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年是己巳年(蛇年);明正统十四年;陈鉴胡泰定二年;黄萧养东阳元年;越南大和七年;日本文安六年,宝德元年。本年发生了标志着明朝中衰的土木之变,以及景泰帝即位,北京保卫战等一系列大事。
中文名
1449年
世纪
15世纪
年代
1440年代
农历
己巳年(蛇年)

1449年基本信息

年份:1449年

传统纪年: 年号:明英宗正统十四年;日本后花园天皇文安六年,宝德元年 己巳年(蛇年)

1449年大事记

1)北京之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明军抗击蒙古瓦剌部进犯京师的城市保卫战。 十年八月,明军在土木之役中遭瓦剌军袭击,全军溃败,英宗朱祁镇被俘。败讯传到京师,举朝震恐。皇太后命英宗弟朱祁钰监国,召集群臣,共商国事。

2)1449年(正统十四年)7月,瓦刺首领也先率军南下进攻明 朝,主力直逼大同。明英宗在王振鼓惑和挟持下,不顾臣僚劝 阻,决意亲征。由于王振贻误军机,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 东)被瓦刺军包围。 1449年8月31日(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瓦刺军发动进 攻,明军全线崩溃。

3)1449年蒙古瓦剌帅两万骑兵打败明朝皇帝英宗50万大军。

公元1449年历史年表 公元1449年历史大事 公元1449年大事记 明英宗

4)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冲鹤堡人黄萧养领导农民起义,被明王朝镇压下来后,太艮堡居民罗忠等九十人联名上禀,请求设立县治。

5)1449(正统十四)年,六月,宣平县人陶德二聚众2万人,围攻处州。

柔远乡民(后为景宁县境之一部)响应,聚众兵攻占沐溪、绿草、大漈等处,后遭兵部尚书孙原贞镇压,

6)1449(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朱祁镇率文武百官与五十万大军北征瓦剌,在土木堡遭到瓦剌的袭击,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此即为“土木之变”。

7)1449(正统十四)年,九月,土木堡事变一个月后,为防止国无长君的局面,在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下,郕王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明代宗任用于谦为帅,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1449年出生

公元1449年历史年表 公元1449年历史大事 公元1449年大事记 洛伦佐·德·梅第奇

洛伦佐·德·梅第奇(1449年1月1日-1492年4月9日)是一个意大利政治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 。被同时代的佛罗伦萨人成为“华丽的洛伦佐”,他是外交家、政治家,也是学者、艺术家和诗人的赞助者。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期,他的逝世也意味着佛罗伦萨黄金时代的结束。他努力维持的意大利城邦间的和平,随着他的去世土崩瓦解。洛伦佐死后葬在佛罗伦萨的梅第奇家族墓地。

谢迁(1449年-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谥文正。明朝阁老,成化十一年(1475年)状元,一代贤相,三朝元老。浙江余姚泗门(今泗门镇)人。

明成化十年(1474年),举乡试第一;1475年,殿试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庶子,累迁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弘治八年(1495年),入阁参与机务,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国政,被认为是贤相,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诮。

1449年1449年逝世

陈鉴胡(逝世于1449年),明朝中期浙江民变首领,原为矿徒。本属闽浙赣边界的叶宗留领导的矿徒起义军,1448年,与叶宗留不和,投靠福建邓茂七。陈鉴胡先后攻克松阳、龙泉等地,自称太平国王,年号泰定。1449年,被明朝招安,到北京后,投入锦衣卫诏狱,被杀。

邓茂七(逝世于1449年),原名邓云,江西建昌(今南城)佃农。明代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 邓茂七因为杀死地主逃到福建宁化,后来又移居沙县,自此改名茂七,继续以佃种为生。正统十二年(1447年),邓茂七被编排为甲长,于是趁机率领佃农拒绝送租,拒交鸡鸭“冬牲”等额外租金。次年二月,当地知县下令逮捕邓茂七,邓茂七乃聚众起义。起义军杀了知县后,人数迅速增至十余万人。邓茂七在沙县陈山寨宣布建立政权,并自称铲平王。

