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时我们会发现,自轩辕建立华夏以来,原始部落联盟的首领会被称为“帝”,如轩辕帝(黄帝)、尧帝、舜帝等,到了夏商周时期的皇帝则多称为王,比如商纣王、周武王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的霸主则称为“公”,如楚庄公、齐桓公等。

直到春秋结束,秦国皇帝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此时嬴政自认为功绩盖过三皇五帝,于是自称始皇帝,也就是世人所讲的秦始皇。而后的各地朝代里,除了开国两位皇帝会称“祖”外,后代的皇帝多以“帝”“皇”等为称号,如汉朝的文、景二帝,即便是丰功伟绩的汉武帝也是冠以“帝”字。

直到唐朝推翻隋朝统治,这一现象就开始改变,唐朝之后的朝代,开国皇帝都会被称为太祖皇帝,而其都以“太祖”为称号,如“唐太祖”、“宋太祖”等,第二位皇帝则会别以为“太宗”,如“唐太宗”,后世皇帝则也会称以“祖”或“宗”,只不过去掉“太”一字,如“宋徽宗”,那么为何从唐宋二朝皇帝都会称为“祖”或“宗”呢?

唐宋皇帝为何称祖或宗

其实在古代,某某皇或者某某帝是皇帝谥号,无论是皇帝还是王公大臣,在其死后为了总结其一生,专门记录谥号的礼换就会根据皇帝的功绩,确定他的谥号,普通官员的谥号则由皇帝给出。谥号有美溢与恶溢的区别,一般来说皇帝份谥号都是美溢,谥号起源于西周,西周早期礼法逐渐完善,从而确立了谥号。

而“祖”或“宗”则是庙号,皇帝死后,为了供后人祭祀,会修建太庙,将死去的皇帝供奉在太庙内,后世追尊就会用到庙号,庙号就是这里说的“祖”或“宗”,是皇帝死后由后人所给,也有皇帝生前自己确定的,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

汉朝以前,根据商朝礼制,唯有功绩卓越的皇帝才能有庙号。汉高祖刘邦为开国皇帝,所以有庙号为“汉高祖”,而文、景二帝在位期间,虽然百姓安居乐业,总得来说却也功绩平平,所以只有谥号汉文帝和汉景帝,没有庙号。

所以西汉前六位皇帝中除了开国皇帝汉高祖外都是没有庙号的,直到汉武帝刘彻继任,在后世汉武帝与秦始皇一样,被世人称作千古一帝,一生功绩卓越,所以汉武帝有庙号为“汉世宗”。

唐宋皇帝为何称祖或宗

到了唐朝,所有皇帝都有庙号,并非只有功绩卓越的皇帝才有。再加上唐朝之后皇帝的谥号有些颇为陇长,所以为了方便称呼,就直接称呼皇帝的庙号。至于为何唐朝所有皇帝都有庙号,这一点其实是先入为主导致的错觉。

因为庙号的礼制是西汉重新启用的,在秦始皇时期,以秦始皇的性格,怎会容许他死后任他人非议,他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礼不符,于是废除谥号,只留庙号。

所以谥号这个礼制在秦始皇时期是空白的,这么说来谥号在汉朝相当于重新确立的礼制,这样一来,在确定皇帝能否有庙号或者庙号为何的时候,礼官必须一而再的确定皇帝是否能有庙号,所以最终导致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

到了唐朝之后,经过近一千年的历史沿革,皇帝的地位已经不像西汉之前,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唐朝皇帝的权力是高度集中,甚至可以做出罔顾礼法的事。先帝去世,继任的皇帝一般为先帝的儿子或者兄弟,怎么可能会任由礼官评判,所以为了在后世留名,高度集权的皇帝一定会给先帝一个庙号,即便先帝在世前没有任何功绩。

唐朝时期,偶尔还有些皇帝会被称呼其谥号,到了宋朝,几乎没有皇帝用谥号,都是以庙号称之。其实想想,对比西汉时期严格的庙号礼制,宋朝实在是太过随意,宋朝屈辱开始的皇帝,靖康之耻的源头——赵佶,不但没有任何功绩,反而直接导致北宋灭亡,这样的皇帝也在太庙内被供奉,庙号宋徽宗。

唐宋皇帝为何称祖或宗

如果在汉朝,以宋徽宗的生平来看,别说庙号,估计谥号都是以贬为主,可以是说历史上最屈辱的皇帝。话说回来,为何宋朝只称庙号不称谥号呢?

