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广东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疑似极为少见的物种——钝尾两头蛇,后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确认,就是此物种。这是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该物种。

韶关常见蛇类,广东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钝尾两头蛇是游蛇科两头蛇属的爬行动物,因其尾部的斑纹、形状、粗细与头部相似,且有相似的黄色斑,初看很像两端都是头的样子,故名为两头蛇,是无毒蛇类。此次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这条钝尾两头蛇体形小,蛇身全长约30厘米。专家介绍,钝尾两头蛇是穴居动物,栖居在平原、丘陵及山区阴湿的土穴中,通常在泥土下活动,行动十分隐秘,且因其体形小,所以较难发现。

韶关常见蛇类,广东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000多公顷,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8.7%。近年来,为加强对野生保护对象动态信息的监测,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区内网格化布局了65台红外相机,形成了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情况科学监测的全域覆盖。同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科研工作,新物种的发现也越来越多,已先后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斑林狸、白眉山鹧鸪、豹猫、红角鸮等一批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物种。此次新物种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也为推进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总台记者 赵菁)

韶关常见蛇类,广东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鬣羚出没广东?

是的,近日,科研人员在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红外相机中,发现了“四不像”——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鬣羚的影像。

中华鬣羚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它们通常冬天在森林带,夏天转移到髙海拔的峭壁区。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

扩展资料

中华鬣羚生活习性

中华鬣羚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

它们通常冬天在森林带,夏天转移到髙海拔的峭壁区。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取食草、嫩枝和树叶,喜食菌类。采食多种植物的树叶和幼苗,到盐渍地舔食盐。有时在常规低洼的睡觉的地方,有时也在视角好的隆起地休息。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社-“四不像”中华鬣羚出没广东

韶关常见蛇类,广东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鬣羚“四不像”别称的由来?

中华鬣羚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因此被称为“四不像”。

中华鬣羚头体长140~170厘米,肩高90~100厘米,尾长115~160毫米,耳长175~205毫米,颅全长280~320毫米,体重85~140千克。

体高腿长,毛色深,具有向后弯的短角,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有显著的眶前腺,尾短被毛,身体毛色黑灰或红灰色,特别在长鬃和腿部,毛粗,毛层较薄。

扩展资料

广东发现“四不像”中华鬣羚:

近日,科研人员在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红外相机中,发现了“四不像”——中华鬣羚的清晰影像。

据了解,为加强对野生保护对象动态信息的监测,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区内网格化布局了65台红外相机,工作人员每三个月会进山采集一次红外相机数据。

此次采集收获了三段中华鬣羚的活动影像,分别拍摄于2020年10月2日18点15分、11月5日7点39分、11月25日6点45分多个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鬣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