重要的点在于,最终还是没解决,所以小米关于“555亿天价罚单”的官司可谓是难以胜出,再加上这一次印度所谓的“商品和服务税”、“关税”罚款,对于小米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二、印度所谓的“商品和服务税”

“关税”理念很好理解,主要就是指外国商品想要经过一国关卡时,就要缴纳由当地政府所设置的海关税收。那么印度的“商品和服务税”又是什么呢?

在印度最为常见的税种就是“商品和服务税”,和我国的增值税类似,适用于在印度生产、消费的任何形式的产品。对于小米、联想这种大型的中资企业来说,则必须进一步区分地区之内和地区之外的两种经营收入,而这两种收入都会进行相应的缴纳税款。

不可避免有很多企业想要“钻漏洞”,他们会将一些跨地区的业务转换成地区内的业务,因为这样一来,就能够“逃避”另一半的税务缴纳,而这一次印度就是以此为理由进行了高达900亿卢比的税款处罚。

但在印度是存在“合理避税”这一现象,因为印度有明确规定,只要是存在较强关联性质的进口贸易都可以享受优惠关税,这样就意味着,很多大型企业是可以从印度之外的分公司输送产品,这样一来,的确是会减轻在印度大型外资企业的负担,但谁又能够料到印度竟然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当外资企业在印度取得了相关优惠时,利益受损的肯定是印度,于是他们就会想办法把损失的利益给“赚取”回来,更令人“无奈”的措施在于,印度的税务罚款还有相当时期的延后性。

以我国OPPO企业为例,印度方认为他们在2021年仅仅缴纳了10%的税款,而这一则消息是在23年才发出。因为这样一来,印度就能够赚取更多的收益,如若在21年就提出,对于当时的印度来说,只能够收取到一年的“收益”。

印度的各种花样手法层出不穷,不仅仅我国企业受到了“重创”,就连国外著名企业也不能够幸免,好比可口可乐、麦当劳等等,它们都受到过印度的“重创”,甚至上述所言,有一家公司和印度就算打了30年的官司,也没有结果。

三、中资企业应如何应对

虽然印度市场充满如此多的荆棘,那为何我国很多手机企业还是要进军印度市场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印度存在着众多低廉劳动力。印度规定工人一天最低的工资标准仅仅为178卢比,虽然数字较为可观,但折算成人民币竟然还不到16元,意味着在我国甚至连一顿普通的饭都可能买不上。

而对于大型手机企业来说,这些低廉劳动力则是他们所需要的,因为其中涉及到很多手机零件的组装等等,流水线的生产完全和印度工人高度匹配,所以这才会促使很多手机企业向印度进军,就连我国也不例外。

小米、联想等众多中方企业这一次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如果想要在充满“挑战”的印度生存下去,那得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行。

首先可以加强和当地的相关企业合作,获取更多客户信任,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时,也就不用担心来自于印度方的各种变相压榨措施。

其次要加强和当地的社会组织以及媒体合作,及时向社会公开透明自己信息,长久以往,必定会打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够让印度人民更加信服,最终获得一定的社会公信力。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了解印度相关法律措施,做好风险预测,切不可让印度抓住所谓的“小辫子”,就算最后要面临官司,也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中资企业如果想要在充满挑战的印度中寻找机遇,那一定不能够掉以轻心,不仅仅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同时还要有敏锐的法律知识,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