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商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近百个朝代,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则有夏商周秦汉魏晋以及唐宋元明清等。与中国一样,同属儒家文化圈的越南也有朝代更迭,但和中国不同的是,越南的朝代通常以开国皇帝的姓氏来命名,比如李公蕴创建的朝代叫李朝,陈日煚创建的朝代叫陈朝,阮福映创建的朝代就叫做阮朝。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赵朝开国皇帝们为何不拿姓氏当国号」

越南历朝的命名方式,显然比中国更简单、更方便记忆,也更能彰显家族荣耀。试想一下,如果提起汉或者唐,大家或许还能知道皇帝姓刘姓李,可如果提起一个不太知名的朝代,比如南朝齐,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皇帝是姓萧的了。

倘若中国也和越南一样,朝代名直接用开国皇帝的姓氏,那么南朝齐就会被称作萧朝,如此一来,只要一提到它,每一个萧氏族人都能倍感荣光,岂不快哉!

这样的想法,中国历代开国帝王未必没有过,然而几千年下来,却没有一个朝代的开创者采用,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赵朝开国皇帝们为何不拿姓氏当国号」

中国古代的王朝为什么不用开国皇帝的姓氏命名?原因和“正统”有关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位,当时还只是魏王,是傀儡汉献帝名义上的臣子。然而继位才短短一年,曹丕就不愿意当臣子了,直接搞(演)了个禅让仪式,自己当皇帝。曹丕称帝后,国号当然就不会继续用汉了,而是改成了魏,这便是“魏承汉”的由来。

很明显,魏的国号,来自于曹氏父子魏王的封爵,这是他们在大汉为臣子时被封爵位。中国古代的朝代,绝大多数的国号都是这么来的。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赵朝开国皇帝们为何不拿姓氏当国号」

比如刘邦创建的汉朝,汉就来自于刘邦早年被封的汉王。同样的,代魏的晋朝,晋这个字也来自于司马氏兄弟的晋王爵位。

开国皇帝用前朝给自己的爵位当作国号,是中国古代的主流做法,既然是主流,那当然就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也就是所谓的符合“正统”。

还是拿汉末三国来说,魏的正统性显然是最强的,无论曹丕搞的那个禅让仪式有多么虚假,但至少在形式上做到了合法性的继承。

反观另外两个政权东吴和蜀汉,正统性就很存疑了,它们和原先的汉帝国并无直接的传承关系。同样的,晋代魏也有类似的合法性传承。

“正统”是古代中国非常重视的东西,它几乎代表了全天下人民的利益。一个不“正统”的王朝,首先建立就很困难,要想维持下去,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赵朝开国皇帝们为何不拿姓氏当国号」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国号不但要追求“正统”,更要彰显“孝道”

除了追求正统之外,中国的朝代不以开国皇帝姓氏命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彰显孝道。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呢?因为李家的基业,并不完全是开国皇帝李渊打下来的,而是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李虎。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以唐作为国号,就体现了他对祖父创下基业的尊重,这也是孝顺的体现。

中国自古都以“孝”为重,开国皇帝希望自己创建的朝代长久地传承下去,当然也要重视宣传孝道。如果李渊以“李”作为朝代名的话,就无法彰显祖父李虎的功绩了,反倒像是把所有的功绩均集于自己一身,这种磨灭祖先功绩的做法,当然会被中国人视为不孝。同样的,魏朝、晋朝的开国皇帝也都不是基业的创始者,而是继承者。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赵朝开国皇帝们为何不拿姓氏当国号」

宋朝为什么不叫“赵朝”?太祖虽有开创之功,却也不敢违背先例

如果说魏晋唐都是几代人创业的话,那么宋朝就是赵匡胤一个人,或者最多是他兄弟二人创下的基业了。而且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不同的是,赵匡胤在前朝为官时,也没有被封王封公,可为什么他建的朝代也同样没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呢?

这其实与“历史的惯性”大有关系。赵匡胤开国即位的诏书里就明确地说:“汉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故宜国号‘大宋’”。可见,赵匡胤是遵循了汉唐的先例,才没有把自己的姓氏当作国号,而是以自己曾任宋州节度使为由,把国号定为大宋。

其实撇开汉唐先例,赵匡胤是很有资格用自己的姓氏命名国号的,因为赵原本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用赵作为国号,既不突兀,也方便追溯历史渊源。然而即便以赵匡胤之强,也没能撼动历史的惯性。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赵朝开国皇帝们为何不拿姓氏当国号」

唯一用开国帝王姓氏为国号的朝代,也是另有隐情

前面说了一大堆,可能会有人提出反驳,因为中国历史上,还真有朝代名与开国皇帝姓氏相同的例子,那就是南朝陈,国号是陈,开国皇帝陈霸先也姓陈。这是否说明陈霸先破例了呢?

