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荔枝又名“离支”,意思是离开枝头之后,一天就会变色,两天就会变味,非常容易腐坏,不容易保存。古时候的皇帝们为了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都做出了些什么事呢?

荔枝又名“离支”

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提到了“离支”,意思就是割去枝条的意思。这种果实离开枝条后颜色和口味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失去新鲜的水分和口感。而之后人们慢慢地就把“离支”写成“荔枝”。

古代贵妃吃荔枝,古代如何保存荔枝

荔枝属于热带水果,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爱阳光,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4~29℃,因此,只有在我国南方才有产出。广东、福建地区最为盛产荔枝。那古代的皇帝们是如何吃到新鲜美味的荔枝的呢?

一 修建专门的“荔枝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只是荔枝来”杜牧的诗句,写的就是唐玄宗为搏红颜杨贵妃一笑,而命人从千里外的岭南,以快马运送回新鲜的荔枝。据悉,杨贵妃是四川人士,小时候就爱吃荔枝,在进宫之后,常常像唐玄宗感慨为吃不上新鲜的荔枝而遗憾。

荔枝虽然好吃,但是非常的不好保存,离开枝条就会飞速地变坏,失去新鲜的口感。为了能够吃上新鲜的荔枝,皇帝命人修筑了一条“荔枝道”,专门以快马不歇地轮换,以最短的时间将新鲜的荔枝运送到京城。

古代贵妃吃荔枝,古代如何保存荔枝二 用竹筒封装

荔枝在低温下能够延长保存时间,但是当时没有冷链运输,于是就把荔枝装在竹筒里,用蜡封口,在密封的环境,竹筒里的水分能够给到荔枝,让荔枝保持新鲜,延长保存时间。然后再通过古驿道站快马加鞭的送到长安。

三 整颗树运走

竹筒运输好是好,非常的方便便捷,只要把竹筒往身上一背,就可以轻松上阵地出发,减少中途的运输时间,能够让荔枝尽快的送到京城。但是,也有缺点,一次运输的量少,毕竟竹筒大小有限制,一次不可能带得太多。皇宫内的三宫六院那么多人,肯定是不够分的。

所以,有人就想出了把整颗荔枝树运走的办法。把荔枝挖出来之后,连带着一些土,装在一个大桶里,搬上船,通过水路运送长安。因为有树干树枝在,荔枝可以继续从中获取一定的水分和营养,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保鲜作用。

古代贵妃吃荔枝,古代如何保存荔枝

结束语:古时候大权在握的人们为了能够吃上一口新鲜的荔枝,可谓是煞费苦心呢。可见,荔枝真的是人见人爱的水果。不过荔枝属温性水果,有一定的开胃健脾的作用,但是吃多了也容易上火哦,记得要适量食用。

古代贵妃吃荔枝,古代如何保存荔枝

为了让杨贵妃一天之内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有多努力?

为了让杨贵妃一天之内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可以说是非常努力了。他在沿途设置几个驿站,每到一个驿站就换人换马,这样就能提高运输效率。其次,他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度拔下整棵大树。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叫《荔枝》,当中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杨贵妃吃荔枝这件事。据史料记载,杨贵妃是很喜欢吃荔枝的。他的祖籍是四川的,盛产荔枝,可是她去了长安之后,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原因,当地没有新鲜的荔枝。面对几千公里的距离,加上交通又不发达,就算从外地运进来基本上也需要十几二十天。况且夏天温度又高,荔枝的保存也成了问题。
首先,唐玄宗为了让自己的爱妃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置骑传送技术。他在运输荔枝的路上设置了几个驿站,通过每个驿站的时候,就换人换马,这样马儿就能够得到休息,人也不会太劳累。可是,路上驿站比较多,因此耗费的人力也是很大的。但是,运输速度确实变快了,等待荔枝的时间变短了。这个办法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不惜一切代价从外地运输荔枝回来,可以说是非常奢侈了。

其次,他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度拔下整棵大树。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度,他命令人在荔枝即将成熟的时候,就把整棵荔枝树连根拔起,然后进行运输。连根拔起的荔枝树就算经历十几天的运输,也能够新鲜如初,保证口感,只可惜了一棵树。在这个过程当中,耗费了很多的物力和财力,皇帝只为了让杨贵妃开心,吃上自己喜欢的荔枝。不得不说,唐玄宗也是拼了。

以上就是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在一天之内能够吃到新鲜荔枝所做的努力。

古代贵妃吃荔枝,古代如何保存荔枝

古代皇帝吃个荔枝有多难?乾隆收获40颗,他是怎么做的?

夏天到来,在下班后吃上水灵灵的水果是一件每个人都觉得无比幸福的事情,我们现在不论是在祖国的东西南北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西瓜、葡萄、杨梅、水蜜桃,世上有的水果你都能在水果店买得到。不过古时候没有现在发达,那时候吃个水果可是件奢侈的事情,连乾隆为了吃个荔枝都费劲了心机。

荔枝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比如海南、广东这些地方,他们是不用担心吃不上荔枝的。但是对于广大的北方地区,比如当时的北京城,想要吃到几千公里外的荔枝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古代最快的运输方式也不过是“八百里加急”,也就是一天400公里。而北京到广州足足有2200公里,所以最快也需要6天时间才能把荔枝从广州带到北京。

白居易专门总结了荔枝的特性:“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 。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摘下来的荔枝,三天之后味道完全就变了,所以乾隆想要在北京吃到荔枝实在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和“宠妻狂魔”,乾隆还是决定要搞一点儿荔枝来给自己的美人儿们尝尝鲜。

据《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记载,1782年,为了迎合乾隆皇帝的美好愿望,福建巡抚杨魁在当地用小桶种上了荔枝树,这些荔枝树在小桶里面成长,然后到了快要成熟的时候用船沿海水运到北京城。这样的话,荔枝在树枝上可以保存的时间更久,乾隆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荔枝了。

不过水土不服加上千里迁徙,还要防着海上的台风、海盗等原因,等到真正运到北京城可以吃的荔枝有多少颗呢?答案是220个!这220颗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了吧!好不容易得到220颗荔枝,乾隆非常的珍惜。但是220颗并没有一次性成熟,他首先是得到了40颗成熟的新鲜荔枝。他对荔枝的分配是这样的:

首先拿出10颗去供佛——其实我觉得他这么做完全没必要,岭南人民不知道给佛给了多少荔枝了,他又何必千里迢迢劳民伤财来给佛贡荔枝呢?比佛的位置稍微低一点儿的就是他的母亲甄嬛,甄嬛拿到了2颗荔枝,这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而他宠爱的妃子譬如令贵妃、舒妃、庆妃等包括皇后在内,1人1颗。

那么1颗荔枝能够尝到什么味道呢?并不能尝到什么味道,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北方几乎没有见到过荔枝的一众嫔妃来说,能够得到皇帝一颗荔枝的赏赐是莫大的荣耀和幸福,她们小心翼翼地拿着这颗荔枝,剥出里面白嫩的肉,露出幸福的笑容。看到这一切,乾隆估计也很开心吧。

然而在这个运输过程中浪费了多少民力,又造成了多少国家经济损失,官员在其中贪墨了多少银两,乾隆知不知道呢?个人以为作为一个大清的最高统治者,乾隆为了自己吃个荔枝大动干戈还是十分不好的。不过作为现代人,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在全国各地吃到新鲜的荔枝,可见还是我们这个时代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