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的设定中,姜子牙在昆仑山学习了四十年的时间,被元始天尊派出去完成封神大业,不过,算下来姜子牙就是三十岁左右才上昆仑山拜入元始天尊门下,那他在三十岁之前都在干什么呢?他七八十岁才终于功成名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好例子,只是,按照世俗的追求,他三十岁以前又做了些什么呢?

姜子牙三十岁上昆仑山,那他三十岁之前在干嘛?

按照《封神演义》中的说法,姜子牙三十岁上山学艺,在昆仑山元始天尊的门下足足学了四十年,而当他下山的时候,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七十岁的老人了。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不去讨论姜子牙是如何跟着元始天尊学道的,更不去讨论他学成之后又是如何辅佐武王兴周伐纣的,我们很想知道的是,姜子牙在三十岁之前是怎么过的,三十岁之前,他都干了些什么?

说到姜子牙钓鱼,我们一定立刻就会想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我们的脑海中也一定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头戴斗笠,在渭水河边优哉游哉地抛着钓钩。其实,关于“钓鱼”这件事,并不是姜太公老年之时才开始去做的,早在他年轻的时候,比如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其合理性的。关于这样的合理性,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姜子牙总是要吃饭的,而“钓鱼”就是一种谋生之道,更何况我们也都知道,“钓鱼”这件事,本来就是小到青少年童、大到中老年都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

与钓鱼一样,砍柴也是姜子牙在三十岁之前要做的事情,因为这同样也是谋生的手段,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煤气灶、电磁炉,要想吃饭,那完全都要用柴烧,所以柴火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姜子牙又怎么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呢?当然,关于“钓鱼”,尤其是“砍柴”,姜子牙做这样的事情隐藏着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不是富二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不做讨论了。

姜子牙三十岁上昆仑山,那他三十岁之前在干嘛?

“钓鱼”和“砍柴”只不过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姜子牙若想飞黄腾达,则“学习”这件事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姜子牙所学的、所思的,自然都是大学问,学兵法,习谋略,是安邦之举,是治国之道。对于这一点,在后世的又一位大人物——诸葛亮的身上,也能有所体现,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无疑是第一主角,他最传奇的事迹,就是七十二岁高龄还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结果被周文王拜为丞相,后来兴周灭商,封国安邦。此外,姜子牙还受元始天尊委托,主持封神仪式,成为了万神总领。

因此,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神界,姜子牙都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但我们知道,姜子牙的辉煌人生,其实是在七十二岁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他的人生简历非常简单,三十二岁来到昆仑山学道,七十二岁下山,这四十年在山上"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而三十二岁之前干过什么,封神原著却惜字如金,几乎从未提及。

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能成功,姜子牙三十二岁之前的经历和选择,必将影响他之后的人生轨迹,所谓"人生自强少年始",在小编看来,三十二岁之前的姜子牙其实非常不简单,撇开历史,单从《封神演义》中寻找细节,至少发现,年轻的姜子牙做对了三件事,从而影响了他的人生进程。

姜子牙三十岁上昆仑山,那他三十岁之前在干嘛?

一、周游天下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三十二岁之前的姜子牙没有待在老家,而是走出家门,四处游历,广交朋友。

何以见得呢?

我们来看姜子牙的家庭背景,书中介绍他乃东海许州人氏,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也就是说,姜子牙乃家中独子,按理他应该在家侍奉父母,"父母在不远游"嘛。可是,书中说他在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我们知道,东海许州离京城朝歌距离遥远,在古代,许州往返朝歌没有三五个月到不了。可见,年轻的姜子牙并非寻常人,而是云游四海的有志青年。

二、结交挚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姜子牙三十二岁之前,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结交了一位好朋友,这个人就是朝歌的宋异人。说实在话,像宋异人这样的朋友,茫茫人海里又有几个?

姜子牙三十岁上昆仑山,那他三十岁之前在干嘛?

先不论姜子牙与宋异人年轻时如何结识如何相处,我们看到的是四十年后重逢,宋异人对姜子牙的无私帮助,以及超越亲情的友谊。宋异人不但出钱、出人、出力,帮助姜子牙娶亲、做生意,最为难得的是还在精神上鼓励姜子牙,帮助他规划人生。可以想像,姜子牙下山后,如果没有宋异人,他将举步维坚,难成大业。

三、选择明师

"良禽择木而栖",姜子牙云游天下的同时,一心想着上山修道,寻访明师。在封神世界,不恋红尘富贵,而去修道修仙,这其实是最明智的选择。封神大战中,那些没有去修仙的武将,就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在修真者面前,一个回合都走不了。

而关键是,在派系林立的修真界,姜子牙选择了阐教,并且拜元始天尊为师。阐教不同于截教的"有教无类",而是走精英路线。三十二岁的姜子牙能被元始天尊看中,成为玉虚宫二代弟子,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毕竟,元始天尊挑选弟子的眼光是很苛刻的,年轻的姜子牙若没有过人之处,万万进不了阐教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