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592年
- 隶属
- 纪年
- 性质
- 壬子年(鼠年)
- 历史
- 在位的崇峻天皇被权臣暗杀身亡
592年本年年表
大事记
1、公元592年,在位的崇峻天皇被权臣暗杀身亡。
2、公元592年,县治迁弋水之北(今弋江镇),改名为弋阳县。
3、公元592年,改处州为括州。
4、公元592年6月,繁昌人杨悦见空中有两只黄色的小兽相斗,形状像公羊,有刚生下来的小狗那么大。后来这两只小兽都掉落在地上,杨悦抓获其中的一只。
5、公元592年,茹茹族大将军墓迁葬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居安村村北。
6、公元592年12月,吐谷浑遣使奉献于隋。
7、公元592年,隋文帝下诏将骊靬县并入番禾县。
出生名人
苏定方苏定方,(公元592年--667年)
苏定方,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并以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和正直的为人而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
逝世名人
韩擒虎韩擒虎(538年-592年),
韩擒虎,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河南省新安县东)人,其父韩雄是北周的大将,在家庭的影响下,韩擒虎自幼就爱读兵书,并以胆略著称。年长后,承袭了父亲的新义郡公爵位,为北周屡立战功。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韩擒虎被任命为庐州总管,防卫江南的陈朝。
公元588年冬,杨坚起大军50多万南下灭陈。灭陈战争之后,韩擒虎被进位上柱国,公元592年病死。
风景名胜
早在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8)普净和尚就在当阳结茅为庵,打坐修行。公元592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口和尚在当阳正式创建了玉泉寺。唐朝时,禅宗北宗神秀从黄梅东山寺来此弘扬禅法,四海倾仰。宋朝时,玉泉寺达到鼎盛。玉泉寺原为十方古刹,但自明末开始,演为“八堂十三家”。
592年史料记载
何妥诬苏威朋党
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不睦。威子夔为太子通事舍人,与妥论乐,各不相让。百僚多以夔见为是。妥愤而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共为朋党,并言威私擢堂弟苏彻、苏肃等为官。文帝命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查验,皆属实。文帝遂令威读《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威大惧,顿首谢罪,开皇十二年(五九二)七月,文帝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受株连者多达百余人。
贺若弼争功
文帝以内史令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颎共掌朝政。右领军大将军贺若弼自谓功高于群臣,每以宰相自许。杨素为仆射,弼不平,形于言色,以此被免官下狱。公卿奏弼罪当死,文帝令弼自陈活理,弼奏称:“臣将八千兵渡江,擒陈叔宝,窃以此望活。”尚书右仆射苏威因“朋党”免官,知名之士因而得罪者百余人,以越公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与高颖掌朝政,诏今诸州判死罪须移大理复核,再请奏裁决。以京辅、三河(河东、河南、河北)地少人多,派使者四出均田,狭乡每项丁仅二十亩。韩擒虎死。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贺若弼以怨望下狱,后虽复们,不再任用。文帝惜其功,开皇十二年(五九二)十二月,特令除名。岁余复其爵位。
置左庄院以储户调余帛
有司上报:府庄绢帛皆满,无地可容,只得堆积廊庑。文帝问:“朕已薄赋于民,而且大加赏赐,为何府庄仍如此之多?”答称“每年入多于出,即令每年赏至数百万段,仍然有增无减。”于是帝命增置左庄院以受之。特诏开皇十二年(五九二)河北、河东田租减三分之一,兵功减二分之一,调全免。”又命“宁积于民,勿藏府库”。时天下户口岁增,再均天下之田。”
592年大事
