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战国末期秦国秦始皇时期的大臣,他原本是楚国人,而后来来到秦国辅佐秦王政,帮助秦国将六国统一起来,并且还在当时极力推行郡县制度,这种制度相比于分封制,是更加适合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然而,李斯却在后来秦始皇死后,违背了他的遗命,将原本没有继承人资格的胡亥扶上皇位。李斯既然对秦始皇忠心,为什么最终却要这样做呢?

李斯为什么拥立胡亥称帝?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

李斯和韩非是同窗学子,同拜于荀子门下,韩非和李斯都是传奇人物,韩非所留下的《韩非子》真是流芳百世,可是李斯的仕途地位却远远大于韩非,而且李斯的文笔也并不逊色于韩非。李斯的智慧也是当之无愧能当大秦国第二把手。

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 ”嬴政上位之后,李斯就上书了这么一条策略,从别的国家内部分化他们,秦始皇采取了李斯的策略,也得到了不凡的效果,李斯就被提升为客卿。有计谋有策略,作为一个外客者也敢去提出意见,抓住了提升的机会。李斯就是这么一个能人。

李斯为什么拥立胡亥称帝?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

再看一下他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当时一个叫郑国的人在秦国修渠,被发现了是间谍的身份,而其他六国也纷纷派间谍出使秦国。根据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会韩人郑国来闲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闲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也在被逐名单中。就这样,秦国的大臣向秦始皇提出驱逐外客者的提议,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秦国着想,当然也有一些是眼红李斯的成分。李斯当时已经在浩浩荡荡的一群外客人返乡途中,蒙恬当时是新生代军队代表,更是李斯的好友,匆匆来劝返他。在白雪飘飘下,李斯在众人的期望之下挥笔而就,写出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李斯为什么拥立胡亥称帝?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

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循序渐进,从古人的例子劝服秦始皇,以前的领导人用客卿获得了非常大得成就,如果秦国真的逐客了,那秦国会损失一笔财富,没有强大之名。真是用文笔征服了所有人,有据有理,连皇帝也收回成命,真是惊为天人。

李斯一直辅助着秦始皇,那时也只有秦始皇值得他去辅助,一直到统一六国,李斯出的主意不少,对国家的治理有大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他对嬴政也是忠心耿耿的。直到出现了大名鼎鼎的世纪反派——赵高。李斯竟然信服了赵高改了秦始皇要立公子扶苏为太子的遗嘱,反过来立了胡亥。一世精明的李斯在最终也因一念之差,酿成大祸使自己不能善终。

李斯为什么拥立胡亥称帝?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

为什么李斯到最后一刻要背叛自己的君王?原因的说法有很多种,但终归还是为了权力,李斯认为凭自己的手段还是能把秦国的大业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李斯和扶苏的政见不同。在赵高的利诱和威胁之下屈从了赵高篡改遗嘱的要求。这就是李斯一生人最大而且不可磨灭的污点。

李斯高估了秦二世胡亥的能力,又低估了赵高的能力。真是万万没想到胡亥与他老子是截然相反的,根据•《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

胡亥完全没有管理国家的心思,一心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并且“忠心耿耿”地听从赵高的命令,完全没有理会李斯的意见。而赵高以皇帝作为后台与秦朝百官争斗,并且用李斯和他合谋篡改遗嘱的事来威胁李斯,他用完全不怕死的狠劲征服了一切。皇帝还有百官之首李斯都被他掌控了,然而灭国也就不远了。

李斯为什么拥立胡亥称帝?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

根据《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李斯也就这样一直被控制到死,最后还被陷害叛国,屈打成招导致腰斩示众。

一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即使不能善终也不至于落得个叛国被杀的下场,李斯对秦国的贡献,能够功大于过吗?答案是“”不能,因为一个封建王朝领导人往往就是能够决定了一切,李斯在最后一刻对秦始皇的不忠间接导致大秦王朝的衰败。可能是因为李斯老了,自保的心思越发强大,嬴政都死了,想把权势都掌握在自己手了,没想到事情的发展不如人意。如果当时秦二世拥立的是公子扶苏,那么统一六国的秦国能支撑多久呢?现在也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