王振(逝世于1449年)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宦官,蔚州(现今河北蔚县)人。王振最初入宫时是位负责在内书堂教小太监读书识字的宦官。王振本是读书人,但因屡试不成,最终“净身”入宫教授小太监读书识字。 王振与其

公元1449年历史年表 公元1449年历史大事 公元1449年大事记 王振

他宫中的头脑木讷的宦官和需要处处回避问题的教师不同,王振是个读书人,通文墨晓古今,自然受到欢迎。他知道在宫中要出人头地就必须依付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靠山。后来他成功寻找到他的大靠山:当时的太子朱祁镇,就是之后的明英宗。由于王振不同其他的宦官和教师,他知道很多对朱祁镇来说闻所未闻、见未所见的事物。两人很快就亲近起来,这位太子更尊称王振为“先生”,王振得到了赏识便从一班宦官中脱颖而出,王振想得到的不是钱财和名誉,而是无限的权势以及地位。

尚思达(1408年-1449年10月29日)是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的第四代国王。1444年至1449年在位。神号君日。为尚忠王之子,死后由叔父尚金福王继位。

张辅(1375年-1449年),字文弼,明成祖时大将张玉之子,袭封英国公。 明朝名将,曾四平安南之战事,虽为文人,但精通军事,以攻心之计瓦解了安南,并曾率军大败安南军。 但自从被宦官压迫之后变得默默不敢言,直至在土木堡之战中被乱箭射死。

1449年历史记载

1449年征剿思机发

王骥等奉命征剿思机发,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十八日,由腾冲卫进兵干崔,至南牙山登陆抵沙坝,再造舟至沙江。思机发树栅于江之西岸拒守,王骥等挥兵顺江而下抵管屯,会木邦、缅甸两宣慰亦列兵于沿江两岸。王骥等遣兵奋力攻破其栅寨,得积谷四十余万石,军士饱食,锐气培增。官军、土兵分道并进,尽破山寨。斩杀不计其数。思机发败溃逃跑。四月,奉命班师。

1449年英宗亲征

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也先统一蒙古各部后,也先屡次入朝进贡,太监王振以藻饰太平为名,常赍瓦剌贡使金帛无数,凡其所请亦无不给予。不久,贡使日增,不久又以虚数报朝廷以冒领廪饩。是年春,也先遣二千人前来贡马,号称三千。王振怒其伪诈,令礼部核实,汰其虚报者不与赏赐及供应,对其贡使之请仅允予五分之一。也先恚怒,于是借减给贡使为衅端,率众大举攻掠明之边境。也先率部先寇大同,至猫儿庄;脱脱不花进犯辽东;知院阿剌寇宣府,围赤城;又有一路专攻甘州。明朝官军相继败溃,北边纷纷告急。王振劝英宗亲征。兵部尚书邝埜,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英宗不听。同年七月十四日,吏部尚书王直率百官力谏:边鄙之事,自古有之,惟在守备严固。陛下得天之臂助,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蓄锐以待之,可图必胜,不宜亲率六师远临塞下。况目前秋署尚盛,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涩,人畜之用,实有未充。且车驾既出,四方急奏岂能即达。其他利害难保必无。天子至尊而亲赴险地,臣等以为不可。英宗不从,次日下诏亲征,命郕王(朱祁钰)居守。十六日,遣告庙社,车驾发京师,英宗亲征,文武吏卒仓卒就道。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率官军五十万从征,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及翰林院学士曹鼐、张益等扈行,吏部尚书王直留守京师。当时从行者,张辅居首,但不预军政。阁臣惟曹鼐与张益二人,而益入阁未及三月,相与忧愤。鼐乃乘间谋于诸御史曰:“不杀王振,则驾不可回也。今天子蒙尘,六军气丧,痛恨王振久矣。若用一武士之力,捽王振而碎其首于驾前,历数其奸权误国之罪,然后遣将前往大同,则无意犹可挽也。”诸御史惴惴无敢应者,又谋于张辅而不得机会,遂行。未至大同,兵已乏粮。也先佯避,诱师深入。途中,兵部尚书邝埜多次谏阻亲征,谓:“此兵内犯,一边将之力足以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之主,奈何不自重?”英宗不省。扈从出关以后,又首请英宗回跸,王振大怒,以邝埜与王佐首倡还师之议忤旨,罚跪草中,至暮不得起。前方败报接踵而至,王振始有还意。八月初三日,还师。王振初议从紫荆关路过蔚州,邀英宗临幸其家。不久又恐蹂躏其乡之庄稼,复折向东。众大将亟言于曹鼐等,谓“车驾宜从紫荆关,可保无虞。”鼐乃言于王振,王振不听。也先大军逼近明军。