(1)春,二月,己巳,以蜀王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1)春季,二月己巳(疑误),隋朝任命蜀王杨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2)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争议事,积不相能。威子夔为太子通事舍人,少敏辩,有盛名,士大夫多附之。及议乐,夔与妥各有所持;诏百僚署其所同,百僚以威故,同夔者什八九。妥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余年,反为昨暮儿之所屈邪!”遂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共为朋党。省中呼弘为世子,同和为叔,言二人如威之子弟也。”复言威以曲道任其从父弟彻、肃罔冒为官等数事。上命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按之,事颇有状。上大怒。秋,七月,乙巳,威坐免官爵,以开府仪同三司就第;卢恺除名,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2)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议论政事时,素来意见不同,各不相让。苏威的儿子苏夔担任太子通事舍人,他从小就机敏善辩,享有盛名,士大夫都樊附巴结他。及至讨论修订音乐时,苏夔和何妥各有自己的主张。于是隋文帝下诏令百官群臣各自发表意见,百官大臣由于苏威的缘故,十分之八九都表示赞成苏夔的主张。何妥愤愤不平地说:“我当国子博士都四十多年了,现在反倒屈居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之下!”于是向文帝上奏说:“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朗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吏部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结党营私,尚书省中称呼王弘为世子,称呼李同和为叔,这是说他们两人就如同苏威的儿子和兄弟。”又告发苏威以不正当手段为堂弟苏彻、苏肃谋求官职等几项罪行。于是文帝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负责调查此事,基本属实。隋文帝非常愤怒,秋季,七月乙巳(初一),苏威因此被免除官职爵位,只保留开府仪同三司,回家闲居;卢恺被免官除名,受牵连而获罪的知名人士多达一百余人。
初,周室以来,选无清浊,及恺摄吏部,与薛道衡甄别士流,故涉朋党之谤,以至得罪。未几,上曰:“苏威德行者,但为人所误耳!”命之通籍。威好立条章,每岁责民间五品不逊,或答云,“管内无五品之家。”其不相应领,类多如此。又为余粮簿,欲使有无相赡;民部侍郎郎茂以为烦迂不急,皆奏罢之。茂,基之子也,尝为卫国令,有民张元预兄弟不睦,丞、尉请加严刑,茂曰:“元预兄弟本相憎疾,又坐得罪,弥益其仇,非化民之意也。”乃徐谕之以义。元预等各感悔,顿首请罪,遂相亲睦,称为友悌。
自从北周建立以来,选拔官吏不管品德好坏,及至卢恺代理吏部尚书,与薛道衡一起对官吏的品德加以分别,所以遭到结交朋党的诽谤,以至于获罪。不久,隋文帝又说:“苏威是个有德行的人,只是被别人所误罢了。”于是下令苏威可以参预朝会宴请。苏威热衷于订立各种规章制度,每年都责备民间各地不重视推行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教化,有的地方官回答道:“在我管辖的地区内没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其不相领会,多数类此。苏威又编制出余粮帐簿,打算令民间有无互相调节,民部侍郎郎茂认为这种作法烦琐迂阔,难以推行,于是向文帝上奏,予以废除。郎茂是郎基的儿子,他曾经担任卫国县令,有平民百姓张元预兄弟不相和睦,县丞、县尉请求对张元预兄弟严刑治罪,郎茂说:“张元预兄弟之间本来就互相憎恶,如果因此将他们治罪,他们就会更加仇恨,达不到教化百姓的目的。”于是郎茂就用仁义慢慢开导他们。张元预兄弟都深受感动而后悔不已,向郎茂叩头请罪,于是兄弟之间互相亲爱和睦,民间乡里都称赞他们的友爱孝悌。
(3)己巳,上享太庙。
(3)己巳(二十五日),隋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
(4)壬申晦,日有食之。
(4)壬申晦(二十八日),出现日食。
(5)帝以天下用律者多驳,罪同论异,八月,甲戌,制:“诸州死罪,不得辄决,悉移大理按覆,事尽,然后上省奏裁。”(5)隋文帝因为天下的执法官吏对法律的理解多有错误,往往发生罪行相同而判决不同的现象,八月甲戌(初一),下制书说:“各州犯有死罪的案件,州府不得随意判决定案,要全部移送大理寺审理复查,复查完毕后,再呈奏尚书省裁决。”
(6)冬,十月,壬午,上享太庙。十一月,辛亥,祀南郊。
(6)冬季,十月壬午(初十),隋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十一月辛亥(初九),文帝在南郊举行祭天大祀。
