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叛贼江湖奇闻

明朝成化末年(公元1487年),号称“千斤刘”的刘石和尚作乱,官府让康都督带了兵去平乱。

但是康都督有其名而无其实,打了几仗,损兵折将,很是不利,进又进不得,退也退不成,心里十分恼火,整天郁郁不乐,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参军胡二利道:“康大人放心,下官有一计在此,不知顶不顶用。”

康都督道:“且说来听听。”

胡二利道:“下官早听说千斤刘与一个老和尚有些瓜葛,何不让这老和尚去说说?”

康都督瓮声瓮气道:“他们是什么关系?”

胡二利道:“听说老和尚是千斤刘的师叔,当年千斤刘学艺还未成,他的师父就意外死了,失了管教。他的师叔武艺高强,号称 小力禅,有他去说,千斤刘一定肯接受招安。若能有他去说,岂不比硬打来得好?”

康都督觉得这事很有损他的面子,但是如果一定要打, 不但毫无把据可言,反而说不定再打败仗;如果这老和尚凭他一张嘴说得千斤刘来降,他老康岂不是大功一件?于是问道:

“这老和尚叫什么名字?住哪里?”

胡二利道:“报大帅知道,这老和尚法名叫惠通,住紫微山的庙里。”

康都督连夜修书一封,派了一个能干的亲信直送紫微山。不日回来报告,说惠通和尚说,他正在静修正果,不管世事,多谢都督看得起,只是他已不能下山来,还望都督恕罪。

康都督大怒道:“这么不识抬举!不要让本官光火了,一把火烧了他的破庙,看他哪里静修去?”

胡二利劝道:“都督歇怒,总是国家大事为重。大人若是硬来,这和尚一走了之,总是于事无补。依下官之见,不如将这事上报皇上,以皇上的名义去叫他,他再不来,他是违抗皇令,再杀再烧不迟。”

康都督听听也有理,就去弄来一张圣旨,又一次送到紫微山去。

惠通禅师没奈何,只好带了40个徒弟奉命来见康都督。

康都督见惠通不听他的召,只听圣旨,心里十分恼火,就派了两百名土不列队站在门口,叫惠通和尚进来时,只管拿刀砍他, 万一砍伤砍死了, 这是他活该,也叫这秃驴知道知道都督的威风。

且说这天惠通和尚带了40个徒弟来到营门口前,对徒弟道: “为师的上一次不应有,这位康都督定在生为师的气。 少不得会设法整为师的,倒需防他几分。”

他要徒弟等在外面, 自己将一条短铁棍抽出偷偷放在大袖里。

果然,才走到营寨门口,只见200个兵卒分两列齐站在门口,目露凶光。

惠通是何等样人?心里有数,也不打话,倏地一下朝里冲去。众军士齐声吆喝,刀的刀,枪的枪,纷纷向他身上招呼。

外面徒弟们看在眼里,怒喝道:“打仗没能耐,打和尚倒是挺能干的!”

说话间,只听见“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众军士的刀枪已被 小力禅的铁棍一一挡开,他本人则捷如猿猴,转眼间已到了军营之上。

康都督见他虽然身材瘦小,武艺却着实不弱,不由人不肃然起敬,就站起来迎接。

老和尚也不与他客气,就坐下同他谈起正事来。

康都督道:“这次请老禅师出山,实在是不得已,不知大师要带多少兵马去才能成事?”

惠通道:“不敢有劳大帅的人马,有小徒40人足矣。”

康都督道:“这是圣上注目的事,来不得半点闪失,老禅师小心为好。要不皇上怪罪起来,下官吃罪不起。”

小力禅道:“老衲自会理会。如果不成功老衲是不能活着来见大帅的。”

康都督无话可说,就招待了他们一顿素斋,第二天就让他们出发走了。

且说惠通和尚来到千斤刘那里,千斤刘见师叔亲来,虽然学艺时两人见面很少,毕竟辈份上比他大着一辈,只好出来迎接。

小力禅道:“贤侄, 本来你的事老衲也不好意思管你,只是你违抗朝廷,害得朝廷找到我老和尚的头上来,连想静修也静修不成了。我知道你也有你的理由,大家多说了多伤和气。不如这样吧。咱们先将叔侄关系搁过一边,各自凭武艺说话。如何?”

千斤刘因为他是师叔,正感到为难,见他这么说,道:“ 师叔体谅小侄,小侄感激不尽。小侄输了,小侄在众将士面前也有句话;若万一蒙师叔让我,师叔回去也好交代。”

惠通道:“话是这么说,真刀真枪不长眼,咱们毕竟是师叔侄,伤了谁都不好,现在咱们各自在自己的剑上包上一小包石灰,比试后看谁身上的石灰痕多,多者输。这样好不好?”

千斤刘也没必胜的把握,连声说好。

于是两人各自换上了黑衣,开始比试。这一仗打得十分凶险,自中午一直打到傍晚。

千斤刘身上直如拨翻了豆腐、在石灰堆里滚了三滚似的;而看惠通的身上,却仅三点两点白痕,却都不是要害。

千斤刘道:“多谢师叔手下留情。小侄不知天高地厚,实在狂妄。小侄说的话是算数的,三天后午时准来康都督处投诚。师叔放心就是。”

三天后,千斤刘果然如约来投。康都督这时才大喜,上奏皇上,要封惠通一个指挥使当当,被他婉言谢绝了。

于是朝廷特地在紫微山石佛寺设了一个巡司以防盗贼,据说他死前一直享受五品官职待遇的。

作者:严振新 林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