1449年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四日,英宗率亲征大军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下午六进左右,距怀来(今官厅水库)二十里,英宗欲入保怀来城,因王振辎重千余辆未至,滞留以待。尚书邝埜再上言:请车驾疾驱入关,严兵为殿后。英宗不听,遂驻土木。瓦剌军四面合围,地无水泉,人马饥渴,掘井深二丈不得水。其南十五里有河,也先已遣兵占据,明军不得发。次日,也先遣使持书来,以和为名,英宗信以为真,令曹鼐起草敕令,派二名翻译持敕偕瓦剌使臣去。王振亟令移营,大营一动,行伍大乱,未及三、四里,瓦剌以劲骑四面攻入,明军蹈藉死者蔽塞川野。英宗与亲军突围不得出而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锤死,说“吾为天下除此贼。”是役,明朝官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从征遇难者有英国公张辅、王佐、邝埜等五十余人。时中官、从臣皆奔散,喜宁降于也先,悉以中国虚实告之。惟锦衣卫校尉袁彬陷于敌阵,也先使之服侍英宗,不离左右。十六日,英宗命袁彬作书,遣千户梁贵送示怀来守臣,言被俘状,且索金帛。败耗传至京师,百官皆集阙下痛哭。太后及皇后钱氏尽括宫中金宝、文绮等送至也先营中,以赎取英宗。

1449年蒋贵逝世

蒋贵(1379-1449),字大富,江苏江都人。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迁都指挥佥事。宣德年间,征松潘,镇密云,进都督同知,充任总兵官。正统元年(1436)召还为右都督。正统三年四月,以征阿台与朵儿只伯有功,封定西伯。正统四年(1439)镇守甘肃。正统六年充总兵官与王骥征麓川思任发。次年师还,以功进封定西候。正统八年夏天,与王骥讨思任发子思机发,攻破其寨,回师赏赍加禄。正统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1449年禁约内外官

正统十四年(1449)三月二十一日,英宗谕吏部尚书王直:近闻各处放回官吏,多有挟制官府,交结害民,及诱人为非,以致盗贼生发。吏部当查禁约事例,严加惩处。于是规定:凡放回官吏挟制官府,交结害民的,发口外充军;诱人为非以致盗贼生发的,本身枭首,家属发边远充军。且移文内外法司衙门遍逾示众,使知所警。

1449年苗民起义

麓川之役,兵连祸结,历时十余年。朝廷每次征麓川,尽调云南、贵州兵,将士多死,列卫空虚,深受战争之苦的当地苗、瑶少数民族人民,揭竿而起,反抗明王朝的统治。正统十四年(1449)四月十三日,起义苗民攻围城堡,贵州东路不通。王骥于班师途中,奉命镇压苗民起义,与征麓川侍郎候琎,都督宫聚等赴南疆,结果为起义军截击,官军死数万,起义军的声势日益壮大。

