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年是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十九年,农历壬午年(马年)。
中文名
1282年
历史纪年
公元1282年,元朝至元十九年
通鉴记载
妖民张圆光伏诛
历史大事
陈吊眼率畲民据漳州
类别
年份

1282年通鉴记载

丁卯,诸王扎喇呼至自军中。时皇子北平王,以军镇阿里玛图之地以御哈都,诸王锡里济与托克托穆尔、撒里蛮等,谋劫北平王以叛,欲与扎喇呼结援于哈都,不从。萨里曼悔过,执锡里济等,北平王遣礼喇呼以闻。

妖民张圆光伏诛。

二月,辛卯朔,帝幸柳林。

修宫城、太庙、司天台。

戊戌,遣使往乾山,造江南战船千艘。

壬寅,命:“军官阵亡者,其子袭职;以疾卒者,授官降一等。具为令。”

乙巳,立广东按察使。

戊申,帝还宫。

己酉,减省、部冗员。

徒浙东宣慰司于温州。

分军戍守江南,自归州以及江阴至三海口,凡二十八所。

壬子,遣诸王桑阿克达尔击缅。

初,尼雅斯拉鼎自缅还,言熟其国形势可击。遂以台布为右丞,伊克德济为参政,命桑阿克达尔督诸军复往击之。

甲寅,帝幸上都。

申严汉人军器之禁。

三月,戊寅,益都千户王着,以中书左丞相阿哈玛特蠹国害民,与高和尚合谋杀之。

着素志疾恶,因人心愤怨,密铸大铜鎚,自誓愿击阿哈玛特首。会高和尚以秘术行军中无验而归,诈称死,杀其徒,以尸欺众,逃去,人亦莫知。着乃与合谋,结八十馀人,夜入京城。

时皇太子从帝如上都,而阿哈玛特留守京师,着以太子素恶其奸,乃遣二西僧至中书,诈称皇太子与国师还都建佛事。时高觿、张九思宿卫宫中,诘之,仓皇失对,遂以二僧属吏,讯之,不服。觿、九思乃集卫士及官兵各执弓矢以备。及午,着复矫太子令,俾枢密副使张易发兵,夜会东宫。易不察,遽以兵往,觿问何为,易附耳语曰:“太子来诛左相也。”既而省中遣使出迎,悉为伪太子所杀,夺其马,入健德门。夜二鼓,觿等闻人马声,遥见烛笼、仪仗将至宫门前,一人前呼启关,觿谓九思:“它时殿下还宫,必以鄂勒哲、萨阳二人先,请得见二人,然后启关。”觿呼二人,不应,即曰:“皇太子平日未尝行此门,今何来此也?”贼计穷,趋南门,觿留张子政等守西门,亟走南门伺之。伪太子立马指挥,呼省官至前,责阿哈玛特数语,着即牵去,以所袖铜鎚碎其脑,立毙;继呼左丞郝祯至,杀之,囚右丞张惠。觿乃与九思大呼曰:“此贼也!”叱卫士亟捕之。留守司达噜噶齐库端遂持梃前,击立马者坠地,弓矢乱发,众奔溃,多就擒。高和尚等逃去,着挺身请囚。

中丞额森特穆尔驰奏,帝时方驻跸察罕诺尔,闻之,震怒,即日至上都,命枢密副使博啰、司徒和尔果斯、参政阿哩等驰驿至大都,讨为乱者。

帝疑廷臣多与谋,召典瑞少监王思廉至行殿,屏左右问之曰:“张易反,若知之乎?”对曰:“未详也。帝曰:“反已反,何未祥也?”思廉徐奏曰:“僭号改元,谓之反;亡入他国,谓之叛;群聚山林,贼害民物,谓之乱。张易之事,臣实不能详也。”帝曰:“朕自即位以来,如李?亶之不臣,岂以我若汉高帝、赵太祖遽陟帝位者乎?”思廉曰:“陛下神圣天纵,前代之君不足比也。”帝叹曰:“朕往者有问于窦默,其应如响,盖心口不相违,故不思而得。朕今有问,汝能然乎?且张易所为,张文谦知之否?”思廉即对曰:“文谦不知。”帝曰:“何以知之?”对曰:“二人不相安,或知其不知也。”帝意稍释。

