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隋灭陈,中国第三个大一统的时期开始(589——906),农历己酉年(鸡年),隋开皇九年。
中文名
589年
外文名
A.C.589
皇帝纪年
隋开皇九年
皇帝纪年
陈朝祯明三年
皇帝纪年
高昌延昌二十九年
农历
乙酉年 水鸡年
大事件
隋灭陈

589年纪年

1.隋开皇九年

2.陈朝祯明三年

3.高昌延昌二十九年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隋朝兵士

589年大事记

589年军事类

1·隋将贺若弼、韩擒虎渡江

开皇九年(五八九)一月一日,大雾迷漫长江下游。陈后主上朝见群臣,在朝堂昏睡至午。当天,隋吴州总管贺若弼自广陵(今江苏扬州)渡江。贺若弼有充分准备,先前用假象迷惑敌人,对岸陈军不设备,隋军渡过长江时,陈军竟未察觉。同日,隋庐州总管韩擒虎也率五百人自横江(今安徽和县境内)夜渡,长江对岸陈重镇采石防备松弛,守军皆醉,韩擒虎竟以五百人攻克采石镇。晋王杨广帅大军屯于六合(今属江苏)。

2·陈内外戒严

祯明三年(五八九)一月二日,陈采石陷没消息传来,后主翌日召公卿议对策。四日,后主下诏宣布内外戒严,以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为大监军,遣南豫州刺史樊猛帅舟师出白下(今江苏江宁),散骑常侍皋文奏将兵镇南豫州(今安徽当涂)。并重立赏格,僧、尼、道士也尽令赴兵役。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陈后主

3·隋军进逼建康

开皇九年(五八九)一月六日,隋将贺若弼攻拔京口(今江苏镇江),控制建康(今江苏南京)长江下游门户,俘陈南徐州刺史黄恪。七日,隋将韩擒虎攻克姑孰(今安徽当涂),扼建康上游咽喉。隋军两路进逼建康,沿江陈军纷纷溃散投降。贺若弼声明军纪,所俘陈军皆给粮遣归,并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同日,贺若弼进据钟山(今南京市内)。晋王杨广遣总管杜彦渡江与韩擒虎军会合,步骑二万屯于新林(今南京市西南)。隋蕲州总管王世积以舟师出九江(今属江西),破陈将纪瑱。晋王杨广向隋文帝报捷,文帝大宴群臣以示庆贺。时建康尚有兵十万,诸将屡请迎战,陈后主皆不许,唯日夜啼泣,朝政皆委佞幸施文庆。施文庆恐诸将出战立功,于己不利,竭力阻止。于是隋军对建康合围之势大体完成。

4·蒋山之役

隋军进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将萧摩诃多次请战,陈后主皆不从。待隋军合围之势已成,大将任忠建策坚守,后主忽又令萧摩诃等率军出城决战。开皇九年(五八九)一月二十日,陈军出城,南北长二十里,首尾进退不相知。隋将贺若弼率甲士八千迎战于蒋山(即钟山),麾下战死数百,弼放烟幕,引兵击陈佞臣孔范军,孔范逃走,陈军立即转相溃乱,死者五千,大将萧摩诃被隋军俘虏。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5·隋军攻陷建康

开皇九年(五八九)一月二十日,陈军大败于蒋山之时,隋将韩擒虎也自新林(今南京市西南)进军,陈将任忠迎投,引隋军直入建康(今江苏南京)朱雀门,台城内文武百官皆遁,唯宰相袁宪、江总侍陈后主。后主哀叹江东衣冠道尽,惶恐躲避,袁宪请后主御正殿依梁武帝见侯景故事,后主不从,藏于井中。隋军攻入宫苑,窥井大呼无应,欲下石,方听应声,以绳引上,后主才与张贵妃、孔贵嫔一同爬出井来。沈皇后与皇太子陈深安坐如常。陈宗室诸王百余人皆降。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擒陈将鲁广达,夜烧北掖门入台城,召陈后主训斥,并以兵守卫。高颎入建康,见陈后主床下京口前线告急密奏尚未启封。晋王杨广遣使索要贵妃张丽华,高颎斩贵妃于青溪,遭杨广怨恨。二十二日,杨广入建康,斩陈恩幸之臣施文庆、沈客卿、阳慧朗等人以谢三吴。高颎收陈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致天下皆称杨广为贤。杨广以贺若弼抢功违反军事调度,收捕于狱,文帝杨坚释其罪,赐物万段,下诏称颂贺若弼、韩擒虎子陈之功。前梁将王僧辩之子王颁夜掘陈高祖霸先墓,焚尸报杀父之仇,事后自缚归罪于杨广。文帝下令赦免。分五户守陈帝陵。

6·湘州争夺战

开皇九年(五八九)二月,隋杨素大军出三峡东下荆门(今屑湖北),遣别将庞晖入湖南略地。南至湘州(今湖南长沙),陈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诈降,执斩庞晖。于是招合士众,有兵五千,衡阳太守樊通、武州(今湖南常德)刺史邬居业皆举兵助战。隋任薛胄为湘州刺史,与行军总管刘仁恩进击湘州,陈叔慎遣将陈正理、樊通迎战,兵败。薛胄乘胜入湘州城,擒陈叔慎。又大破邬居业,将其擒获,一并送交秦王杨俊,斩于汉口。