(7)己未,新义公韩擒虎卒。
(7)己未(十七日),新义公韩擒虎去世。
(8)十二月,乙酉,以内史令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与高专掌朝政。素性疏辩,高下在心,朝臣之内,颇推高,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视苏威蔑如也,自余朝贵,多被陵轹。其才艺风调优于;至于推诚体国,处物平当,有宰相识度;不如远矣。
(8)十二月乙酉(二十四日),隋朝任命内史令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一起掌管朝政。杨素秉性粗疏而有辩才,对侍他人随意褒贬,在朝臣之中,他很推崇高,尊敬太常卿牛弘,倾心结交薛道衡,而根本瞧不起苏威,其余的当朝权贵大都受到他的欺凌侮辱。杨素的才艺风度优于高,至于以诚侍人,体谅国家,处事公平,具备宰相的见识和器度,他远不如高。
右领军大将军贺若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仆射,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坐免官,怨望愈甚。久之,上下弼狱,谓之曰:“我以高、杨素为宰相,汝每昌言曰:‘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臣之故人;素,臣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上曰:“臣下守法不移,公可自求活理。”弼曰:“臣恃至尊威灵,将八千兵渡江,擒陈叔宝,窃以此望活。”上曰:“此已格外重赏,何用追论!”弼曰:“臣已蒙格外重赏,今还格外望活。”既而上低回数日,惜其功,特令除名。岁余,复其爵位,上亦忌之,不复任使,然每宴赐,遇之甚厚。
右领军大将军贺若弼自认为他的功勋名望在其他的群臣之上,因此经常以宰相自任。不久,杨素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自己还是将军,所以非常愤恨不平,并在言谈脸色上表现出来,于是他被朝廷罢免职务,因而愈加怨恨。过了一段时间后,隋文帝将贺若弼逮捕下狱,问他说:“我任命高、杨素为宰相,而你经常扬言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深知他们的为人,所以敢说那样的话。”公卿大臣上奏说贺若弼怨恨朝廷,犯了死罪。文帝又对贺若弼说:“百官大臣严格执法,判定你犯有死罪,你得自己寻找活命的理由。”贺若弼说:“我仰仗着陛下威灵,率领八千名兵士渡过长江,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我想以此功劳请求活命。”文帝说:“朝廷对此已格外重赏,现在怎么还能再提此事?”贺若弼说:“我是已经得到过格外重赏,只是今天还想请求陛下格外开恩,保全性命。”在这以后的几天里,文帝稍微回心转意,顾念他战功卓著,特令免除一切官爵职务,除名为民。一年以后,文帝虽然又恢复了贺若弼的爵位,但也对他产生猜忌,不再任命他担任具体职务,但是朝会宴请赏赐群臣时,给他的侍遇仍很优厚。
(9)有司上言:“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帝曰:“朕既薄赋于民,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对曰:“入者常多于出,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损。”于是更辟左藏院以受之。诏曰:“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时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少又少焉。
(9)有关官吏上奏说:“国家的府库已经全堆满了,以至于财物没有地方存放,只好暂时堆放在府库外的厢房里。”隋文帝问:“朕不但对天下百姓征收很轻的赋税,而且又曾经用来大量地赏赐平陈的有功将士,为什么府库还会全满呢?”回答说:“由于每年收入经常多于支出,估计每年用于赏赐和日常支用达到数百万段,所以府库所藏根本不会减少。”于是文帝下令另外开辟左藏院以存放新征收的财帛。文帝又下诏书说:“粮食布帛宁愿积蓄在民间百姓家里,也不要储藏于国家府库,今年河北、河东地区的田租可减征三分之一,军人应缴纳的份额可减征一半,全国各地成丁应缴纳的调全部免征。”当时隋朝全国的户口每年都在增加,京畿地区和河北、河南、河东三河地区地少人多,许多平民衣食不足,于是文帝就向全国各地派出使节,重新调整分配天下的田地,地少人多的狭乡每个成年丁口只能分到二十亩地,老人和孩童能分到的土地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