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太平洋深处的浅紫色章鱼身上的颗粒愈多 代表生活之处的海洋也愈深

2013年,有人在美国东北外海看到了这只谷蛸(Graneledone verrucosa),牠是太平洋谷蛸(Graneledone pacifica)的大西洋表亲。谷蛸属的所有物种身上都有疣,不过也有一些章鱼的体表比较光滑。 PHOTOGRAPH COURTESY NOAA

研究证实太平洋深处的浅紫色章鱼身上的颗粒愈多 代表生活之处的海洋也愈深

一只体表特别多疣的大西洋近缘物种──谷蛸(Graneledone verrucosa)。 PHOTOGRAPH COURTESY NOAA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LIZ LANGLEY编译:钟慧元):长久以来,生活在太平洋深处、体表光滑和体表凹凸不平的章鱼一直都让科学家迷惑不已: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吗?现在我们终于有答案了。

在太平洋深处,有着大大卡通双眼的浅紫色章鱼漫游在海床上。有些身上长满了明显的颗粒,有些体表则似乎是完全光滑的,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许久的谜团。这些拥有不同外表的动物会是相同的物种吗?

根据一项新研究,这就是正确答案──这项研究同时也证实了章鱼身上的颗粒愈多,就代表章鱼生活之处的海洋也愈深,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珍奈特.沃特(Janet Voight)说,她是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Field Museum)的无脊椎动物学门副馆长。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发现,能生活在2735公尺深海、身上颗粒也最多的太平洋谷蛸(Graneledone pacifica)体型大小如同计算机键盘──比那些生活在约700公尺深处、表皮光滑、身长可达90公分的章鱼小多了。

这一点非常令人惊讶,特别是因为这并不符合所谓的「深海巨大现象」(deep-sea gigantism)这种生物学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生活在水深的地方会使动物的体型变得比较大。这个理论认为,较低的水温会使细胞体积扩大、寿命拉长,因此也造就了比较大的体型。冷冽的水同时也会使某些物种的新陈代谢减缓,如大王具足虫(giant isopod),所以食物极少的环境也不会是很大的问题。

但至于这些章鱼,沃特说,深海处的这种章鱼体型比较小,可能跟食物稀缺有关。科学家对它们的食性所知甚少,但从她在标本体内找到的泥土看来,沃特认为它们可能「直接把小吸盘伸进沉积物底下,把小型的螺贝类、柔软的小虫什么的通通捡起来送进嘴巴里。」

也有可能,食物有限的雌章鱼只生得出比较小颗的卵,结果长大的章鱼也比较小只。

它们身上为什么会长那么多疣,这点也还不清楚,沃特说──这正描绘出占了地球71%、人类只研究了一点点的海洋中还有多少事情等待我们去发掘。

除了地点,还是地点

为了这项研究,沃特利用遥控载具和载人的阿尔文号深潜器(DSV Alvin)从美国西部海岸搜集了八只章鱼。包括菲尔德博物馆的标本在内的保存标本,让她检视的个体总数累积到50只。然后沃特和同事研究了这些动物的身体构造,包括触腕上的吸盘、疣和结节──也就是造成章鱼体表那种质地的疣里面的小颗粒。

将章鱼的身体结构分门别类之后,精细的立体计算机分析也做出结论,认为海洋深度才是决定章鱼体表是光滑或有疣的原因。进更一步的DNA测试则确认了这两类章鱼其实是相同的物种,这项发表在10月8日的《海洋科学学报》(Bulletin of Marine Science)的新研究如此指出。

珍妮弗.玛瑟(Jennifer Mather)是加拿大埃布尔达省列斯布里奇大学(Lethbridge University)的章鱼专家,她对于这项研究所检视的样本数量深感惊讶。章鱼出了名的很会躲藏,要找到它们需要复杂的设备,尤其是在深海处。

孜孜不倦也有助于研究。「沃特博士的坚持带来了非常丰富的收获,」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玛瑟说。

她补充道,有些生活在浅水处的章鱼,若想把自己伪装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可以形成暂时性的突起,也有些人认为太平洋谷蛸就是这样。但借着研究活的章鱼和已经死亡的标本,沃特确认它们的「表皮肌理」是出生时就已经决定好的。

长疣的祖先?

章鱼长这些疣的目的并不清楚,不过谷蛸属的所有物种都有疣。长疣可能是一种残留特征,「所以这个类群的所有成员都长了疣,无论长疣在目前是否有好处,」沃特说。

找出这种无脊椎动物为什么会因为海洋深度而使体型变得更小、体表也有更多突起,是沃特的下一个任务。举例来说,她希望能研究这些疣的内部以寻找线索:「『是什么』或许可以解答『为什么』。」她说。

整体来说,要解开生物在食物这么稀少、这么深的黑暗海洋中如何存活的秘密,是一项仍在持续进行的努力,而她的研究也是其中一部分。

「它们在深海中如何生存?我认为这是所有深海生物学家都真心想知道的事。」渥特说。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