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 ,每个朝代之间,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差别很大的。据研究,皇帝平均年龄的最低谷是在东汉时期,平均寿命为28.5岁,不到而立之年;其次是西汉和晋朝,平均年龄都是在33岁多一些!平均年龄最高的是清朝和宋朝,都已经过了五十。尤其是清朝,在有顺治、咸丰、同治三个短命皇帝拖后腿的情况下,平均寿命仍然达到了52岁,在历史上排第一。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冠绝历史为何会如此方士的金丹是关键

我们先来看看为何两汉和晋朝的皇帝寿命普遍较短。两汉皇帝平均寿命短,主要就是幼儿皇帝太多。在汉高祖之后,汉惠帝才22岁便去世了,之后的前后少帝,一个6岁一个9岁。到了汉成帝之后,王莽篡政,剩下的汉哀帝24岁、平帝14岁和孺子婴20岁,已经不能说是正常死亡了。东汉时期,汉殇帝 1岁、汉冲帝 2岁、汉质帝 8岁、弘农王 14岁这些幼年皇帝都拉低了平均寿命。西晋的晋怀帝 29岁、晋愍帝 18岁,都是年纪轻轻便死于非命的;还有东晋的晋明帝 26岁、晋成帝 21岁、晋康帝 22岁、晋穆帝 17岁、晋哀帝 24岁,这些都是吃寒食散的人,活不久也很正常。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冠绝历史为何会如此方士的金丹是关键

元朝皇帝,平均寿命也不长。这是因为除了元世祖忽必烈之外,剩下的人都太过不知道养生,甚至都是酒鬼。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也属正常;至于唐朝、宋朝和明朝的皇帝,普遍寿命很平均,都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去世,很少有能活到六七十岁的。

只有清朝,寿命达到六十以上的,有一半还多!没有活过五十岁的,只有顺治、咸丰、同治和光绪。而光绪众所周知,是非正常死亡的。由此可见,清朝皇帝的寿命确实是冠绝古代历史!那么,是不是清朝皇帝和其他朝代的有什么不同吗?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冠绝历史为何会如此方士的金丹是关键

首先应该承认一点,就是清朝皇帝普遍很勤政。从历史上也能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似乎越勤政的皇帝越长寿!但是理论上讲,勤政的皇帝往往更加劳累,应该更不利于自己的寿命才对!也确实,在勤政上,反例也不少,比如说秦始皇、唐太宗、明仁宗,就都是勤政但是又活得不长的。可见勤政与否,并非长寿的唯一指标。

如果看下历史上边边角角的记录,就能发现,唐、宋、明这三朝的皇帝,都有大量服食方士“仙丹”的记录!而历史上几个著名的“丹药皇帝”,也都是死得很蹊跷。比如说秦始皇,这就已经是众所周知了。还有北魏的道武帝、太武帝,就都是长期服用丹药,结果给祸害到疯疯癫癫的。还有唐太宗,直接就是吃丹药死的!唐高宗长期有病,他也有服食丹药的记录;明朝的明宪宗、明世宗,也都是长期服丹药的人!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冠绝历史为何会如此方士的金丹是关键

而相反的,清朝皇帝似乎很少有服丹药的记录!只有清世宗雍正皇帝,他迷恋丹药,结果很早就去世了!其他的皇帝,确实没有多少用丹药的记录。尤其是康熙和乾隆两人,不但不服食丹药,连大补之药都很少使用!

事实上,历史上的丹药,确实对身体损害极大!其中的铅汞成分,用多了会很快致命!而且服用之后就会在身体里形成积累,日子一长就会构成长期的伤害。那么,是不是就能说,清朝远离丹药,就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呢?其实我认为,不去刻意地“强求”长寿,反而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冠绝历史为何会如此方士的金丹是关键

事实上,很多皇帝为了长寿,除了服食丹药之外,还有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说嘉靖皇帝喝露水之类的。对死亡的恐惧,让他在很长的时间里有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才是让他们短命的最大原因。而清朝皇帝,大部分信仰佛教,有轮回信仰,所以并不十分害怕死亡。坦然面对生命之后,就会少一分焦虑。精神放松了,自然活得就会更健康、更长久。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冠绝历史为何会如此方士的金丹是关键

清朝的皇帝喜欢吃仙丹,他们不知道危害吗?

