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吴三桂放满清入关,李自成的大顺军,吴三桂的部队,满清的八旗在山海关一战后,在我们的印象中,满清所主导的大军似乎在北方没有再遇到过顽强的抵抗,很轻松的就打到了大明仅存的南方,是什么导致了大明的北方抵抗薄弱呢?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大明末期因为十几年的内外战争,消磨掉了北方的战争本钱,而南方,在清军南渡之前,既不出钱也不出人,并没有多大损失。这也是崇祯皇帝宁可吊死煤山也不迁都南渡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南方保留了力量,这也是大明的悲哀,只是自扫门前雪,当初明朝倾全国之力,南方大力支援北方,明朝就不能灭亡的那么快。城未破时上层都哭穷,没人捐军饷,城破后所有财产都落入敌手。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大明士大夫阶层的贪婪和自私是满清能入关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所有的士大夫阶层都不愿拿出自己的粮食武器去做抵抗,这些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和武器装备,打仗需要的钱粮武器都没有怎么抵抗。不知有王朝都毁在类似这些人的手里。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导致最后的当年王朝是北方用兵已到尽头,无兵可用了,而且朝庭用兵要花银子的,这样加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对谁统治就看淡了。而南方不同,朝廷鞭长莫及,不管朝庭是谁,宗族大家都以利益为准。谁动了这个蛋糕,那就得拼命。这个拼命不管,是清朝还是明朝,都一样。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当然,南方自秦汉以来,中原地区以南就是汉族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最后的根据地,满清入侵自然会遭到强烈的反抗,事实上清朝统治的三百年问,南方的反清斗争从来就没停止过。北方年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置换性高,故所北方"根"浅,抵抗力不足。南方山高林大,川峰起伏,依山傍水,这是兵家大忌,故所百姓不知战争残酷,一山一寨一家一人都是千年年传承,流动性不高。根基深,抵抗力自然强于北方。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再说说北方不抵抗是不正确的,北方地形都是开阔的大平原,山地少,无论是古代的骑兵军团还是现在的机械化部队都畅通无阻,一场战役就能决定整个地区的归属,南方地区多丘陵,高山,沟壑,水泽,无论是古代的骑兵军团还是日军的半机械化部队都无法大规模的形成战役消灭南方的有生力量。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历朝历代北方都是直面北方游牧民族侵略数百年之久,虽然每次消耗力量都不大,但是积少成多,一旦北方游牧民族到达了南方就代表北方的有生力量已经被消灭了,谈何不抵抗?有人想说张学良不抵抗放弃了东北?但怎么不说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直接促使国共一致抗日?而且在抗战中,河南参军仅低于四川,八路军在山西,陕西以及华北各省战斗。新四军在安徽,江苏,湖北,各省战斗,包括东北都有抗日联军。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崇祯帝宁愿吊死在煤山,也不肯南迁,背后有什么隐情?

作为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名皇帝,很多人都在好奇为什么崇祯在当时北方已经彻底撑不住的时候,还迟迟不愿意向南方迁移了呢?毕竟那个时候,北方已经发生了太多的饥荒和战争了,相比较之下南方会比较安定并且还保存着一定的军事力量。



可到最后关头,他们始终没有向南方迁移过一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崇祯皇帝宁愿在煤山自缢也不选择逃向南方东山再起呢?如果崇祯南迁,是否会得到南方的支持?


崇祯控制不住南方军阀



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带领下,北方沦陷速度很快,这种场景也特别像极了当初东汉末年的时候爆发的黄巾起义。不仅如此,身处东北一隅的"满清部队"也一直虎视耿耿地准备入侵。很多明眼的人都能看出来,大明王朝已经快要覆灭了。所以他们必须要为自己谋取一条生路,如果继续再为大明王朝赴汤蹈火的话也将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当时的南方已经爆发了相当一部分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果迁徙到那里去的话,所受到的威胁还是不会减少很多。这个时候的情况并没有比当初东汉末年的情况好多少。皇帝的到来会让他们丧失掉很多的权利,虽然以左玉良为首的南方军阀他们会在明面上面继续效力于大明王朝。但是也很有可能会来一套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甚至有可能会加速大明王朝的灭亡。


皇室尊严的不允许



在大明王朝建立以来,之所以定都在北京为了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数百年以来大明王朝遭遇到了所有磨难都没有让他们动摇过一步。而如果这一次要迁徙到南方去的话,则是破坏了老祖宗立下的规矩。像一些深受封建思想限制的皇室成员是不允许这样子做的,再加上他们大部分都担任着朝廷的重要官职,在北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势力。因此他们不断的施加压力让崇祯皇帝不得不取消掉这样的想法。