庚辰,获高和尚于高梁河。

辛巳,博啰等至都。

壬午,诛王着、高和尚于市,皆醢之,并杀张易。着临刑,大呼曰:“王着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为我书其事者。”复以张易从着为乱,将传首四方,张九思曰:“易应变不审则有之,坐以与谋则过矣,请免传首。”从之。

戊子,以领北庭都护阿密实哈为御史大夫,行御史台事。

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建昌程文海陈五事:一曰取会江南仕籍,二曰通南北之选,三曰立考功历,四曰置贪赃籍,五曰给江南官吏俸;朝廷多采行之。

夏,四月,丁酉,以和尔果斯以中书右丞相,降右丞相昂吉尔岱为留守,仍同签枢密院事。皇太子谓和尔果斯曰:“阿哈玛特已死,汝任中书,事有便国利民者,毋惮更张;或有阻挠,吾当力持之。”故是时庶务更新,省部用人,多所推荐。

戊戌,陈桂龙率其党来降,诏流桂龙于边地。

中书左丞耿仁等言:“诸王公主分地所设达噜噶齐,例不迁调,百姓苦之。依常调,任满,从本位下选代为宜。”从之。

乙己,以阿哈玛特家奴呼图达尔等久总兵权,命库端等代之,仍隶大都留守司。

驰西山薪炭禁。

以阿哈玛特之子、江淮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呼逊罪重于父,议究勘之。

戊申,宁国路太平县饥,民采竹食为粮。

庚戌,行御史台言:“阿尔哈雅占降民为奴,而以为征讨所得。”诏:“降民还之有司,征讨所得,籍其数,量赐臣下有功者。”

丙辰,敕:“以妻、女、姊妹献阿哈玛特得仕者黜之。核阿哈玛特占据民田,给还其主;庇富强户,输贼其家者,仍输之官。”

定内外官以三年为考,满任者迁叙,未满者不许超迁。

五月,己未朔,沙汰省部官阿哈玛特党七百十四人,已革者百三十三人,馀五百八十一人,并黜之。

初,阿哈玛特死,帝犹不深知其奸。及询枢密副使博啰,乃尽得其罪恶,始大怒曰:“王着杀之,诚是也!”命发阿哈玛特家,剖其棺,戮尸于通玄门外,纵犬啖其肉,百官士庶聚观称快,予侄皆伏诛。

籍其家,得椟藏二人皮,两耳俱存,问之,其妾云:“每咒诅时,置神坐于上,应验甚速。”又以帛二副画甲骑,围守一屋殿,兵皆张弦挺刃内向,状涉不轨,画者为陈某。又有曹震圭者,尝推算阿哈玛特所生年月,王台判者妄引图谶,皆言涉不轨。事闻,剥四人皮以徇。寻以郝祯、耿仁党恶尤甚,命剖祯棺,戮其尸,下耿仁于狱,诛之。

初,巴延灭宋还,诏百官郊迎,阿哈玛特先半舍道谒巴延。巴延解所服玉钩绦遗之,且曰:“宋宝玉固多,吾实无所取,勿以此为薄也。”阿哈玛特谓其轻己,乃诬以平宋时取其玉桃盏,帝命按之,无验。阿哈玛特既死,有献此盏者,帝愕然曰:“几陷我忠良!”

癸未,以甘肃行省左丞敏珠尔卜丹为中书右丞,行台御史中丞张雄飞参知政事。

初,阿哈玛特欲诬杀秦长卿、刘仲泽、伊玛都木达三人,兵部尚书张雄飞力持不可,阿哈玛特使人啖之曰:“诚能杀此三人,当处以参政。”雄飞曰:“杀人以求大官,吾不为也。”阿哈玛特怒,出为澧州安抚使,累迁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哈玛特恐其子呼逊为江淮右丞,不为所容,改陕西按察使。未行,阿哈玛特死,召拜参政。呼逊被逮,敕廷臣杂问,呼逊历指宰执曰:“汝曾受我家钱,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否?”曰:“公独无。”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遂伏辜。

六月,已丑朔,日有食之。

甲午,阿哈玛特滥设官府二百四所,诏存者三十三,馀皆罢。又,江南宣慰司十五道,内四道已立行中书省,罢之。

丙申,发射士百人卫丞相,它人不得援例。

戊戌,以占城既服复叛,发兵讨之。初,朝廷遣索多就占城国立省抚治,王子补的负固弗率,凡使臣经其国者皆执之。帝怒,决意进讨,发淮、浙、福建、湖广军五千、海船百艘、战船二百五十,命索多将之以行。

