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4年是中国传统纪年,是丁丑年(牛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公元前是一种纪年法,叫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公元元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前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中文名
公元前644年
类型
中国传统纪年
事件之一
九国诸侯会于淮邑
战争
城濮之战
时候
丁丑年(牛年)

公元前644年时间转换

公元前644年是:周襄王八年;鲁僖公十六年;秦穆公十六年;陈穆公四年;蔡庄侯二年;郑文公二十九年;宋襄公七年;楚成王二十八年;燕襄公十四年;卫文公十六年;曹共公九年;杞成公十一年;齐桓公四十二年;晋惠公七年。

公元前644年大事记

公元前644年是:周襄王八年;鲁僖公十六年;秦穆公十六年;陈穆公四年;蔡庄侯二年;郑文公二十九年;宋襄公七年;楚成王二十八年;燕襄公十四年;卫文公十六年;曹共公九年;杞成公十一年;齐桓公四十二年;晋惠公七年。

公元前644年,晋惠公姬夷吾遣宦官履鞮赴白翟刺其兄姬重耳,不中,姬重耳奔齐。 齐桓公将女儿嫁给姬重耳。重耳即晋文公,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71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共在位9年。在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侯,邀周天子参加,遂成为霸主。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因病去世,终年44岁。

公元前644年,齐再攻厉国,不能胜。关于厉国的历史和位置,说法很多,较为准确的厉国是指:叔颖在西周初年所建、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

公元前644年,白翟攻晋,晋大败,白翟占领狐厨(山西襄汾)、受铎(狐厨附近),渡汾水,抵昆都(襄汾西南)。白翟亦作“白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前550年,因受秦国的压迫和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东迁后的白狄主要由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个氏族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为晋所灭。公元前507年鲜虞建立中山国,是为早期鲜虞中山国,公元前406年为魏文侯所灭。前381年左右,“中山复国”,是为后期鲜虞中山国,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公元前644年,齐、鲁 、宋、陈、卫、郑、许、邢、曹,九国诸侯会于淮邑,谋为鄫国(山东苍山)修筑城防,以抗淮夷,未果而还。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名为今河南省方城县北,终地位于今山东省枣庄市(旧称峄县),故城遗址位于苍山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後,太子巫逃至鲁,其後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姓氏,後去邑旁(“阝”)为“曾”,成为“曾氏”的姓氏起源。

公元前644年世界大事记

公元前644年,中国留存最古老的陨石记录。

公元前644年名人逝世

公元前644年,隰朋亡。隰朋:(公元前?~前644年),姜姓,出身于齐国公族。著名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朋氏鼻祖。隰朋自幼接受了优良的教育,从而知书达理,聪敏大方,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办事周到细致,所以特别擅长待人接物。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了晋国叔向对当时政治势利的分析:“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国,不亦宜乎?”由此看来,隰朋很早就是公子小白的私党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