7·洗夫人奉岭南附隋

开皇九年(五八九)二月隋灭陈,而岭南地方尚未归附。岭南数郡共推高凉郡(今广东阳江)太夫人洗氏为主,号圣母,保境安民。隋文帝诏柱国韦洸等安抚岭外。陈豫章太守徐璒据南康(今属江西),韦洸等无法入岭南。晋王杨文广令陈叔宝遣洗夫人书,谕以国亡,使之归隋。洗夫人接书集酋领数千人尽日痛哭,遣其孙冯魂帅众迎韦洸,韦洸击斩徐璒,入至广州,说谕岭南诸州,于是岭南全归于隋。表冯魂为仪同三司,册洗夫人为宋康郡夫人。陈衡州(今湖南衡阳)司马任环劝都督王勇兴兵据岭南,寻陈皇室子弟立以为帝,王勇不能用,以所部降隋,任环弃官逃窜。于是岭南悉平。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8·隋南征大军班师

隋大军灭陈,统帅晋王杨广班师,留王韶镇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开皇九年(五八九)三月六日,陈叔宝及其王公百司随杨广上路往长安,延绵五百里。四月十八日,隋文帝至骊山(今陕西临潼),亲劳凯旋之师。大军凯旋入长安,献俘于太庙,陈叔宝及陈朝诸王侯将相以及所携天文图籍等在隋铁骑围护下跟随着晋王杨广和秦王杨俊之后,次第入城。隋文帝坐广阳门观看,拜杨广为太尉,引陈叔宝及陈太子、诸王二十八人,以及司空司马消难以下官员二百余人于前,宣诏慰问,又训斥陈君臣无道,以致亡国。陈叔宝及其群臣愧惧伏地。司马消难旧与杨坚父杨忠结为兄弟,文帝免其罪。故陈境内民给复(即不纳赋税)十年,其余州郡免当年租赋。又流陈佞幸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王仪、御史中丞沈瓘于边裔,以谢吴、越之人。文帝待陈叔宝甚厚,叔宝竟求得一官号,成天醉酒。陈皇室子弟分置边州。授陈将相袁宪、江总、萧摩诃、任忠、周罗睺官爵,并赞扬宪袁忠君志操。对隋南征诸将,也各有奖赏。进杨素爵为越国公,进贺若弼爵宋国公,并赐陈叔宝妹为妾。贺若弼与韩擒虎争功于文帝前,隋文帝称二将俱为上勋,进韩擒虎位上柱国。加高颎上柱国,进爵齐国公。高颎让功于贺若弼,文帝称善。赐诸将财物三百余万段。贺若弼因功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婢妾曳罗绮者数百,时人极称荣显。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隋炀帝

589年文学类

1·裴矩、高颎收陈内府书画

开皇九年(五八九)一月二十一日,隋军攻陷陈建康(今江苏南京)台城后,裴矩、高颎受敕收陈内府书画,得八百余卷。于洛阳观文殿建二台,东台称妙楷台,藏书法作品;西台称宝迹台,藏绘画作品。又刻王羲之《兰亭序》于石,法帖自此始。

2·文化纪事画家董伯仁入隋

开皇九年(五八九),画家董伯仁由陈入隋。董伯仁,汝南(今属河南)人,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陈亡入隋。多才艺,乡里称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内将军。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动笔肖似,笔外有情。与北齐展子虔并称“董展”。先后在汝州白雀寺、固州海觉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发寺等处作壁画。唐代张彦远评董、展之画云:“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画迹有隋朝官本《周明帝畋游图》、《弥勒变相图》、《隋文帝上厩马图》,《农家田舍图》等五卷,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道经变相图》载《宣和画谱》。

3·书法家智永入隋

开皇九年(五八九),书法家智永因陈亡而入隋。智永,南朝书法家。僧人。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住永欣寺,人称永禅师。东晋王羲之七世孙。工正草书,传家法,闭户书写《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书法对隋唐影响很大。北宋苏轼评其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米芾《海岳名言》称其书“秀润圆劲,八面俱备”。日本日下部鸣鹤所藏《正草千字文》墨迹传为智永所书。另有石刻本(世称关中本),在西安碑林。

4·隋修定雅乐

隋开皇初,沛国公郑译请修正雅乐,文帝诏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博士何妥等议,积年不决。龟兹人苏祗婆善琵琶,北周时随阿史那皇后入居中国。郑译学得其法,推演为十二均、八十四调,以校对太乐所奏音乐,例皆不协。郑译又与苏夔依古乐十二律定音律,于宫商等七音之外更立一声,谓应声,作书宣示朝廷。时人多认为音律久无通者,非郑、苏二人一朝可定。何妥等自耻宿儒反不及郑译等,故立非议。乐工万宝常妙通音律,造作乐器,但遭当权者排斥。致隋朝乐律混乱经年。开皇九年(五八九)平定陈朝,获南朝乐器及乐工,隋文帝命于宫廷演奏,叹称为华夏正声。于是诏太常置清商署掌其事。牛弘又奏请依南朝音律修定雅乐,悉罢北方杂调。十二月,文帝诏牛弘与许善心、姚察、虞世基参定雅乐。

