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国出台了严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其中规定道: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禁止非法持有、制造、买卖、运输和出租枪支。

这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将私人持枪视为自由的标志。但实际上,私人持有枪支会对人民百姓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我国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出台了这一部法律。

全国上下之后开展了严格的收缴私人枪支的活动。

需要收缴的枪支包括私人在战争中获得的枪支、猎枪、以及气枪、仿真枪等。

全体公民都积极上交这些枪支,争相做好公民,从而提高我国国内的公共安全水平。

一个匿名举报电话

国家由于担心一些意图不轨的人将枪支偷偷藏在自己的家中,拒不上交,于是便开通了举报热线,鼓励民众匿名举报私藏枪支的人。

某天,山东省莱芜县公安局就接到了一个举报电话,说是当地一个退休的老干部家里两把枪没有上交。

这个被举报的人名字叫滕西远,建国前后的战争都经历过,是一名退役老兵。他指了其中一把枪,说这是粟裕将军给的,绝对不会上交。

老人将自己的持枪证拿出来给警方看,这张持枪证是1982年解放军颁发的。但是根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只有公安部颁发的持枪证才有效。

于是,这位老人缓缓地开始讲起了这两把枪的故事。

两把枪的故事

原来,这两把枪的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滕西远出生于战乱年代,家里一共有5个弟兄,他是老三,后来日本人侵犯了他的家乡,把他们家里人都抓去做了苦力,在这个期间,他的叔叔和哥哥就被日本人给杀害了。

滕西远愤怒至极,发誓要将日本人赶出这片土地,遂加入了抗日游击队。

时年1940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胶着期,日军大肆围剿抗日游击队。滕西远所在游击队正藏在一个村子里,看到日军在村子里为非作歹,心中很是愤怒。

滕西远逮到了一个机会,见一个日本鬼子落单,直接就冲了上去,用一把小刀把他的脑袋给割了下来。

随后在战斗中,用一把驳壳枪打死了6个敌人,子弹打完后,就赤手空拳去和敌人搏斗,硬是把敌人的刺刀抢了过来,完成了极限反杀。

在表彰大会上,司令员廖荣标就把一把驳壳枪交给了他,以示表彰。这就是第一把驳壳枪的来历。

第二把驳壳枪来头更大,是三野总司令,也就是开国将军粟裕亲手交给他的,那么,滕西远又是立了怎样的功,获得了这一殊荣的呢?

这段故事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他凭借智谋,给国军来了个“空城计”,几乎将其一锅端掉。

此时,滕西远在华东野战军中担任连长,某次和一名哨兵在侦查敌情时发现,敌人两个加强营共200多人,正在朝我方移动。而滕西远这边,就只有他和哨兵两个人。

在这个情况下,几乎是必死无疑,因为敌军一直在向他们这个方向移动,迟早会发现他们,要赶回去,也恐怕来不及,而等到援军赶到,还需要一段时间。

滕西远此时却做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举动,他拿起一个手榴弹,就向敌军扔了过去,并高呼,“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放下武器,赶快投降。”

这突然的一颗雷直接把敌军炸懵了,他们迅速找到掩体,躲藏了起来。

于是便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不久后,华东野战军的援军赶了过来,一举将敌人全部歼灭。

后来在表彰大会上,粟裕将军亲自将一把驳壳枪交到了滕西远的手上。

于是,滕西远便获得了“双枪滕黑子”这样一个绰号。

在了解到双枪背后的故事后,在场众人都十分感动,为生活在这样一个英雄众多的国度感到非常的自豪。

随后公安给他补了相应的持枪证,这两把手枪随后就一直放在他身边。

尊重英雄 珍惜和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历史上的英雄,在各条战线上为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做出了卓著的努力,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我们必须尊重英雄,学习他们的品质和精神,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今世界,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这和禁枪令有很大关系。

近十年,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都大幅下降。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从2012年的69.7%下降到了今年的28.3%。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抢劫、贩毒案件、偷窃的立案数和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的交通事故数较2012年下降了六到九成左右。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保持稳定这两大奇迹,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赢来的。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全环境,艰苦奋斗,回报国家和社会,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