乙酉,以阿哈玛特居第赐和尔果斯。

帝以所籍入权臣家妇赐后卫亲军指挥伊喇元臣,元臣辞曰:“臣家世清索,不敢自污。”帝嘉叹不已。元臣,霸州元师尼尔之孙也。

丁巳,征亦奚不薛,尽平其地,立三路达噜噶齐,留军镇守,命塔喇海总之。

秋,七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立行枢密院于扬州、鄂州。

壬戌,高丽国王请自造船一百五十艘,助征日本。

庚午,令蒙古军守江南者更番还家。

壬申,立马湖路总管府。

八月,江南水,民饥者众;真定以南旱,民多流移;和尔果斯请所在官司发廪以赈,从之。

申严以金饰车马服御之禁。

甲寅,圣诞节,是日,还宫。

九月,丁巳朔,赈真定饥民;其流移江南者,给之粮,使还乡里。

辛酉,俱蓝国入贡。海外诸蕃,惧俱蓝尤远,自泉州至其境约十万里。招讨使杨廷璧三住招之,遂遣使贡宝货及黑猿一。

壬戌,敕:“官吏受贿及仓库官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论罪。仍诏谕天下。”

己巳,定云南赋税,用金为则,以贝予折纳,每金一钱,直贝予二十索。

壬申,敕:“平滦、高丽、耽罗及扬州、隆兴、泉州,其造大小船三千艘。”

亦奚不薛之北蛮峒向世雄兄弟及散毛诸峒叛,命四川行省就遣亦奚不薛军前往招抚之,使与其主偕往。

丁丑,遣使括云南所产金,以博啰为打金洞达噜噶齐。

壬午,诏:“诸路岁贡儒吏各一人。中书省掾史有阙,选枢密院、御史台、六部令史转用之;令史则取诸路岁贡之数。”仍诏:“诸路岁贡儒吏,儒必通吏事,吏必知经史者,各道按察使举廉能者,升等迁叙。”

厘正选法,置墨簿以籍阿哈玛特党人之名。

初,阿哈玛特用事,亻并中书左右司为一,以刘正为左右司员外郎。及治阿哈玛特之党,捕正与参政咱希鲁鼎等偕至。帝前问曰:“汝等皆党于阿哈玛特,能无罪乎?”正曰:“臣未尝阿附,惟法是从耳。”会暮,车驾还内,俱械系于阙东隙地。逾数日,奸党多伏诛,复械系正于拱卫司,和尔果斯曰:“上尝谓刘正衣白衣行炭穴十年,可谓廉洁者。”乃得免归。

冬,十月,辛卯,以平章军国重事耶律铸复为中书左丞相。

壬辰,享于太庙。

罢西京宣慰司。

丙申,初立詹事院,以鄂勒哲为右詹事,萨阳为左詹事。

诏:“由大都至中滦,中滦至瓜州,设南北两漕运司。”

乙巳,罢屯田总管府,以其事隶枢密院,令管军万户兼之。

庚戌,诏:“两广、福建五品以下官,从行省铨注。”

耶律铸言:“有司官吏以采室女,乘时害民,如令大郡岁取三人,小郡二人,择其可者,厚赐其父母,否则遣还为宜。”从之。

十一月,丁卯,袭封衍圣公孔洙入觐,以为国子祭酒兼提举浙东学校。

孔子后,自宋南渡初,其四十八代孙端友子玠寓衢州。帝既灭宋,疑所立,或言孔氏子孙寓衢者,乃其宗子。洙赴阙,逊于居曲阜者,帝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遂有是命。就给禄与护持林庙。

诏以阿哈玛特罪恶颁告中书,凡民间利病,即与兴除之。

壬申,以势家为商贾者阻遏官民船,立沿河巡禁军,犯者没其家。

十二月,壬辰,中书左丞张文谦为枢密副使。

乙未,杀宋丞相信国公文天祥。

先是闽僧言:“土星犯帝座,疑有变。”未几,中山有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又,京师有中山薛保住上匿名书告变,言某日烧蓑城苇、率两翼兵为乱,丞相可无忧者。时盗新杀阿哈玛特,遂撤蓑城苇,疑丞相者天祥也。乃召天祥入,帝谕之曰:“汝移所以事宋者事我,我当以汝为相。”天祥曰;“受宋恩为宰相,安肯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帝犹未忍,麾使退。左右力赞帝从其请,乃诏有司杀于燕京之柴市。俄使止之,至则天祥死矣。