古代的丹药

在中国古代术士们练出来的丹药一般的称谓是外丹,主要是用炉鼎烧炼金石,配制成药饵,做成长生不死的金丹。炼丹术在我国起源甚早,约产生于汉武帝时,当时方士李少君“化丹沙为黄金”以作饮食器,就是烧炼金丹。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用阴阳论述金丹,被誉为“万古丹经王”。

这些道士和术士们自然是知道用来制造丹药的东西是什么,比如常见的硫磺、水银、朱砂等,这些其实都是重金属,人体吃下去短时间可能没事,但是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肯定会引起人体的神经中毒,最终导致死亡。

可是古人对这些都不太了解,有些道士做的丹药短时间内确实使服用者的身体有所改善,所以皇帝们乐此不疲的食用它,企望能够获得效果,能够延续生命,其实却不知这是一种回光返照的现象,终归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可是这些道士们和术士们太会说了,即使用药出现问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的撇开关系,同时说明吃丹药的好处,把帝王们都迷惑了,古代没有那么高的科技手段不知道它的危害,所有才流传了很久。

一种情况是,对死亡的恐惧、对帝王无所不有的贪恋,导致皇帝们都很信这个。在巨大的贪欲面前,智力是相当低的。就像你得不到什么东西又被它迷住,就会失去原有的敏锐和判断力,美色令人目盲嘛。

另一种情况是,被所谓的道家“大仙”忽悠的结果。其实,单纯的把道家理解为长生不老之术,是最无知的。老子提出的“出生入死”,其实是“道”生养万物和万物回归于道的一种运动形式罢了,所谓“反者(反复),道之动”。

当然不是每一个清朝皇帝都热衷吃丹药,雍正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吃丹药的皇帝,这个在电视剧《甄嬛传》里有体现,当然里面说雍正帝死于吃丹药,这是不太符合历史的,但雍正帝确实很宠信一些方士,但是乾隆皇帝继位后,立刻就把之前雍正在宫里养得一些方士道士都赶出了皇宫,乾隆帝不信这些人的花言巧语,更不屑于吃这些有毒的丹药!而后来乾隆皇帝能活到八十多岁,倘若他也和雍正一样吃丹药,估计也不会如此长寿!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冠绝历史为何会如此方士的金丹是关键

清朝雍正皇帝的死因?

