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看电视剧,以清朝为时代背景的占绝大多数,所以也算是我们普通不太懂历史的人最熟悉的朝代了。不过看清朝的时期,好像官员们经常会说“喳”这个字,我们听起来就是好或者遵旨的意思,那为什么要说喳呢?清朝宫廷里的规矩也是很多,下跪的时候还要甩几下袖子,这到底又有什么寓意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官员说的“喳”是什么意思?下跪甩袖子是有什么寓意?

古代中国的礼仪多到,我们现代人觉得咋舌的地步,今天我们来探讨的是清朝觐见皇帝的礼仪,为什么要拍袖口两下呢,这里面有很多种说法,更有人说那是拍电视搞出来的礼仪,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孔雀翎、马蹄袖,清代官员服饰中的一种特色,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一定在各个剧里都会见到这样一个情形:

不管是什么官职的官员,在下跪前总要「啪啪」甩两下胳膊,然后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我们也总会想:这幸亏拍打的是袖口,如果拍的是手,那得多疼。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某一电视剧的改编,但纵观所有的清宫剧,基本在官员朝见之时都有这个情节。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清朝大臣在下跪前为什么一定要拍拍袖子?首先要从清朝服装说起。

清朝官员说的“喳”是什么意思?下跪甩袖子是有什么寓意?

清朝官员所穿的这种能拍打的袖子,俗称「马蹄袖」。 清朝在入关前是个游牧民族,是个狩猎的民族,经常性骑马射箭。

原来清装模仿的是明朝的箭袖,但在这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将袖口做成半圆形,神似马蹄,所以命名为「马蹄袖」。这种衣服在袖口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在原来狭窄的袖口前面拼接一个半圆形的「装饰」。

这个半圆形的东西平时是绾起来的,利于生活方便;但在打猎、射击的时候可以放下来保暖,起到束口作用,而且能够保护手腕,可以说是大有用处。

满人入关后,虽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很少再去骑马打猎,但这种服饰却被保留下来,有「虽做官治国也不敢忘本」之意。

清朝官员说的“喳”是什么意思?下跪甩袖子是有什么寓意?

据说,清太宗皇太极下了道指示,为了让满族子孙不忘骑射本领,文武官员的官服都要带有箭袖。

各级官员在朝见皇上或者王公大臣时,要把袖子啪啪甩下来,然后两手伏地跪拜行礼,这是一种礼节,马蹄满语叫「哇哈」,这种礼节学名就叫「放哇哈」。

这是一个行礼的硬性规定,是强制性的礼节,每个人都要遵守,官职低的必须迅速将马蹄袖翻下来。

到觐见之时,清朝大臣们下跪前并不是只是拍拍袖子,而是把自己衣服上的袖口翻下来。

拍袖子,其实是为了把袖口放下来,甩袖利于袖口自然下坠,同时手又自然藏于袖中,既美观又实用。

因为很熟练,动作很快,往往只看到甩两下胳膊了。

清朝官员说的“喳”是什么意思?下跪甩袖子是有什么寓意?

当然这个动作不是一般的甩手,那么这个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寓意呢?

一:表示礼节。

中国有一种表示尊敬的礼节叫「沐浴更衣」,清朝学习了中原文化之后,更加注重尊卑有序。

面见圣上要衣着整齐,不能太脏乱,拍打一下袖子,表示除去灰尘。

二:表示清廉。

拍拍袖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己身上没有太多的金钱,两袖清风,做官清廉。

三:表示没藏暗器。

使劲拍打一下袖口,让皇帝听听里边没有金属碰撞的声音。

表明身上没有暗藏匕首等凶器,袖子中什么也没有藏。

清朝官员说的“喳”是什么意思?下跪甩袖子是有什么寓意?

四:表示忠诚。

跪拜之前把「马蹄」放下来,再趴在地上,双手着地,表明自己愿意效犬马之劳。愿意为皇帝赴汤蹈火,唯皇上马首是瞻。

跪拜之前把「马蹄」放下来 (网络图片)

可见一个小小的拍袖子动作,却有着两袖清风、防止刺杀、除去灰尘等意义,不过它的真实意义主要在于一种礼仪,一种满人特有的礼仪。

也由这一件事可以推论,很多的礼仪是有它的意义在的,我们在尊寻古礼的同时,更要了解这礼仪背后蕴涵的意义,这样除了能避免遵守到不必要的古礼,也能学习到古人为了礼节下的心思和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