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和毁灭有时候是相伴相随的。在星云孕育出新生恒星的同时,新生恒星也在毁灭着它们的出生地。
1995年拍摄的创造之柱。NASA / ESA / 哈勃
这张照片是1995年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中所呈现的是6500至7500光年外老鹰星云深处的一组高耸云柱。它们就是著名的“创造之柱”,也称“创生之柱”。左侧云柱高达4光年左右,我们可以在其顶端看到一个个手指状的细小突起,这些突起内嵌着恒星的胚胎,且每一个都有我们太阳系那么大。“创造之柱”之名由此得来(部分原因)。
2014年重新拍摄的“创造之柱”。NASA / ESA / 哈勃
“创造之柱”其实是被强烈紫外辐射侵蚀的星云残留物,它们是由分子氢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气体在强紫外辐射下会被电离,发生所谓的“光致蒸发”现象并逐渐消散。而这些紫外辐射就来自星云自己制造出来的大批年轻恒星,它们存在于附近,温度极高。
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的“创造之柱”。ESO
与此相似的现象在宇宙中很常见。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它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的距地球7500光年的船底座星云局部特写。照片中的云柱被称为“毁灭之柱”,但它的本质和“创造之柱”是一样的。
船底座星云中一个被称为R44的区域,又被称为“毁灭之柱”。ESO
R44区域的局部。ESO
R44区域的局部。ESO
R44区域的局部。ESO
R44区域的局部。ESO
天文学家虽然在理论上能够推测出这些云柱的成因,但是要获得观测证据,在恒星和它们的周边环境间建立起确凿的联系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通常会对“光致蒸发”效应产生的结果,比如云柱失去了多少质量进行观测,并进一步推断造成该后果的原因。结果显示,邻近恒星产生的电离辐射量和云柱的消散量之间,确实存在着明确的对应关系。
这是由创造带来的毁灭。但实际上,云柱看似浓密,实则非常稀薄。它们之所以能够在某处聚集起来达到足够大的密度,并进而孕育出恒星,部分原因可能和这些巨星产生的辐射及星风有关。辐射和星风能够使星云中的部分区域密度变得较高。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smoscape 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