5·姚察入隋撰梁、陈二代史

开皇九年(五八九),陈吏部尚书姚察因陈亡而入隋,文帝杨坚授为秘书丞,令撰梁、陈二代历史。姚察,字伯审,吴兴(今属浙江)人。自幼好学,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三以博学入侍梁东宫,侯景乱梁时归乡里,采野菜充饥,而笃学不废。陈朝立,因好友杜之伟推荐而任著作郎,修撰国史。太建初(五六九)补宣明殿学士,任散骑常侍、通使于周,与长安学子交游,著《西聘道里记》。回陈后与宰相徐陵修定乐舞。后主时任中书侍郎,又授秘书监,迁吏部尚书。察位居显要,为官清廉,为人至孝,在陈名声卓著。入隋后杨坚曾对朝臣说:“久闻姚察学行无比,我平陈唯得此一人”。开皇十三年(五九三)封北绛郡公。大业二年(六零六)卒,年七十四。所著<汉书训纂>三十卷,《说林》十卷,有<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奉敕所撰梁、陈史虽未毕功,其子姚思廉继而撰成,是为现今二十四史中的二种。二史多为姚察所撰,其中序、论及纪、传有未撰者,临终皆以体例告诫姚思廉,由思廉继成父业。

589年历史类

1·公元589,陈被隋灭,南北朝结束。

开皇八年(588)三月,隋文帝下诏伐陈。十月,隋文帝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率大军51万,兵分8路,从巴蜀到东海之滨数千里的战线上,向陈发起进攻。诸军皆受晋王杨广节度。高熲为晋王元帅长史,主持军中事务。十二月,杨素率舟师出三峡,顺江而下,数败陈军。直至汉口(今属湖北武汉)。其他部队也都兵临长江。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一,贺若弼自广陵(今江苏扬州)引兵渡江,十二日,贺若弼大败陈军,俘陈将萧摩诃,韩擒虎自朱雀门进入建康(江苏南京),进至台城。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妃逃入枯井中,被隋军俘获,不久,陈的统治区域全部归入隋朝,得州30、郡100、县400。晋王杨广率诸军回到长安。入隋,时年三十二岁。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隋文帝

2·公元589年,虞世南入隋。

589年地理类

1·公元589年,设置杭州,杭州名称首次出现。

2·始称苏州,沿用至今。

3·隋废淮南行台省

开皇九年(五八九)二月一日,隋废淮南行台省。

589年建筑类

1·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589年。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大雁塔

2·敦煌莫高窟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从莫高窟的营造史看,敦煌和莫高窟的隋朝时期,是指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开始到唐朝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平定高昌而实际控制敦煌止。这样,从公元589年到640年之间的50多年中,莫高窟共营造了近90个洞窟。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安济桥

3·李春造安济桥

隋开皇九年(五八九),建筑家李春约于此年在今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上筑建一座单孔大石拱桥。此桥原名安济桥,通俗大石桥,又称赵州桥。桥原长五十点八二米,现长六十四点四零米,桥面宽约九米,跨度约三十七点三七米,拱矢高度七点二三米,桥面坡度平缓,类型属“弓”形坦拱。为便于桥梁排泄洪水,减轻自重,节省材料,增加稳定性,在桥拱两肩各建有两个小拱,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单孔圆弧弓形敞肩式石拱桥,至今仍在起作用,堪称“奇巧固护,甲于天下”。桥侧有四十二块栏板,上刻龙兽鸟禽浮雕,形态逼真。桥上有四十四根望柱,大多形似竹节,中间几根上有狮首石雕,灵巧精美。约于公元六零八年竣工(关于安济桥开工及竣工年代,史载不详,至今尚未有统一说法)。李春,隋代建筑家、雕塑家。唐开元十年(七二五)中书令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其它事迹无考。

公元589年历史年表 公元589年历史大事 公元589年大事记 李春

589年政治类

1·隋置乡正里长

开皇九年(五八九)二月,隋宰相苏威奏请五百家置为乡,置乡正一人,使治民,理辞讼。李德林以为乡官判事,碍于乡里亲识,难以公平,乡正治五百家,恐为害更甚。文帝不听,二日,令五百家为乡,置乡正一人;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2·杨俊任扬州总管

开皇九年(五八九)四月,隋文帝命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广陵(今江苏扬州)。晋王杨广还并州(今山西太原)。

3·隋调整宰相阵营

开皇九年(五八九)闰四月十七日,隋文帝以吏部尚书苏威为右仆射。六月三日,以荆州总管杨素为纳言。时左卫大将军广平王杨雄贵宠特盛,与高颎、虞庆则、苏威并称“四贵”。杨雄宽容下士,朝野倾属,文帝恶其得众,暗中疏忌,不欲杨雄典兵马。八月一日,以杨雄为司空,实夺其权。杨雄既无职务,于是杜门不通宾客。