1449年太监同三法司录囚

正统十四年(1449)五月十四日,大理寺卿俞士悦等以天旱不雨,恐刑狱不清所致,请会审刑部,都察院狱以消天变。英宗遂命太监金英同三法司堂上官会审,凡罪情重者,皆可奏请减刑。当时筑坛于大理寺,金英张黄盖居中坐,尚书以下左右列坐,抑九卿于内官之下,后竟为定制。

1449年焦宏逝世

焦宏(1392-1449),字克明,河南叶县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监察御史,巡按贵州释放疑狱百余起,升为江西按察司副使。正统其持法平恕,名望较著。正统四年(1439),升江西右布政使。六年擢户部右侍郎,多次奉命巡视并署理浙江、苏松、福建沿海边务。督运军饷,从内地出喜峰口;又督民漕运,自淮安达于京城;核实军储,自河南至于陕西。朝廷兴师讨思机发,焦宏奉命督军饷抵金沙江。正统十四年(1449)五月,既班师,便道还家,同月二十四日以疾卒,年五十八。焦宏居官,宽而不纵,严而不残。以崇儒重道为心,恢复濂溪书院,刷新南昌府学,为人称道。

1449年申海上通夷之禁

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二十五日,福建巡海按察佥事董应轸言:原规定濒海居民私通外夷,贸易番货,漏泄事情及引海贼劫掠边地的,正犯极刑,家人戍边;知情故纵者罪同。近来年,沿海之民往往嗜利忘禁。英宗宜申海上通夷之禁。英宗命刑部榜示中外。

1449年于谦运粮至京

有人建议焚通州仓以绝也先粮饷,正值应天巡抚周忱在京,言“仓米数百万,可充京军一年之饷,弃之可惜,不如令官军自取之。”于谦以为然,言于郕王,故令“京军及军士有能运粮至京者,官给予脚值。”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九日,以兵部侍郎于谦之议,移通州粮至京师,征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畿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守卫。于是京师始有粮备,人心稍安。

1449年也先进犯宣大

其初瓦剌首领也先拥英宗过宣府,传英宗之令命守将开启城门,城上有人回答说:我们所坚守的正是皇上的城池,天已黑,不敢开城门,况且该城守臣杨洪不在此地,拒不开门。当时罗亨信仗剑坐城下,严令将士曰:出城者斩!也先知不可动摇,引兵而去。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二十一日,也先挟持英宗至大同城下索赂,守将都督佥事郭登闭门不纳。英宗遣人对郭登说:朕与郭登有姻亲,何至于如此拒我?郭登回答:臣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城门。也先索金甚急,袁彬以头撞门大呼,郭登令军卒以飞桥缒之入城。郭登与广宁伯刘安、给事中孙祥、知府霍瑄等出城拜谒英宗,伏地恸哭,以二万余两黄金及宋瑛、朱冕、太监郭敬之家资进献英宗,英宗悉给也先。又拥英宗而去。

1449年诛杀王振党羽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二十三日,郕王朱祁钰摄朝,驾御午门左门。右都御史陈镒与诸大臣进言:王振倾危国家,陷皇帝于险地,请诛王振之族以安军民之心。郕王说:需待皇上旨意。百官伏地痛哭不起,进言:王振罪不容诛,殿下若不立即正典刑,灭其族类,我等今日皆死于此廷中。郕府长史仪铭以膝行前,王振之党羽锦衣卫指挥同知马顺叱退,户科给事中王竑愤起,与刑科给事中曹凯一道捽马顺之头发,啮其肉说:你过去助王振作恶,倚其擅作威福。今天事已至此,你竟还敢如此!与众人共击之,立毙。又寻找王振党羽毛、王二人,太监金英见事急,拽之出,众人亦击杀之,三具尸体陈于东安门。过一会儿,有人又执王振之侄王山至,反绑跪于廷,群臣争相唾骂。一时卫卒汹汹朝班大乱。郕王惊惧欲起,尚书于谦趋前扶正,请求郕王宣谕百官。郕王说:马顺等罪当死,他人之罪勿论。众人方渐渐平定,又命缚王山及王振族人,无论老少皆斩。籍其家,得金银六十库,玉盘数以百计,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株,其他各种珍玩无数。不久,太监郭敬、彭德清皆自大同逃归,朝廷一并籍其家,下狱长系。由于事起仓猝,剌于谦临乱镇定,王振党羽得以伏诛。既出左掖门,尚书王直对于谦说:国家正赖你这样的大才。于谦毅然以宗社安危自任。九月二十九日,录王振之罪榜示天下。