事实上也没有,因为陈并非来自陈霸先的姓氏,而是来自于他在南朝梁时期被封的爵位——陈公(陈王),所以只是一种巧合罢了。不过陈霸先的爵位是他逼迫梁敬帝给自己封的,所以也不完全是巧合,只能说是陈霸先钻了一个空子。

倘若当年曹操也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曹公、曹王的话,曹丕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用曹来当作国号了。有意思的是,陈和曹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名,陈霸先让傀儡皇帝封自己为陈公,就有追溯先祖之意。

唐朝为什么不叫李朝「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赵朝开国皇帝们为何不拿姓氏当国号」

上面说了中国朝代命名的惯例,其实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没有遵循这个惯例的朝代,而且还是知名朝代,比如元、清、辽、金等。不难发现,这些朝代都是少数民族创建的,而这也正是它们不循先例的重要原因,因为它们不是中原王朝内部孕育出来的,而是入侵者从零开始创建的。

中国古代虽然很重视家族传承,但是上自帝王贵胄,下自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可以拥有姓氏。所以单纯以姓氏来命名国号,远没有以爵位来命名更能彰显荣耀,这或许也是开国帝王们不愿意选择姓氏命名国号的一大原因吧。毕竟李朝、阮朝这样的称号,同老李家、老阮家也没多大的区别,自然就落了下乘了。

为什么唐朝不称为李朝?宋朝不称为赵朝?创始人是依据什么命名?

唐朝的始祖是唐代高祖李元,宋代的创始人是宋太祖赵匡印。这两个朝代为什么不以开国皇帝的姓氏命名?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问题,许多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有时会在头脑中闪现出一丝光芒。那么,为什么古代没有在开国皇帝之后命名王朝呢?命名依据是什么?今天,宋安琪将详细讨论。

首先,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直接命名开国皇帝。

说到这一点,可以说陈伯贤是南北朝南辰的开国皇帝,以开国皇帝的姓氏命名?

表面上,王朝的名字是“陈”,开国皇帝也姓陈。看来,王朝是以开国皇帝的姓氏命名的。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在南朝陈伯贤建立陈氏之前,作为南良将军,他在逐步获得权力的过程中,先后获得陈公、陈王的称号。因此,梁靖皇帝将王位让给陈王。继陈伯贤之后,自然,陈伯贤按照以往传统,将陈冠希作为国名而不是姓为国名。

为什么唐朝不叫李朝,宋代不叫赵王朝?

有人认为,当权的陈伯贤故意选择这些封地为“江南陈柳、南丹杨、宣城、吴兴、东阳、扬州新安、辛宁、徐州南部宜兴、江州鄱阳、临川十县”。也就是说,他有意选择陈柳为自己的封地,为以后使用姓氏作为国家称号奠定了基础,从而达到以“陈”这个姓氏作为全国头衔的目的。

不过,无论如何,陈水扁并没有以开国皇帝的姓氏命名。虽然创始皇帝陈伯贤仔细考虑以姓为国名,但还是按照正常程序实现的,而不是按照规定直接以姓氏为国名。

因此,在中国古代,没有一个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王朝的案例。

这有很多原因,但一句话,中国是一个礼仪国家。因此,历代没有把王朝命名为开国皇帝的问题。因此,很明显,人们有一种认识,即文化水平太低。没人会这么做的。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古代王朝的命名基础。

1、 新王朝的名称是前王朝建王授予的觉城

为什么唐朝不叫李朝,宋代不叫赵王朝?

在中国古代,退位方式很流行,这可以极大地加强新王朝的合法性。

一般来说,朝代更替后,新王朝的创始皇帝往往采用新王朝的称谓。例如,金代开国皇帝司马燕,就是曹魏政权下的金王。因此,在逼迫魏元皇帝曹焕灿屈服后,他又取名为“国晋”。

正如《唐朝》所述,建国皇帝李元是隋朝的唐公。因此,隋公被迫登基禅宗后,以唐为国名。

此外,上述南辰王朝也属于这种情况。建国皇帝陈伯贤是南梁的陈王,因此,在强迫梁景帝退位后,国名为陈姓是合乎逻辑的。

2、 以原产地或繁荣之地为国名

如秦代的名字,秦朝最早的人因为周皇室养马而被周小王授予秦国。

秦朝香宫年间,由于他为周代皇室辩护功勋,正式授予了藩属国称号。

书名中也提到了宋代,因为宋太祖赵匡印在周朝后担任过指军省长。导游在河南商丘,古代又称松州。赵匡银建国后,可以说宋州是他的“跳龙之地”,所以他以“歌”为国名。

为何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不叫赵朝,古代王朝以什么依据来取名呢?


