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康乾盛世”是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个盛世,其中承上启下的雍正王朝功不可没,但是在盛世之下却是贪污横行,当时的雍正皇帝为了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做出了不少改革措施,因此雍正对待贪污的手段是很严酷的,但是即使立法如此严格,却依旧阻挡不了贪污的风气。这是为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雍正严惩贪官污吏,为何贪污之风依旧盛行?

大家都知道,如今兴起一股雍正热,他也被人点赞不已,认为他才是清朝帝王第一。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比如:“朱元璋杀15万无法治贪, 雍正只用三招,却吓破天下贪官的胆!”

两相对比之下,朱元璋愚蠢形象跃然纸上,衬托出了雍正的英明睿智。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不是!

第一,洪武时代,天下官员总数也就3万左右,杀15万要杀光几次?即便15万是包括杀了官员家属等,那么估计天下官员,也被朱元璋至少杀光两次。朱元璋不要江山了吗?显然,这种数据就是在造谣!

第二,既然雍正铁腕治贪,并且取得了超级好效果,那么为何他儿子时代,还能出一个“史上最贪”的贪官和珅?按理说,雍正治贪的政策制度一旦确定下来,应该会让贪官收敛一些。所以,即便乾隆懈怠,也不至于养出一个和珅吧!

清朝雍正严惩贪官污吏,为何贪污之风依旧盛行?

显然,雍正治贪,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或许有短期效果,但却从根本上无法杜绝贪污。所以,如今谈雍正治贪,其实只是一种宣传效果而已,真正根除贪污问题,雍正做不到,除非爱新觉罗不要自己的江山了。

另外,朱元璋为何治贪?因为自己是屌丝逆袭,所以基本是从民众角度考虑,不想官逼民反,因此严苛对待官员,而宽待百姓。相反,雍正治贪是因为国库没钱了,税收都被贪官贪污了,所以才大力治贪,是要从贪官手中拿到钱。后来,将税收一分为二,一部分收回国家,一部分作为养廉银,分润给各级官员。

需要注意的是,和历代王朝不同的是,清朝的这种贪污根源,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清朝雍正严惩贪官污吏,为何贪污之风依旧盛行?

(1)清朝的捐官制度。客观的说,过去不少朝代都可以买官卖官,但都是小规模、短期行为,而且被文官大骂不已。然而,清朝的买卖官员是公开化、长期化、制度化,买来的官职,总要捞回成本吧,所以不贪不行。

(2)清朝的满人当官。清朝汉人当官靠科举和捐官,那么满人呢?其实,除了世袭之外,有一条途径就是举荐,但举荐也需要成本呀,所以当官之后,必然要捞回成本。另外,由于满族人少官职多,所以升官考核就很含糊,有门路懂贿赂的,就容易有好官位!

(3)清朝的养廉银。雍正上台时,天下贪污成风,雍正实行了薪水10—100倍的养廉银制度。然而,这其实是相当于“公开的贪污”,个人在国家总税收中提成,犹如现在的地区经理工资:基础收入+提成。更关键的是,拿了养廉银的官员,该贪的还是贪!

(4)清朝的议罪银。在乾隆年间,和珅提议设立了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用银子来“买罪”。据说,这一政策一经推出,立即大受欢迎。原因很简单:如今贪污已经没了生命危险。既然有议罪银,那么贪污之盛可想而知!

清朝雍正严惩贪官污吏,为何贪污之风依旧盛行?

坦率的说,从清朝的捐官、议罪银、养廉银等制度上,可以看到清朝没有心怀天下,而是将天下当成了“奴役”的对象。正常的王朝,岂能有议罪银、岂能如此捐官、岂能有养廉银?试想一下,如果汉唐宋明推出这些制度,还不炸开了窝?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之前,或许有所谓的清官,但雍正之后,再谈清官就扯淡了。比如,清官不好意思表现自己穷,将箱子里装砖头等,雍正之后有养廉银,如此官员怎会受穷?除了养廉银之外,还有各种“孝敬”,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公开的贿赂!

正因为这些制度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和珅生长的贪污土壤。更为惊人的是,按照金字塔的理论,在一个和珅背后,会有更多略逊一筹的贪官!那么,究竟有多少呢?或许永远都数不清!从这一角度来看,雍正的铁腕治贪,其实只是一个笑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