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IT之家网友 Laze_Sun的原创投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IT之家立场。作者:Laze SUN。

因为对于微软来说,Windows Phone是一步棋,是一步必须要走的棋,因为这步棋通向的结果是下一个革命。

上、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其实我们看看历史就明白了:科技再怎么发展都不能摆脱物理的限制。而作为直接与人交互的输入输出设备尤其如此。所以,一个产品的使用情景,其实是和它的物理形态息息相关的——例如你绝对不会用一个手表的屏幕来撰写Excel表格。

微软为什么放弃wp,对wp系统的看法

图片来自微软

本代智能手机的屏幕是3寸到6寸:我们可以发现MP3、MP4、卡片机、便携式游戏机的屏幕大小/物理尺寸都是这个大小。所以手机能够替代这些产品。也就是说手机市场的发展并不是开拓荒地,而是建立在以上市场的萎缩之上的。

同样的道理,iPad也不是凭空造了个市场,它的市场原来是属于上网本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手机尺寸小,可以单手持握,可以放在口袋里。平板体积大,要双手才能揣起来,同时也只能放在包里。所以物理尺寸差距巨大的手机和平板只能互补,很难相互替代。而大屏手机和小型平板由于物理体积相似,就很有可能产生相互竞争相互替代的问题。

实际上虽然大屏平板(如iPad Pro)和小屏电脑(如超极本)这两种尺寸类似的品类也有同样的竞争替代现象。但是手机和电脑——由于中间隔了一个平板,并没有尺寸类似的交集,所以理论上手机和电脑是无法相互替代的。同样的道理,平板也不会和智能手表竞争——因为体积相差太大了。

我们再回去看看智能设备的发展史:为什么三星的Note系列能够大卖?因为当时没几个手机搞这么大屏幕的。为什么当年亚马逊平板能在iPad占绝对优势的时候脱颖而出?因为它是第一款7寸屏幕的平板。

所以,一款产品想大卖,要么就当iPhone和iPad,弄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来替代原来市场的产品(搞了个新市场吃掉旧市场);要么就像Galaxy Note系列和小米亚马逊一样,找一个该产品形态下还未涉足的细分市场。

现在的手机市场大家也知道早就是红海一片,想得到的细分市场早就被占了。

而微软想布局的,就是前者。微软想搞个万能设备,可以突破物理限制,能够替代一切带有屏幕设备的产品。如果成功,不亚于苹果重新发明智能手机。

Windows Phone,啊不,现在叫Windows10Mobile,就是微软的一个棋子。

下、微软是怎么做的

其中,W10M的想法是,把手机打造成一个计算中枢,通过外接不同大小的屏幕来实现不同设备的功能。例如其不加外接设备就是一个手机,加了个显示器和键鼠就是电脑,插在平板Hub上就是平板,插到电视上就是机顶盒。

而云计算又是另外一种思路:把数据都放在云上,这样无论在手机还是在电脑上都可以访问同样的数据。服务器就成为了中枢。所以微软布局了Office365、Office Mobile、Office Online和OneDrive。

最后一种思路就是MR,也就是Hololens:它可以直接利用MR技术在真实世界中模拟出各种大小的屏幕:看手机,在手上渲染个手机大小的屏幕出来。看电视?在墙上渲染个几十寸的电视屏幕出来。

举个例子:我写一篇文章,我想在家,在公司和通勤中的地铁里都能写。

如果我用W10M,那么我会这么做:在家里连显示器和键鼠先把排版和依赖键鼠和大屏幕严重的图片公式搞定。时间到了把连Hub的线一拔,揣着手机出门去公司,在路上用Lumia码字,到公司把Hub的线一接,又能在大屏幕上码了。

如果我用OneDrive,那么我会这么做:在家里用PC码,存在OneDrive上,出门在地铁上打开iOS上的Word Mobile,在OneDrive上打开文件继续码;到公司工位,在Mac上打开Word for Mac在OneDrive打开文件继续写。

HoloLens现在还没出来,反正就是直接虚拟个电脑屏幕开始写就得了……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虽然三种方法的思路完全不同,但实现了同一个目标——随时随地都能在Word上的同一篇文章里码字……

但电梯悖论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想象的未来,在未来不一定会实现。

也就是说:虽然以上三个棋子各自都能达到同样的目的,但在未来很可能只有一个能成为现实。

这也是微软搁置WP的原因:现阶段云最容易实现,因为用户不需要更换自己的设备,同时Office 365买的人不少,能够盈利。而MR希望最大,不需要外界设备的特点使其成为最接近“万能设备”愿景的产品形态,同时后有苹果堵截,可以加速产业发展。只有WP无人问津,受众太少,与其理念类似的Ubuntu Phone也以失败告终。然而微软又不敢放弃,因为坑还是要占的,万一将来时间线变动,手机连Hub才是多屏融合的终极形态呢……已经错失移动互联网良机的微软可不敢再错过一次风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