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年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据中国科学报(周一平):50年前此刻,一声巨响在西部戈壁回荡,随之巨大的蘑菇云绽放于荒漠上空,光耀一扫阴霾,宣告共和国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刻,定格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

国人振奋,举世皆惊。中国的国防科技力量由此登攀上一个新的高峰,而和核技术相关的材料、原子物理、地质地理等科技也自此掀开新的篇章。对于新中国,一枚核弹试爆的意义远不止于破碎了西方“核讹诈”的美梦,它同时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在以核弹为核心的国防工业的崛起下踏上新的征程。

共和国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荣耀,至今仍在鼓舞激励着中国前行。

翻看历史的档案,即使过去半个世纪,欧美诸国至今都难以理解,一穷二白的中国,在原料、设备、科研人才几近于零的情况下,缘何能造出原子弹这种高精尖的武器。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尚且孱弱的国家完成如此成就?

穿过悠长的岁月,今天,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人才是兴国之本,自古皆然。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陈能宽、龙文光、周光召……群贤毕至,群策群力,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坚毅,以毫不动摇的虔诚与信仰,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彼时,一大群在海外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的杰出人才,不为名利所动,怀着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齐聚一堂。他们不计较待遇多少,抛开门户之见,齐心协力,立志报效国家,终于开启了中国的核弹事业之门。

在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50周年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发展,中国的引才速度不断加快。1994年,中科院率先启动“百人计划”,朱日祥、卢柯等成为首批引进人才。此后,“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引才计划陆续启动。仅以“百人计划”为例,20年来,以王恩哥、张杰、谭铁牛、薛其坤等“百人”为代表的优秀人才陆续成为院士、校长、学科带头人。今日中国,广开贤路,广纳英豪,更使得量子霍尔反常效应等一批原创性的世界科研成果涌现。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类似“两弹一星”的重大成果产出,已经不是梦想。

情怀难得。所谓情怀,乃是对科学的执着,对国家的挚爱,对人民的深情。50年前,如果没有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等一样的杰出人才,中国的“两弹一星”或许未必能成功。缘何?科学研究的突破,人才与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甘于无私贡献、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同样不会取得重大突破。老一辈科学家,不仅是科学大家,更是身怀爱国情怀的中国人。他们触痛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眼见神州重归于统一,无不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为科研攻关的动力,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

50年后的今天,科研的物质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动辄上千万元的经费,国际一流的实验设备,然而在爱国情怀、个人努力与科研产出方面却难言超越。一些人开始习惯于讲条件、比待遇,以跑课题、拿经费为己任,却很少真正为自己感兴趣的事业殚精竭虑,也怯于在国家需要的科研领域默默耕耘。还有一些人热衷于跟风所谓的“前沿”“基础”,不闻不问国家之所急需、人民之所企盼,科研自娱自乐、产出束之高阁,难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上述种种,对比昔日老一辈科学家,怎不让很多人扪心自问:今天我们是否还有为科研不顾一切的动力?是否还有为国家战略需求而甘坐“冷板凳”的追求?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离不开昔日老一辈科学家的自主创新精神。1959年6月,苏联撕毁协议,拒绝向我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并于1960年撤回全部在华专家。中央此后决定完全按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展我国的核武器。即使一切重新来过,依然挡不住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步伐。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高水平的技术跨越随处可见。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苏联、法国等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当时传统的技术阶段。

50年后,再谈自主创新,无疑有着更为现实、愈加迫切的意义。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曙光已经显现,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转型时期,社会各界期待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面对国人的厚望、国家的重托,在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需要付出更多汗水、智慧与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快速驱动经济发展,我国科研领域更多采取跟随研究战略。在要求快出成果的环境下,很多国外的科学技术被引进中国,经过改造后迅速投入使用。不少科研人员围绕国际热点布局,过于看重国际评价,在忙于追捧热点的同时,却对国家的实际战略需求关注得不够。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却少有对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问世,更没有类似原子弹爆炸带给国人的振奋。在世界各国加强对核心科技保护的当下,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如何冲出重围、另辟蹊径、再造辉煌,已然刻不容缓。

50年前的荣光与辉煌早已成为历史。令人欣慰的是,50年来,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神舟”上天、“蛟龙”入海,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被发现,中国科学家的贡献被国外同行所认可。但同样也有遗憾,电脑芯片、操作系统、发动机等多项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原创性、自主性的成果依然太少,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依然缓慢、成效难以充分发挥……

今天,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在自主创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已经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科学院,日前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就是为了打破各自为战的学科布局,凝聚优势力量,加强多学科、多院所合作,试图在一些领域取得集中突破,为国家“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积极布局与落子。这一点,与当年举全国之力,集全国科研人员之智,协同攻克原子弹爆炸难关的模式颇有相似之处。如今,在继承昔日重大科研攻关经验的基础上,中科院人以及广大中国科研工作者,正在尝试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大变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轻轻松松地实现,这场恢宏的战役也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总结共和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不难发现,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对于关键时机的决断与把握,我们绝不轻易放弃。历史机遇稍纵即逝,推进科技创新恰逢其时。50年前,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抓住了机遇,掌握了核弹技术,有力保障了新中国的国防安全。50年后的今天,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也必将抓住科技创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占据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奉献终身。

我们终将别无选择,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