589年国史记载

(1)春,正月,乙丑朔,陈主朝会群臣,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陈主昏睡,至晡时乃寤。

(1)春季,正月,乙丑朔(初一),陈朝举行元旦朝会,陈后主朝会群臣百官时,大雾弥漫,吸入鼻孔,感到又辣又酸,陈后主昏睡过去,一直到下午申时左右才醒过来。

是日,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晋王广帅大军屯六合镇桃叶山。

丙寅,采石戍主徐子建驰启告变;丁卯,召公卿入议军旅。戊辰,陈主下诏曰:“犬羊陵纵,侵窃郊畿,蜂虿有毒,宜时扫定。朕当亲御六师,廓清八表,内外并可戒严。”以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并为大监军,遣南豫州刺史樊猛帅舟师出白下,散骑常侍皋文奏将兵镇南豫州。重立赏格,僧、尼、道士,尽令执役。

庚午,贺若弼攻拔京口,执南徐州刺史黄恪。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樊猛在建康,其子巡摄行南豫州事。辛未,韩擒虎进攻姑孰,半日,拔之,执巡及其家口。皋文奏败还。江南父老素闻擒虎威信,来谒军门者昼夜不绝。

鲁广达之子世真在新蔡,与其弟世雄及所部降于擒虎,遣使致书招广达。广达时屯建康,自劾,诣廷尉请罪;陈主慰劳之,加赐黄金,遣还营。樊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将青龙八十艘于白下游弈,以御六合兵;陈主以猛妻子在隋军崐,惧有异志,欲使镇东大将军任忠代之,令萧摩诃徐谕猛,猛不悦,陈主重伤其意而止。

于是贺若弼自北道,韩擒虎自南道并进,缘江诸戍,望风尽走;弼分兵断曲阿之冲而入。陈主命司徒豫章王叔英屯朝堂,萧摩诃屯乐游苑,樊毅屯耆暗寺,鲁广达屯白土冈,忠武将军孔范屯宝田寺,己卯,任忠自顺兴入赴,仍屯朱雀门。

辛未,贺若弼进据钟山,顿白土冈之东。晋王广遣总管杜彦与韩擒虎合军,步骑二万屯于新林。蕲州总管王世积以舟师出九江,破陈将纪于蕲口,陈人大骇,降者相继。晋王广上状,帝大悦,宴赐群臣。

时建康甲士尚十余万人,陈主素怯懦,不达军士,唯日夜啼泣,台内处分,一以委施文庆。文庆既知诸将疾己,恐其有功,乃奏曰:“此辈怏怏,素不伏官,迫此事机,那可专信!”由是诸将凡有启请,率皆不行。

贺若弼之攻京口也,萧摩诃请将兵逆战,陈主不许。及弼至钟山,摩诃又曰:“弼悬军深入,垒堑未坚,出兵掩袭,可以必克。”又不许。陈主召摩诃、任忠于内殿议军事,忠曰:“兵法:客贵速战,主贵持重。今国家足兵足食,宜固守台城,缘淮立栅,北军虽来,勿与交;分兵断江路,无令彼信得通。给臣精兵一万,金翅三百艘,下江径掩六合;彼大军必谓其渡江将士已被俘获,自然挫气。淮南土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臣复扬声欲往徐州,断彼归路,则诸军不击自去。待春水既涨,上江周罗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策也。”陈主不能从。明日,然曰:“兵久不决,令人腹烦,可呼萧郎一出击之。”任忠叩头苦请勿战。孔范又奏:“请作一决,当为官勒石燕然。”陈主从之,谓摩诃曰:“公可为我一决!”摩诃曰:“从来行陈,为国为身;今日之事,兼为妻子。”陈主多出金帛赋诸军以充赏。甲申,使鲁广达陈于白土冈,居诸军之南,任忠次之,樊毅、孔范又次之,萧摩诃军最在北。诸军南北亘二十里,首尾进退不相知。

贺若弼将轻骑登山,望见众军,因驰下,与所部七总管杨牙、员明等甲士凡八千,勒陈以待之。陈主通于萧摩诃之妻,故摩诃初无战意;唯鲁广达以其徒力战,与弼相当。隋师退走者数四,弼麾下死者二百七十三人,弼纵烟以自隐,窘而复振。陈兵得人头,皆走献陈主求赏,弼知其骄惰,更引兵趣孔范;范兵暂交即走,陈诸军顾之,骑卒乱溃,不可复止,死者五千人。员明擒萧摩诃,送于弼,弼命牵斩之,摩诃颜色自若,弼乃释而礼之。

任忠驰入台,见陈主言败状,曰:“官好住,臣无所用力矣!”陈主与之金两,使募人出战,忠曰:“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陈主信之,敕忠出部分,令宫人装束以待之,怪其久不至。时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已帅数骑迎降于石子冈。领军蔡徵守朱雀航,闻擒虎将至,众惧而溃。忠引擒虎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忠挥之曰:“老夫尚降,诸军何事!”众皆散走。于是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唯尚书仆射袁宪在殿中,尚书令江总等数人居省中。陈主谓袁宪曰:“我从来接遇卿不胜余人,今日但以追愧。非唯朕无德,亦是江东衣冠道尽。”