而崇祯自己也清楚,如果自己真的逃到了南方,那么一定会在历史上面留下一个特别大的污点。

他是个特别好面子的人,所以也不好意思做出这样的行动。但是这些皇室成员他们这样子做也并不是毫无顾虑的,毕竟到时候如果真的北京城被攻破了。凭借自己的身份依然可以逃到南方,并且还可以趁势收赢一波人心。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理由召集南方的军队拥立自己为新的皇帝。


朝廷官员不愿意南迁



当时李自成的军队已经十分壮大了。甚至已经逐渐展露出了能将北方的明朝政府给消灭掉的力量。这个时候如果崇祯皇帝南迁的话,很多朝廷官员是绝对不会跟随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北方积攒起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如果此时他们转而到达南方的话,就意味着他们要放弃掉他们在北方经营多年的一切。

并且可能在平时他们无意中得罪的南方势力,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实施报复。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官员觉得如果他们投奔李自成的话,不仅会保留住他们原先的地位,甚至还可能会得到官位上进一步的提升。

因为李自成必须要依靠这些人物才可以在北方彻底的站稳阵脚,皇帝没有可以,但是这朝堂大事还是需要这些官吏去办理的。所以大明王朝不论最后怎么样,只要这些朝廷官员他们不逃下南方去,那么他们最后的结果基本上都不会太差劲。


崇祯皇帝自己的实力不够



在崇祯皇帝刚刚上任的那么几年时间里面大明王朝就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了。先后爆发的鼠疫,饥荒从而直接导致农民起义。并且再加上满清一直对大明王朝虎视眈眈,同时还时不时的进行军事骚扰。虽然皇帝自己也有着想要振兴的想法,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能在乱世之中平息叛乱的人。也并没有办法可以进行一场特别有力的政治改革。

同时在当时的情况下面诸多朝廷官员中都觉得大势已去,悲观消极者居多,自然无心抗敌。而他自己也没有充足的嫡系兵马,在面对一个自己已经占领的多年的北方他都无法做出有效的行动。

那么来到南方之后,虽然南方百姓十分支持着大明王朝也会选择跟随、认可崇祯皇帝,但是南方权贵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并不会为了大明王朝而赴汤蹈火。



崇祯能做的,也只是将大明王朝的气数继续再延续几年而已。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崇祯为何宁愿吊死煤山也不愿意南迁?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屹立了200多年的明朝就此灭亡。其实,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是可以有一个方法来重整旗鼓的,那就是暂时放弃北京,迁往南京,与清朝南北对峙,或许卷土重来亦未可知。

但是崇祯帝却迟迟没有南迁,不仅自断生路,还亲手葬送了明朝的万里江山,那么,崇祯帝没有南迁的原因究竟为何?他是真的不想南迁吗?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其实,他是动过南迁的想法的,而且私下里与大臣协商过,他很清楚,北京应该是保不住了,朝廷正值存亡之秋,正确的做法,就是南迁。可是,我们知道,崇祯是一个性格优柔寡断,不敢承担责任的人,他一心想做千古名君,根本不能承受这种失地失国的罪名。

可是,他没想到,这一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也不愿承担这个后果,崇祯慌了,为此还杀了跟他一起谋划南迁的大臣。这就让所有和他同心同德的大臣心寒了,没有人再说南迁的事情了。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在形势更加严重的时候,有人又提出让太子去南京,崇祯顿时大怒,他想起了唐玄宗的事情,怕自己会被莫名其妙的架空,说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孩子家做的了什么大事?”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他本来是想自己南逃,却偏偏要让大臣们说出来,但是没有一个人肯说,最后,迫不得已,下了一个“入京勤王”的命令,等待各路大军前来救援。

然而勤王的军队没到,告急奏折却像雪片一样飞来,崇祯还在和大臣僵持,突然传来消息说,真定失陷了,这也就意味着南迁是再也不可能的了。

最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无路可逃,自缢身亡,国祚绵延200多年的明朝就此灭亡。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明朝(1368-1644)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

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力强盛,政治清明。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后期因政治腐败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

崇祯为什么不南逃「清军入关北方抵抗因何薄弱崇祯帝宁可吊死也不南迁说明了问题」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清军趁乱入关,击败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

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明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