唐朝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宋朝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这两个朝代为何不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呢?


相信这个疑问,应该是很多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脑子中偶尔灵光一现的疑问,那么古代王朝为何不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王朝呢,是以什么为命名依据呢?


首先说一下,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直接以开国皇帝姓命名的情况。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南北朝的南朝陈,开国皇帝为陈霸先,不就是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王朝的吗?


表面来看,王朝国号为“陈”,开国皇帝也姓陈,似乎的确是以开国皇帝的姓来命名王朝的。


但其实并非如此,陈霸先在建立南朝陈之前,身为南梁大将,在一步步掌握大权的过程之中,先后被封为陈公、陈王,所以梁敬帝把皇位禅让给了陈王陈霸先以后,陈霸先自然是按照之前传统,以陈为国号,而不是以姓为国号。


还有人认为掌握大权的陈霸先是故意将封地选择为“南豫州之陈留、南丹阳、宣城,扬州之吴兴、东阳、新安、新宁,南徐 州之义兴,江州之鄱阳、临川十郡,封公为陈公”。也就是说故意选择陈留为自己封地,为以后以姓为国号打下基础,以这种方式达到以“陈”姓为国号的目的。


但是不论怎么说,南朝陈并非是以开国皇帝的姓来命名的,即便开国皇帝陈霸先有着以姓为国号的小心思,但也是按照正常程序达到的,而不是不按规矩,直接以姓为国号的。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就没有以开国皇帝的姓来命名王朝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理由是很多的,但是千言万语,归之于一句话,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历代不会做出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王朝的事情,这样一来,很明显的有着一种文化水平太低的既视感,没人会这么干的。


接下来再来说说古代王朝命名依据的几种情况。


一、以开国皇帝在前朝所封的爵邑为新朝国号


在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之中,流行禅让的方式,这样可以使新朝的政权合法性大大加强。


而一般改朝换代以后,新朝的开国皇帝,往往会以前朝所封的爵邑为新朝国号;诸如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是曹魏政权的晋王,所以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以后,定国号为晋。


像题目中提到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隋朝为唐国公,因此在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以后,以唐为国号。


还有前文提到的南朝陈也属于这种情况,开国皇帝陈霸先为南梁的陈王,所以在逼迫梁敬帝禅位以后,顺理成章的定国号为陈。


二、以起源地或者发迹地为国号


诸如秦朝的国号,最早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


到了秦襄公时期,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因此秦成为国号。


还有题目中提到的宋朝,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担任后周大将期间,担任了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在今天河南商丘,在古代又称宋州,等到赵匡胤开国以后,可以说宋州是他的“龙潜之地”,所以立以“宋”为国号。


三、五行说


关于五行说,其实是一个比较玄妙的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挺复杂的。


以宋朝来说,虽然国号有着根据发迹地命名之说,但是也有着五行之说。


像《宋史》中就记载:“有司言:国家受周禅,周木德,木生火,当以火德王,色尚赤,从之”。意思后周是木德,正所谓木生火,所以宋朝应是火德。而商丘是最早祭祀火神的地方,宋太祖赵匡胤又起家于此,因此以宋为国号,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关于明朝、清朝的国号由来,也有着五行说的说法。


四、套近乎,硬凑关系式命名国号


诸如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刘渊,自称与汉朝有亲戚关系,所以国号为汉。


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可以视为这种情况,他以金朝后裔自居,为了表明承袭完颜氏的金朝,建立后金政权时,以金为国号。


这种情况多见于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


五、以特殊含义的文字来起名


诸如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有个说法是女真人认为金是最好的金属,而辽国国名在契丹语中是镔铁的意思,所以以金为国号,必能克辽国。


还有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六、以古国名字为朝代之名


诸如周、秦、晋、齐、楚、燕什么的,以这些古代强大政权为新朝国号。


这种情况多见于乱世,诸如五代十国乱世之中,后周太祖郭威以“周”为国号。因为以“周”
为国号的太多了,为了区分开来,被后世称之为后周。


还有十六国乱世时期,诸如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西秦、后秦等政权,因为国号重复,所以以前、后之类区分。


虽然这些政权不是百分之百因为以古国名命名,还有着其他原因。但大部分都是直接以古国名字命名,所以“周”、“秦”、“燕”等出现频率很高。


一般来说,大致就是以上六种王朝命名方式。当然也有不按套路出牌的,诸如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并没有明朝爵位在身,也没见讲究其他的,直接建立了大顺、大西政权。


明朝的国号,也比较复杂。明朝开国之前,朱元璋曾经自立为吴王,按常理来说,开国以后,应以吴为国号,但结果却以明为国号;关于这点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跟小明王有关,有人认为跟五行说有关系,各有各的道理,也是没有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