天祥至柴市,观者万人,临刑,殊从容,问市人曰:“孰南面?”或有指之者,即向南再拜而死。年四十七。其衣带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作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死之日,大风扬沙,帝叹曰:“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

天祥妻欧阳氏曰:“我夫不负国,我安能负夫!”遂自刭死,天祥二子俱亡。

庐陵张千载者,天祥友也,天祥贵显时,屡以官辟,不就。临安既破,天祥自广还,过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千载当偕行。”既至燕,寓天祥囚所侧近,日以美馔馈,凡三年,始终如一。且潜制一椟,天祥受刑日,即以藏其首。复访求欧阳氏骸骨,袭以重囊,与先所函椟南归吉州,付其家葬之。适家人亦自惠州奉天祥母曾氏柩同日至,人以为忠孝所感。

中书省言平原郡公赵与芮,瀛国公赵?,翰林直学士赵与{票灬},宜并居上都,帝曰:“与芮老矣,当留大都,馀如所言。”继有诏:“瀛国公给衣粮发遣之,与{票灬}勿行。”

与{票灬}数进谠言,朝廷立法,多所谘访。寻转侍讲,疏陈江南科敛急督,宋世丘垄暴露,皆大臣擅易明诏所为,帝不以为忤。

癸卯,御史中丞崔彧言:“台臣于国家政事得失,生民休戚,百官邪正,虽王公宰相亦宜纠察。近惟御史有言,臣以为台官皆当建言,庶于国家有补。至于选用台察官止由中书,宁无偏党之弊!今宜令本台得自选任,用汉人十六员,蒙古人十六员,相参巡历为宜。”

既而江淮省臣有上议欲以行台隶行省者,诏廷臣杂议。兵部尚书董文用曰:“御史台譬之卧虑,虽未噬人,人犹畏之。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复可望矣!”从之。

浚济州河。

征容城处士刘因至都,以博果密荐其学行也,擢右赞善大夫。寻以继母老刮归,俸给一无所受。

签枢密院事赵良弼,屡以疾辞,许令居怀孟。良弼别业在温,故有地三千亩,乃折为二,六与怀州,四与孟州,皆永隶庙学以赡生徒,自以出身儒索,不忘本也。或问为治,良弼曰:“必有忍乃其有济。人性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必克己然后可以制怒,必顺理然后可以忘怒。能忍所难忍,容所难容,事斯济矣。”

太平、宣、徽群盗起,行管军万户张珪讨之,数为贼所败。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珪曰:“此军之所以败也。”斩其卒。悉平诸盗。

1282年历史大事

陈吊眼率畲民据漳州

陈吊眼,畲民,漳州 (今福建漳州)人。临安(今浙江杭州)失守,乘乱起兵,曾与张世杰合兵,攻打降元泉州(今福建泉州)守臣蒲寿庚。其后一直活动在漳、汀(今福建长汀)一带,“七年未平”。至元十七年(1280)八月十五日夜,与父文桂、叔桂龙等率众攻据漳州城,杀招讨傅全一家、万户府知事阚文兴,众至十万,连接五十余寨,扼险自守。元廷调集四省官军,由塔里赤率领往讨。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完者都首先招降建宁(今福建建宁)头陀军首领黄华,然后以之为向导,进攻陈吊眼。元军连破十五寨,追吊眼至千壁岭。十九年(1282)三月,元福建等处征蛮副都元帅高兴上至半山,诱吊眼下至半山谈判。吊眼轻信其语,至半山,为高兴所擒,斩于漳州。四月,其父文桂、叔桂龙出降,被遣送京师。属将吴满、张飞拒不纳款,被杀。漳州畲民之叛平息。