举个例子,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的庙号为宋太祖,可是他的谥号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且后世皇帝还给其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一个谥号近二十个字,称呼起来也太过麻烦,所以后世干脆只称呼宋朝皇帝的庙号,而忽略其谥号。

至于为何唐宋之后的谥号越来越长,有一个说法的,汉朝灭亡后,魏晋时期庙号泛滥,很多甚至没有称帝的人也开始使用庙号,庙号的礼制完全崩坏,知道武则天继任,才扶正礼制,并且重新使用谥号。

武则天为一代女帝,本就与礼法不符,所以也不用在意其他,于是把李治的谥号确定为“天皇大帝”,自此之后谥号各种称呼都来,愈演愈烈,后辈皇帝为了歌颂先帝的功绩,各种赞美的词都用来作为皇帝的谥号,所以皇帝谥号越来越长,为了方便,后世只能称呼皇帝的庙号,以“祖”或“宗”称之。

唐宋皇帝为何称祖或宗

综合上述所言,唐宋皇帝称为“祖”或“宗”这个问题,有两点原因。一是“祖”或“宗”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唐宋皇帝权力集中,后世的皇帝为了给先帝美名,无论先帝有无功绩,都给予先帝一个庙号。而宋朝皇帝的谥号因为太过冗长,于是后世称呼宋朝皇帝时,都以其庙号称之,这就导致了我们听到的唐宋皇帝都是“祖”或“宗”。

参考文献:

《新唐书》

唐宋皇帝为何称祖或宗

为什么宋朝称君王为“宗”?

其实不只是宋朝才称君王为“宗”的,在其他朝代也是有的,比如唐朝。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宗”其实只是一个庙号罢了。后世称呼这些朝代的统治者时,因为谥号过于冗长,所以我们才以庙号称呼。而庙号普遍来讲只有两种两种形式或者格式,分别是“宗”和“祖”,这二者又有何区别和意义呢?

一、级别不同

一般来说只有古代开国的统治者才有资格被称“祖”,比如我们熟知的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包括宋朝开疆拓土的赵匡胤,他也被后世称为“宋太祖”,所以说,宋朝不是所有君王都被称为“宗”的。这是历史知识的又一个小误区。“宗”一般都是指皇统的合法继承者,比如唐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如果真将这两种庙号加以比较,只能说“祖”的级别是更为高级的。

二、政治性评价

谥号我们从字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了,而谥号都是根据先人生平的功绩来定的。这点其实庙号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庙号还是谥号都包含了封建王朝时对已故君王的一种政治性评价。谥号的制度在西周已经形成,秦始皇时期将其废除,而后在刘邦时期又将其恢复。而庙号却并非是每个君王都有资格受用的,汉朝时期对于这个就相当严格,到了后面才慢慢放开了,不再根据功绩来决定是否可以享用庙号。

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其实都是为了去激励在位君王和下一任君王能勤勉治国、爱民如子,不至于荒淫无度,在百年之后被后世之人所唾骂。不过随着君主制度的不断僵化,君主的权利也在不断地扩大,这些谥号庙号慢慢地已经起不到束缚君王的作用,只不过沦为君王的陪衬。

唐宋皇帝为何称祖或宗

唐朝皇帝为什么都是“宗”

您说的“宗”是庙号,比如说李世民庙号太宗(死后供奉在庙里的皇帝称号)。而汉代的汉元帝是“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亡国君主称末帝。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