陈主遑遽,将避匿,宪正色曰:“北兵之入,必无所犯。大事如此,陛下去欲安之!臣愿陛下正衣冠,御正殿,依梁武帝见侯景故事。”陈主不从,下榻驰去,曰:“锋刃之下,未可交当,吾自有计!”从宫人十余出后堂景阳殿崐,将自投于井,宪苦谏不从;后舍人夏侯公韵以身蔽井,陈主与争,久之,乃得入。既而军人窥井,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沈后居处如常。太子深年十五,闭而坐,舍人孔伯鱼侍侧,军士叩而入,深安坐,劳之曰:“戎旅在途,不至劳也!”军士咸致敬焉。时陈人宗室王侯在建康者百余人,陈主恐其为变,皆召入,令屯朝堂,使豫章王叔英总督之,又阴为之备,及台城失守,相帅出降。

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犹督余兵苦战不息,所杀获数百人,会日暮,乃解甲,面台再拜恸哭,谓众曰:“我身不能救国,负罪深矣!”士卒皆流涕欷,遂就擒。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呼视之,叔宝惶惧,流汗股栗,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擒虎后,与擒虎相,挺刃而出;欲令蔡征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弼置叔宝于德教殿,以兵卫守。

高先入建康,子德弘为晋王广记室,广使德弘驰诣所,令留张丽华,曰:“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己,今岂可留丽华!”乃斩之于青溪。德弘还报,广变色曰:“昔人云,‘无德不报’,我必有以报高公矣!”由是恨。

丙戌,晋王广入建康,以施文庆受委不忠,曲为谄佞以蔽耳目,沈客卿重赋厚敛以悦其上,与太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皆为民害,斩于石阙下,以谢三吴。使高与元帅府记室裴矩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矩,让之之弟子也。

广以贺若弼先期决战,违军令,收以属吏。上驿召之,诏广曰:“平定江表,弼与韩擒虎之力也。”赐物万段;又赐弼与擒虎诏,美其功。

晋王杨广因为贺若弼率军与陈朝军队先期决战,违犯了军令,下令将他收捕送交执法官吏。隋文帝派遣驿使传令召贺若弼入朝,并给杨广下诏书说:“这次平定江表地区,全仗贺若弼和韩擒虎二人之力。”还下令赏赐贺若弼布帛等物一万段。不久又赐给贺若弼和韩擒虎诏书,赞美他们二人的功绩。

开府仪同三司王颁,僧辩之子,夜,发陈高祖陵,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广;广以闻,上命赦之。诏陈高祖、世祖、高宗陵,总给五户分守之。

上遣使以陈亡告许善心,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坐三日;敕书唁焉。明日,有诏就馆,拜通直散骑常侍,赐衣一袭。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泣,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我之诚臣也。”敕以本官直门下省。

陈水军都督周罗与郢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秦王俊督三十总管水陆十余万屯汉口,不得进,相持逾月。陈荆州刺史陈慧纪遣南康内史吕忠肃屯岐亭,据巫峡,于北岸凿岩,缀铁锁三条,横截上流以遏隋船,忠肃竭其私财以充军用。杨素、刘仁恩奋兵击之,四十余战,忠肃守险力争,隋兵死者五千余人,陈人尽取其鼻以求功赏。既而隋师屡捷,获陈之士卒,三纵之。忠肃弃栅而遁,素徐去其锁;忠肃复据荆门之延洲,素遣巴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拍竿碎其十余舰,遂大破之,俘甲士二千余人,忠肃仅以身免。陈信州刺史顾觉屯安蜀城,弃城走。陈慧纪屯公安,悉烧其储蓄,引兵东下,于是巴陵以东无复城守者。陈慧纪帅将士三万人,楼船千余艘,沿江而下,欲入援建康,为秦王俊所拒,不得前。是时,陈晋熙王叔文罢湘州,还,至巴州,慧纪推叔文为盟主。而叔文已帅巴州刺史毕宝等致书请降于俊,俊遣使迎劳之。会建康平,晋王广命陈叔宝手书招上江诸将,使樊毅诣周罗,陈慧纪子正业诣慧纪谕指。时诸城皆解甲,罗乃与诸将大临三日,放兵散,然后诣俊降,陈慧纪亦降,上江皆平。杨素下至汉口,与俊会。王世积在蕲口,闻陈已亡,告谕江南诸郡,于是江州司马黄弃城走,豫章诸郡太守皆诣世积降。