在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它就是雍正皇帝的墓地。雍正是一位引起后人争议较多的皇帝,他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而他的突然暴死,更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
暴死之谜
关于雍正之死,清宫档案中雍正朝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的:雍正十三年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住在圆明园,八月十八那天他与大臣们商量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八月二十他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第二天仍然正常办公,说明这时他的身体仍然很好。
但到了八月二十二,他却突然得病,当天晚上,已经奄奄一息的雍正便宣布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58岁的雍正就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对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简单的记载,也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于是,关于雍正死因的种种说法便产生了。
民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当时有一位侠女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和爷爷都因文字狱被雍正杀害。为报仇,吕四娘砍去雍正的头。因此,在安葬雍正时,只好铸造了一颗金头。
另一种说法更让人吃惊。据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后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
还有的野史传闻,说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
这些传说表明,雍正生前因治国严厉招致许多人的怨恨。但是民间传说不是历史事实,这几种说法并不可信。另外,有史学家曾经推论,雍正是突然中风死去的,但尚未拿出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
崇尚丹药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学家们近年来对清宫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
炼丹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为的是长生不老。丹药,也就是仙丹,是道士们用铅砂、硫磺、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用炉鼎烧炼而成。相传,吃了这种丹药就可以长生不老。
雍正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对丹药产生了兴趣。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从中可以看出,雍正早年就对炼丹有了相当的研究和兴趣。
雍正当上皇帝后,极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把他封为“紫阳真人”,雍正特别赞赏张伯端发明了金丹要领。
至少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雍正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从他对田文镜奏折的批语中,可以知道他感觉服后有效,还把丹药作为礼品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大臣。
访求术士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春,雍正闹了一场大病。为治病,他命令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术士。这份谕旨没有让负责抄录的大臣代笔,而是皇帝一份份亲自书写,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
很快,四川巡抚宪德写折子说,当地有个人叫龚伦,有长生之术,86岁时还得了个儿子。雍正立即谕令此人进宫,但此时龚伦却死去了。为此,雍正十分惋惜。
浙江总督李卫秘奏说,民间传闻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特推荐此人进京为皇上治病。贾士芳原是北京白云观道士,后来浪迹河南。贾士芳进宫初期,雍正还觉得治疗挺见效,可后来他渐渐发现,贾士芳用按摩、咒语等方术控制了自己的健康。天子岂能容他人摆布,雍正于是下令将贾道士斩首。
雍正虽然杀了贾士芳,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道士的信任。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从闹病到死去的大约5年时间里,他一直频繁地参加道教活动。此外,他还在主要宫殿安放道神符板,甚至在御花园建了几间房子让道士娄近垣等人居住。雍正在苏州给道士还订做了法衣,一次就是60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雍正当年穿道教服装的画像。所有这些都说明雍正确实信奉道教。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治病驱邪”。
秘密炼丹
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动的同时,在圆明园内开始秘密升火炼丹。
清宫《活计档》是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里面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其主要内容是:十一月十七,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桑柴750公斤,白炭200公斤。十二月初七,海望、刘胜芳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的铁火盆罩一件,红炉炭100公斤。十二月十五,海望、刘胜芳和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矿银十两、黑炭50公斤、好煤100公斤。十二月二十二,海望和李进忠又一同传令:圆明园秀清村正在炼银,要用白炭500公斤、渣煤500公斤。
档案中提到的秀清村位于圆明园东南角,依山傍水,是一个进行秘事活动的好地方。根据档案记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往秀清村送的木柴、煤炭就有两千多公斤。清代皇家宫苑取暖做饭所用燃料都是定量供应,并有专门账本,从不记入《活记档》。同时,操办这件事情的海望是雍正心腹,刘胜芳则是雍正医疗保健的总管太医院院使。而档案中的“矿银”、“化银”等,是炼丹所用必需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从雍正八年末,雍正就在圆明园秀清村开始炼丹了。
专家从《活计档》中发现,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这5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其中光为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由此可以想见几年间秀清村炼丹的情景。
服食丹药
当时在圆明园内为雍正炼丹的道士有好几个,其中最主要的是张太虚和王定乾。他们没有辜负雍正的期望,真的炼出一炉又一炉所谓的金丹大药。
雍正吃了道士炼制的丹药,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药,还拿出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官员。
在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间,雍正曾经两次赏发丹药,对此《活计档》里是这样记录的:
第一次三月二十一,内大臣海望交丹药四匣,按雍正旨意,分别赏给署理大将军查郎阿、副将张广泗、参赞穆登、提督樊廷等四位大臣。
第二次是四月初一,内大臣海望交丹药一盒,按雍正的旨意,用盒装好赏赐给散秩大臣达奈。
这两次赏赐旨意都是从圆明园来的帖子传发,又是内务府总管海望亲手交出。由此可知,这些御赐“丹药”,就是在圆明园的御用炼丹炉里炼制的。
丹药中毒
事实上,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具有毒性,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大。
雍正死前的12天,《活计档》中曾记录:“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
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100公斤黑铅运入圆明园,之后不久雍正在这个园子内突然死去,史学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
随着雍正档案发掘和研究,雍正服丹致死说法越来越引起一些史学家的关注和认同。因为从清宫档案看,雍正确实长期服食丹药。那么,丹药的有毒成分在他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发作,导致了他的暴亡,这是极有可能的,不少专家都通过著作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推断。
学者们还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儿子乾隆对炼丹道士的处理露出了许多破绽。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如果不是他们惹下弥天大祸,在这种非常时刻乾隆哪至于大发肝火,还专门为两个小小的道士发一道上谕呢?
乾隆在谕旨中还特别强调,雍正喜好“炉火修炼”是有的,但只是作为游戏,并没有吃用丹药。如果真的没有吃丹药又何必辩解呢?
就在驱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还告诫宫内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免得让皇太后“心烦”。雍正刚死,究竟能有什么“闲话”?皇太后为什么听了“心烦”?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推测雍正就是死于服用有毒的丹药,死于炼丹道士之手。
历史巧合
人们或许会问,雍正既然是因吃丹药丧命,那么炼丹道士是应该杀头的,可是乾隆为什么仅仅把他们赶走就算完了?对此研究者以往大多解释说,乾隆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大丧期间不宜杀人。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唐高宗与乾隆皇帝处理道士的方法十分相类,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吃了古印度国方士的丹药突然死去的,当时朝中大臣们都坚决要求把这个胡人杀掉,但是刚刚登基的唐高宗却担心,大唐天子吃丹药死去,这不是一件好事,传出去会让天下人笑话,真的杀了那位胡人,肯定会闹得风风雨雨,所以最后还是将那个印度方士赶回去了事。
乾隆“驱逐”炼丹道士与唐高宗的做法竟然如出一辙,难道是一种偶然巧合?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为父皇遮丑这一点上,乾隆与唐高宗使用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
雍正皇帝在执掌朝政方面,以求真务实治天下,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剧是不懂生与死的自然规律,迷恋于炼仙丹、吃仙药,一心想长生不老,最后仅以58岁享年,就突然抛弃了金銮殿,永远躺在了泰陵的地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