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间4月2日,阿根廷的军事独裁者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澎湃,出兵占领了马岛。这则消息传回了英国不列颠之后,号称“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迅速做出了最有利反应,那就是组织了一批特混舰队万历远征马岛。至此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正式打响。

英国已经表态会归还马岛,为何加尔铁里还是发动了战争呢?

当然,鉴于两国肉眼可见的实力差距,战斗过程几乎以一边倒的态势发展,阿根廷除了英勇无畏的空军外,陆、海军完全无招架之力,一开战即被碾压,现眼无数。而最终,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成功夺回马岛,保住了遮羞布。

不过说来可笑,战争中双方拼得你死我活,犹如仇敌见面,但其实之前没人认为两国会爆发战争,哪怕出兵占领马岛的加尔铁里也是如此。因为很简单,所谓争议领土马岛,实际上一点都不争议,英国早就有意将其拱手让给阿根廷。

二战之后,昔日的大英帝国早已褪去了日不落的风采,对于海外殖民地也显得力不从心,向来不闻不问,放任其独立自决。而孤悬于南大西洋一隅的马岛有些特殊,由于岛上资源匮乏,居民又多为英裔,因此既没有独立的资本,也不想变成阿根廷人,便一直悬而未决,以致于连英国都多次劝说岛上居民接受阿根廷,好从中脱身。

简而言之,对于当时的大英帝国来说,马岛只是一个弃之不去的包袱而已。

英国已经表态会归还马岛,为何加尔铁里还是发动了战争呢?

另一方面,英国很早就积极与阿根廷协商,试图妥善解决马岛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起,英阿两国就签署多项协定,英国不只同意将岛上居民的国籍以及石油、渔业等资源划给阿根廷,甚至在战争爆发前3年,更一步到位提出了马岛主权归阿根廷所有,行政权也将逐步移交的新方案。怎么看,阿根廷都是坐等接收马岛就行。

一个想要,一个想给,谈判也已经八九不离十,就当时的情形,如果有人说马岛即将爆发战争,估计鬼都不会相信。但战争还是打响了,因为一个人——加尔铁里,更因为其身份——阿根廷军事独裁者。

加尔铁里的阿根廷政府,是典型的南美军事独裁政权,对外靠着美国老大哥扶持,对内残酷剥削压榨,无能且又劣迹斑斑,这类政权以高压形式勉强维系统治,一旦遇到危机,立即就会陷入动荡。而加尔铁里上台后,阿根廷的经济就遭遇了重大挫折,1981年的通货膨胀率竟高达600%以上,工业产值更是下降了22.9%,阿根廷国内风起云涌,反对声此起彼伏。

英国已经表态会归还马岛,为何加尔铁里还是发动了战争呢?

于是,为了保住屁股底下的椅子,加尔铁里犯了所有独裁者都会犯的错误——发动战争以转移国内矛盾。

当然,加尔铁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英国本就不想要马岛,出兵占领的话,充其量英国外交部在国际上嚷嚷两声,并不会动真格的,而自己以强硬手腕夺回失地,便可化身为阿根廷民族英雄,支持率肯定蹭蹭的往上涨,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美事,绝不能错过。

而事实也正如加尔铁里所设想的一般,出兵马岛之后,加尔铁里的威望瞬间飙升,军政府重获支持,阿根廷人在总统府的广场上载歌载舞,放肆发泄爱国情绪,加尔铁里甚至被誉为"全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就差骑着人群游街了。

但好死不死,加尔铁里看似手段高明,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因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急需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英国已经表态会归还马岛,为何加尔铁里还是发动了战争呢?

当时的大英帝国内外交困,经济疲软,失业人口连年翻番,撒切尔夫人的支持率也跌到了谷底。而日不落帝国虽然没落了,但普通民众心中的底气还在,你阿根廷都敢来欺负我,绝不能忍。于是,加尔铁里的莽撞行为恰巧为撒切尔夫人提供了契机,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为了提振大英帝国的士气,这一仗必须要打。

加尔铁里偷鸡不成蚀把米,直到英国出兵才恍然大悟,这是真的要和英国开战了。虽然内心恐惧,但亲手煽动起来的民族情绪是收不回的,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也就可想而知。阿根廷既没有备战,也没有对策,三下五除二被英国一顿收拾,刚刚冒出的一点民族士气瞬间被打回原形,探底至今。

此后,加尔铁里政权毫无悬念的彻底垮台,而惨痛的是,此战也令阿根廷和平收回马岛的希望宣告破灭,这块本已放到嘴边的肉,只因为独裁者的一次"打鸡血"行为而永远飞走,加尔铁里,阿根廷民族真正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