癸巳,诏遣使者巡抚陈州郡。二月,乙未,废淮南行台省。

癸巳(二十九日),隋文帝诏令派遣使节巡视安抚陈朝各州郡。二月乙未(初一),隋朝撤消淮南行台省。

(2)苏威奏请五百家置乡正,使治民,简辞讼。李德林以为:“本废乡官判事,为其里闾亲识,剖断不平,今令乡正专治五百家,恐为害更甚。且要荒小县,有不至五百家者,岂可使两县共管一乡!”帝不听。丙申,制:“五百家为乡,置乡正一人;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3)陈吴州刺史萧能得物情,陈亡,吴人推为主,右卫大将军武川宇文述帅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讨之,落丛公燕荣以舟师自东海至,陈永新侯陈君范自晋陵奔,并军拒述。述军且至,立栅于晋陵城东,留兵拒述,遣其将王褒守吴州,自义兴入太湖,欲掩述后。述进破其栅,回兵击,大破之;又遣兵别道袭吴州,王褒衣道士服弃城走。以余众保包山,燕荣击破之。将左右数人匿民家,为人所执。述进至奉公埭,陈东扬州刺史萧岩以会稽降,与皆送长安,斩之。

杨素之下荆门也,遣别将庞晖将兵略地,南至湘州,城中将士,莫有固志。刺史岳阳王叔慎,年十八,置酒会文武僚吏。酒酣,叔慎叹曰:“君臣之义,尽于此乎!”长史谢基伏而流涕。湘州助防遂兴侯正理在坐,乃起曰:“主辱臣死。诸君独非陈国之臣乎!今天下有难,实致命之秋也;纵其无成,犹见臣节,青门之外,有死不能!今日之机,不可犹豫,后应者斩!”众咸许诺。乃刑牲结盟,仍遣人诈奉降书于庞晖。晖信之,克期入城,叔慎伏甲待之,晖至,执之以徇,并其众皆斩之。叔慎坐于射堂,招合士众,数日之中,得五千人。衡阳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邬居业皆请举兵助之。隋所除湘州刺史薛胄将兵适至,与行军总管刘仁恩共击之;叔慎遗其将陈正理与樊通拒战,兵败。胄乘崐胜入城,禽叔慎,仁恩破邬居业于横桥,亦擒之,俱送秦王俊,斩于汉口。

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高凉郡太夫人洗氏为主,号圣母,保境拒守。诏遣柱国韦等安抚岭外,陈豫章太守徐据南康拒之,等不得进。晋王广遣陈叔宝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使之归隋。夫人集首领数千人,尽日恸哭,遣其孙冯魂帅众迎。击斩徐,入,至广州,说谕岭南诸州皆定;表冯魂为仪同三司,册洗氏为宋康郡夫人。,之子也。

衡州司马任劝都督王勇据岭南,求陈氏子孙,立以为帝;勇不能用,以所部来降,弃官去。,忠之弟子也。

陈朝衡州司马任劝说都督王勇出兵占领岭南,然后访求陈氏宗室子孙,立为皇帝;王勇没有听从任的劝告,率领所部归降隋朝,任弃官而去。任是任忠弟弟的儿子。

于是陈国皆平,得州三十,郡一百,县四百。诏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置蒋州。

于是陈国被全部平定,隋朝共得到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四百个县。隋文帝诏令将建康的城邑宫殿房屋,全部毁掉为耕田,又在石头城设置蒋州。

晋王广班师,留王韶镇石头城,委以后事。三月,己巳,陈叔宝与其王公百司发建康,诣长安,大小在路,五百里累累不绝。帝命权分长安士民宅以俟之,内外修整,遣使迎劳;陈人至者如归。夏,四月,辛亥,帝幸骊山,亲劳旋师。乙巳,诸军凯入,献俘于太庙,陈叔宝及诸王侯将相并乘舆服御、天文图籍等以次行列,仍以铁骑围之,从晋王广、秦王俊入,列于殿庭。拜广为太尉,赐辂车、乘马、衮冕之服、玄圭、白璧。丙辰,帝坐广阳门观,引陈叔宝于前,及太子、诸王二十八人,司空司马消难以下至尚书郎凡二百余人,帝使纳言宣诏劳之;次使内史令宣诏,责以君臣不能相辅,乃至灭亡。叔宝及其群臣并愧惧伏地,屏息不能对。既而宥之。

初,武元帝迎司马消难,与消难结为兄弟,情好甚笃,帝每以叔父礼事之。及平陈、消难至,特免死,配为乐户,二旬而免,犹以旧恩引见;寻卒于家。

当初,司马消难自北齐叛降北周时,隋文帝的父亲武元帝杨忠曾率军接应,与司马消难结拜为兄弟,两人交情深厚,隋文帝也经常以事奉叔父的礼节对待他。隋朝平定陈后,司马消难也被押送到长安,隋文帝特下令免除一死,将他发配为身份低下的乐户,二十天后,又下令免除了他的乐户身份,并且还由于过去的交情接见过他,不久司马消难就在家中去世了。

庚戌,帝御广阳门宴将士,自门外夹道列布帛之积,达于南郭,班赐各有差,凡用三百余万段。故陈之境内,给复十年,余州免其年租赋。

庚戌(疑误),隋文帝驾到广阳门,宴请出征将士,从门外起夹道堆积布帛物资,一直摆到城南的城墙边,赏赐各有等级差别,一共用去布帛三百余万段。原来陈朝境内地区,免除十年的赋税徭役;其余地区州郡,免除当年的租税。