罗璧、朱清、张瑄开海道运粮

至元十三年 (1276),伯颜下临安(今浙江杭州),得宋库藏图籍,招行军千户朱清、张瑄由崇明洲(今上海崇明)入海运至直沽(今天津),转送大都(今北京)。这是元代海运之始。全国统一后,大都每年需从江南调运大量粮食。最初是通过南北大运河进行,但运河漕运不畅,尤其是中滦(今河南封丘西南的黄河北岸)到淇门 <今河南浚县西南)之间一百八十余里的陆路运输,劳民费财,后来改用运河与海道相结合的办法,仍是“劳费不赀,卒无成效”。至元十九年(1282),太傅、丞相伯颜追忆当年海运图籍之事,认为海运可行,建议漕运粮食改走海道。忽必烈采纳了这一建议,命上海 (今上海)管军总管罗璧与朱清、张瑄等造平底海船六十艘,运粮四万六千余石,走海道送大都。罗璧等入海之后,因遇信风失时,只得在刘家岛(今山东蓬莱县境)停留,船队次年始达直沽。罗璧因功进怀远大将军、管军万户,兼管海遭运粮。同年,立万户府二,以朱清为中万户,张建为千户,忙兀瑄为万户府达鲁花赤。二十四年(1287),立行泉府司,专掌海运,增置万户府二,合以前所置共为四万户府。二十五年,第二批海运粮抵京师,共四十万石。二十八年 (1291),因朱清、张瑄之请,并四万户府为二都漕运万户府,朱、张分别以江东道宣慰使;淮东道宣慰使兼领万户府事。自此以后,海路运粮,“止令清、瑄二人掌之”。运粮数量逐年增加,最多的是文宗天历二年(1329),达三百五十余万后。

世祖令江南秋税折钞

江南征收秋税、夏税,为南宋旧制。全国统一后,元政府规定,除江东、浙西外,其余地区只征秋税。秋税以征粮为主,少部分允许折输绵绢杂物。至元十九年(1282),中书左丞耿仁建议,部分秋粮应折钞输纳。世祖采用其建议,令江南秋税,每亩输米三分之一,余额以钞折纳。这样,以七百万锭为率,每年官府可增收钞十四万锭。秋税折钞,是阿合马理财的措施之一,它给广大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王著槌杀阿合马

王著,字子明,益都人(今山东益都)。高和尚,不知何处人,自称有神术。至元十七年(1280),以枢密副使张易荐,二人同随和礼霍孙赴北边从军。王著后任千户,高和尚因秘术无验,乃诈死潜回。回回人阿合马依仗忽必烈的信任,专权横暴,打击异己,贪赃不法,引起了太子真金和一些主张行汉法的大臣的痛恨,人民怨声载道。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忽必烈北巡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真金同行,阿合马以中书平章政事留守大都(今北京)。王著与高和尚合谋,想乘此机会除掉阿合马。三月十七日上午,他们先遣二蕃僧至中书省,假称太子真金今晚回京与国师做佛事,要阿合马等中书官员届时迎接。宿卫士渤海人高觿怀疑有诈,乃逮捕二蕃僧,与尚书忙兀儿、工部尚书兼东宫都总管府事张九思集宿卫士防备。午间,王著伪传太子令旨,令枢密副使张易发兵,夜间来会。张易领兵至东宫外驻守,与高觿相遇。觿问;“果何为?”张易答:“夜后当自见。”艚固问,易乃附其耳说;“皇太子来诛阿合马也。”入夜,王著先驰见阿合马,说太子将至,命中书省官前去迎接。阿合马遣右司郎中脱欢察儿等数骑出关,道遇王著、高和尚部众。一人伪装太子,于马上责无礼,杀脱欢察儿,然后进健德门,急驰至东宫前。夜二鼓,伪太子领烛笼仪仗拥至东宫,一人呼开门,高觿不听,说:“太子平日不曾走此门,今何来此?”王著等八十余人于是转趋南门,张易放人。阿合马前来迎接,伪太子立马上,责数句,王著即从袖中拿出铜槌,猛击阿合马脑袋,阿合马当即毙命。伪太子又呼阿合马朋党、中书左丞郝祯至,杀之,逮右丞张惠。张九思、高觿发现有变,率卫兵来攻,王著挺身请囚,高和尚逃走,后亦被捕获。次日凌晨,高觿与御史中丞也先帖木儿急驰上都告变。忽必烈自察罕脑儿(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南)回到上都,命枢密副使孛罗与司徒和礼霍孙回大都处理此事。王著、高和尚、张易都被处死。王著等被杀之后,孛罗向忽必烈报告了阿合马贪污等不法事。忽必烈听后大怒,命罢黜其党人七百四十人,且追治阿合马罪,发墓剖棺,戮尸于通玄门外,纵犬啖其肉。阿合马之子忽辛、抹速忽、阿散、忻都等都被处死。一批推行汉法韵大臣复出,担任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