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最精彩的最重要的莫过于秦国的统一之战了,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终于将六国一点一点吞噬殆尽。而这段时期之内,秦国对赵国的长平之战,也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在民间传闻当中,白起更是坑杀了四十万赵军。这件事情可信度还真不好说,不过在赵国战败之前,为什么其余五国的人都没来救赵国?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赵括率领赵军主力被白起围困长达46天,这期间为何其余五国和赵国都不派兵救援呢?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赵孝成王的错误决策,导致赵国陷入了“五国不救”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秦昭襄王的正确抉择,导致赵国有心救援却也无能为力。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赵国初期作战不利,廉颇退守百里石长城一线,双方陷入对峙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派兵攻占韩国野王郡,导致韩国上党郡成为孤悬在外的飞地。韩桓惠王于是决定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换取秦国收兵。却不想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和上党百姓一起请求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建议后,封冯亭为华阳君,派赵胜去上党接收土地,另派廉颇率军驻守航平,防备秦国进攻。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冯亭和赵国之举最终激怒秦国,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秦昭王派军攻占韩国缑氏和纶氏两地,用以震慑韩国。次年,秦昭襄王又令左庶长王纥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上党,同时进兵直逼廉颇驻守的长平,秦赵长平之战爆发。

长平之战爆发之后,赵国初期作战极为不利,在四月至七月间,一连被秦军攻破玉溪河谷、空仓岭、丹河三道防线,廉颇最终率军退至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防御工事,坚守不出,双方开始陷入对峙。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赵孝成王议和之举,导致赵国陷入“五国不救”之地

廉颇认为秦军粮草供给困难,日久必退,却不想秦国通过疏通渠道,可直接从水路运粮,反而比赵国更迅捷、更畅通。倒是赵国由于准备不足,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加上农事在即,一味僵持将会导致赵国陷入无粮可食的局面。同时,由于赵国坚守不出,秦军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转而派兵骚扰赵国粮道,导致赵国雪上加霜。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在初战不利,国内压力又越来越大,廉颇又坚守不战的情况下,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对策,甚至想要亲率军队与秦军决战,楼昌则认为应该派使者与秦国议和。虞卿则认为秦国有攻打灭亡赵国的决心,与其议和难以取得成效,不如派使者携带宝藏游说楚、魏两国,使秦国畏惧各国合纵抗秦,然后再去议和才能成功。但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于是派郑朱前往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赵孝成王均为采纳。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秦国的确比较担心赵国与他国合纵抗秦,导致自己陷入腹背受敌之境,面对赵国的求和,秦国于是将计就计。在郑朱达到秦国后,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对其隆重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一方面防止各国出兵救赵,另一方面则争取时间加强军备。

当时天下,韩、魏、楚早已被秦国打怕,齐国则对赵国参与乐毅伐齐而耿耿于怀,燕国则与秦国素来交好。再加上赵孝成王的愚蠢之举,天下各国在得知秦赵已然和解的情况下,直接导致赵国陷入了“五国不帮”的窘境。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秦昭襄王举国出兵,赵国救援而不成

赵括被秦军围困后,我相信赵国肯定是派过援兵的,毕竟被围在前线的可是足足45万大军,那是赵国的举国之兵,岂有不救之理。然而就因为秦昭襄王的一个举动,导致赵国想救也是无能为力了。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在得知白起率兵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亲自来到河内郡,将该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派往长平,彻底断绝了赵国援军和粮草运输通道。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救赵国?

由此可见,秦昭襄王战胜之决心,虽说这些被征发的援军战斗力或许并不强,但赵国方面的主力也全部派往了长平前线,援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太强,再加上秦军可以构筑壁垒凭险据守,赵国援军想要冲破秦军防线是几乎没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就因赵孝成王的议和之举,断绝了赵国的外部援军。而又因为秦昭襄王的征兵之举,使得国内援军无法到达战场。因此导致赵括虽然被围长达46天,却始终没有盼到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