乐安公元谐进曰:“陛下威德远被,臣前请以突厥可汗为候正,陈叔宝为令史,今可用臣言矣。”帝曰:“朕平陈国,本以除逆,非欲夸诞。公之所奏,殊非朕心。突厥不知山川,何能警候;叔宝昏醉,宁堪驱使!”谐默然而退。

辛酉,进杨素爵为越公,以其子玄感为仪同三司,玄奖为清河郡公;赐物万段,粟万石。命贺若弼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公。仍各加赐金宝及陈叔宝妹为妾。

贺若弼、韩擒虎争功于帝前。弼曰:“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擒虎曰:“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帝曰:“二将俱为上勋。”于是进擒虎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有司劾擒虎放纵士卒,淫污陈宫;坐此不加爵邑。

加高上柱国,进爵齐公,赐物九千段。帝劳之曰:“公伐陈后,人言公反,朕已斩之。君臣道合,非青蝇所能间也。”帝从容命与贺若弼论平陈事,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论功!”帝大笑,嘉其有让。

隋文帝授予尚书左仆射高上柱国,进封爵位为齐公,赏赐布帛九千段。文帝又慰劳他说:“你讨伐陈国出发后,有人上书说你将拥兵造反,朕已将此人处斩。你我君臣志同道合,不是谗言所能离间得了的。”后来文帝又平心静气地让高和贺若弼理论各自在平陈中的功绩,高说道:“贺若弼先提出过平陈十策,后又在蒋山拼死鏖战打败陈军。而我不过是一位文职官吏,怎么敢和他争论功劳大小!”文帝听后大笑,称赞高有谦让之风。

帝之伐陈也,使高问方略于上仪同三司李德林,以授晋王广;至是,帝赏其功,授柱国,封郡公,赏物三千段。已宣敕讫,或说高曰:“今归功于李德林,诸将必当愤惋,且后世观公有若虚行。”入言之,乃止。

以秦王俊为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广陵。晋王广还并州。

隋朝任命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出镇广陵。晋王杨广回并州镇守。

晋王广之戮陈五佞也,未知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王仪、御史中丞沈之罪,故得免;及至长安,事并露,乙未,帝暴其过恶,投之边裔,以谢吴、越之人。刻薄贪鄙,忌害才能;仪倾巧侧媚,献二女以求亲昵;险惨苛酷,发言邪谄,故同罪焉。

帝给赐陈叔宝甚厚,数得引见,班同三品;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监守者奏言:“叔宝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帝曰:“叔宝全无心肝!”监者又言:“叔宝常醉,罕有醒时。”帝问:“饮酒几何!”对曰:“与其子弟日饮一石。”帝大惊,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帝以陈氏子弟既多,恐其在京城为非,乃分置边州,给田业使为生,岁时赐衣服以安全之。

诏以陈尚书令江总为上开府仪同三司,仆射袁宪、骠骑萧摩诃、领军任忠皆为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吴兴姚察为秘书丞。上嘉袁宪雅操,下诏,以为江表称首,授昌州刺史。闻陈散骑常侍袁元友数直言于陈叔宝,擢拜主爵侍郎。谓群臣曰:“平陈之初,我悔不杀任蛮奴。受人荣禄,兼当重寄,不能横尸崐徇国,乃云无所用力,与弘演纳肝何其远也!”

帝见周罗,慰谕之,许以富贵。罗垂泣对曰:“臣荷陈氏厚遇,本朝沦亡,无节可纪。得免于死,陛下之赐也,何富贵之敢望!”贺若弼谓罗曰:“闻公郢、汉捉兵,即知扬州可得。王师利涉,果如所量。”罗曰:“若得与公周旋,胜负未可知。”顷之,拜上仪同三司。先是,陈将羊翔来降,伐陈之役,使为向导,位至上开府仪同三司,班在罗上。韩擒虎于朝堂戏之曰:“不知机变,乃立在羊翔之下,能无愧乎!”罗曰:“昔在江南,久承令问,谓公天下节士;今日所言,殊非所望。”擒虎有愧色。

帝之责陈君臣也,陈叔文独欣然有得色。既而复上表自陈:“昔在巴州,已先送款,乞知此情,望异常例!”帝虽嫌其不忠,而欲怀柔江表,乃授叔文开府仪同三司,拜宜州刺史。

当初隋文帝数落陈朝君臣的时候,唯独原晋熙王陈叔文面露喜色。不久陈叔文又上表陈述说:“以前我在巴州时,已率先向隋请求归降,请求陛下明察这一事实,希望能够给我和普通的陈降人不同的待遇。”文帝虽然厌恶他的为臣不忠,但考虑到需要怀柔江表地区以收揽民心,于是授予陈叔文开府仪同三司,任命他为宜州刺史。

初,陈散骑常侍韦鼎聘于周,遇帝而异之,谓帝曰:“公当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于公。”及至德之初,鼎为太府卿,尽卖田宅,大匠卿毛彪问其故,鼎曰:“江东王气,尽于此矣!吾与尔当葬长安。”及陈平,上召鼎为上仪同三司。鼎,睿之孙也。