1449年胡仲伦建言战守之策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云南提课盐举司吏目胡仲伦因事入京,上疏建言战守之策。他说:当前与瓦剌也先抗衡,有七事不可为,即降皇上万乘之尊,与敌人联姻;敌人假装和议,使我无备,和议之后,骄尊自大;敌人索我金帛,使人坐困待毙;敌人也送英宗还京为名,乘机驱入中原进犯;逼上皇英宗之手诏,诱取边城;索求阴山、贺兰山以北之大片土地。现在应严敕宣府、大同守将固守城池,整肃军伍,使敌不敢轻进。如果瓦剌首领也先送驾还京,则应令杨洪邀击其归路,而派石亨占领险要地势,等待英宗皇上的车驾一入关口,立即关闭城门。如此则战无不胜而太上皇得以还京。如果不战而和,则非良计。景帝纳其言。

1449年张骥逝世

张骥(?-1449),字仲德,陕西安化人。由乡荐授监察御史。张骥前往福建,辩冤明诬凡几千人。正统七年(1442),以荐奉命署理大理寺事,不久又升任大理寺右寺丞。正统十年奉命招抚山东流民。所到之处,罢一切不急之务,蠲免饥民所欠税粮,凡有不便于民这富,即行革除。还朝升大理寺右少卿,又出京巡视山东、直隶、淮所等处。正统十三年,镇压福建、浙江发生叶宗留、邓茂七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同太监李德、新宁伯谭忠镇守浙江。正统十四(1449)九月奉诏回京,行至富阳得疾病逝。张骥性刚而有才,其廉洁慎谨之作风尤为时人称道。

1449年于谦保卫北京

瓦剌首领也先挟英宗,大举入犯攻北京。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初六日,京城告急,景帝亟诏各地诸王遣兵入卫京师,命兵部尚书于谦提督诸营,将士皆受其节制,都指挥使以下不听从命令者可以先斩后报。于谦认为,也先兵势大盛,不可示之以弱。于是分遣诸将率兵二十二万,列阵京城九门之外。于谦亲自与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等于德胜门设阵,以阻挡敌人前锋;都督陶瑾阵兵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坐镇东直门,武进伯朱瑛从阵于朝阳门,都督杨节阵于宣武门,皆受石亨节制。同时九城城门尽闭,士卒于门外拒敌,绝其反顾之念。于谦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卒而先退者斩其将!军卒不顾将帅而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将士知必死,无不听命。初十日,朝廷诏令宣府、辽东总兵官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巡抚皆入援京师。十一日,也先大军逼近京城,列阵到西直门。都督高礼、毛福寿大败敌军于彰义门北,杀敌数百人,夺回其所掠人口千余。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十二日,也先进一步索要金帛万万计。廷臣中有人欲议和,于谦说:今日只知有军旅战事,其他事不敢闻!也先见议和不成,便派兵四出窥掠。十三日,也先遣数骑来窥探德胜门,于谦令石亨于空民房中设伏,又派数名骑兵引诱。也先以万骑逼近,伏兵骤出,神机营火器齐发。副总兵范广亲自冲阵杀敌,士卒勇气百倍,遂败也先于城下。也先之弟孛罗卯那孩中炮死,死伤无数。也先军又转攻西直门,都督孙镗斩杀其前锋数人。城上守军发箭炮助战,也先溃退,拥英宗北逃。京师之围遂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