壬戌,诏曰:“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凡我臣民,澡身浴德,家家自修,人人克念。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专行。禁卫九重之余,镇守四方之外,戎旅军器,皆宜停罢。世路既夷,群方无事,武力之子,俱可学经;民间甲伏,悉皆除毁。颁告天下,咸悉此意。”

贺若弼撰其所画策上之,谓为《御授平陈七策》。帝弗省,曰:“公欲发扬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载家传。”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时人荣之。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诣韩擒虎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虎厉色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

左卫将军庞晃等短高于上,上怒,皆黜之,亲礼逾密。因谓曰:“独孤公,犹镜也,每被磨莹,皎然益明。”初,父宾为独孤信僚佐,赐姓独孤氏,故上常呼为独孤而不名。

(4)乐安公元谐,性豪侠,有气调,少与上同学,甚相爱,及即位,累历显仕。谐好排诋,不能取媚左右。与上柱国王谊善,谊诛,上稍疏忌之。或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仪同三司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三司祈绪等谋反,下有司按验,奏“谐谋令祈绪勒党项兵断巴、蜀。又,谐尝与滂同谒上,谐私谓滂曰:‘我是主人,殿上者贼也。’因令滂望气,滂曰:‘彼云似蹲狗走鹿,不如我辈有福德云。’”上大怒,谐、滂、鸾、绪并伏诛。

(5)闰月,己卯,以吏部尚书苏威为右仆射。六月,乙丑,以荆州总管杨素为纳言。

(5)闰四月己卯(十七日),隋朝任命吏部尚书苏威为尚书右仆射。六月乙丑(初四),又任命荆州总管杨素为纳言。

(6)朝野皆称封禅,秋,七月,丙午,诏曰:“岂可命一将军除一小国,遐迩注意,便谓太平。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上帝,非朕攸闻。而今而后,言及封禅,宜即禁绝!”

(7)左卫大将军广平王杨雄深得隋文帝的宠信,权势显赫,与高、虞庆则、苏威被称为当朝四贵。杨雄对待部下宽容,朝野内外都倾慕攀附,文帝嫌恶他深得人心,暗中猜忌他,不想让他继续再掌管兵马。八月壬戌(初二),文帝任命杨雄为司空,其实是剥夺了他的军权。杨雄既然没有实权,于是就闭门闲居,不见宾客。

(8)帝践阼之初,柱国沛公郑译请修正雅乐,诏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博士何妥等议之,积年不决。译言:“古乐十二律,旋相为宫,各用七声,世莫能通。”译因龟兹人苏祗婆善琵琶,始得其法,推演为十二均、八十四调,以校太乐所奏,例皆乖越。译又于七音之外更立一声,谓之应声,作书宣示朝廷。与邳公世子苏夔议累黍定律。

时人以音律久无通者,非译、夔一朝可定。帝素不悦学,而牛弘不精音律,何妥自耻宿儒反不逮译等,常欲沮坏其事,乃立议,非十二律旋相为宫及七调,竞为异议,各立朋党;或欲令各造乐,待成,择其善者而从之。妥恐乐成善恶易见,乃请帝张乐试之,先白帝云:“黄钟象人君之德。”及奏黄钟之调,帝曰:“滔滔和雅,甚与我心会。”妥因奏止用黄钟一宫,不假余律。帝悦,从之。

时又有乐工万宝常,妙达钟律。译等为黄钟调成,奏之,帝召问宝常,宝常曰:“此亡国之音也。”帝不悦。宝常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造诸乐器,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苏夔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宝常乐竟为威所抑,寝不行。

及平陈,获宋、齐旧乐器,并江左乐工,帝令廷奏之,叹曰:“此华夏正声也。”乃调五音为五夏、二舞、登歌、房内十四调,宾祭用之。仍诏太常置崐清商署以掌之。

时天下既壹,异代器物,皆集乐府,牛弘奏:“中国旧音多在江左,前克荆州得梁乐,今平蒋州又得陈乐,史传相承以为合古,请加修缉以备雅乐。其后魏之乐及后周所用,杂有边裔之声,皆不可用,请悉停之。”冬,十二月,诏弘与许善心、姚察及通直郎虞世基参定雅乐。世基,荔之子也。

(9)己巳,以黄州总管周法尚为永州总管,安集岭南,给黄州兵三千五百人为帐内,陈桂州刺史钱季卿等皆诣法尚降。定州刺史吕子廓,据山洞,不受命,法尚击斩之。

(10)以驾部侍郎狄道辛公义为岷州刺史。岷州俗畏疫,一人病疫,阖家避之,病者多死。公义命皆舆置己之厅事,暑月,病人或至数百,厅廊皆满,公义设榻,昼夜处其间,以秩禄具医药,身自省问。病者既愈,乃召其亲戚谕之曰:“死生有命,岂能相染!若相染者,吾死久矣。”皆惭谢而去。其后人有病者,争就使君,其家亲戚固留养之,始相慈爱,风俗遂变。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露坐,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遣咸尽,方还厅事受领新讼。事皆立决;若有未尽,必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或谏曰:“公事有程,使君何自苦!”公义曰:“刺史无德,不能使民无讼,岂可禁人在狱而安寝于家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讼者,乡闾父老遽晓之曰:“此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