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女子很小就会出嫁,而如何看她到了出嫁的年纪呢?人们通常会观察女子是否及笄,也就是结发,如果是的,那你就可以跟她提亲了。不过及笄是及笄,那及笄是指多少岁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好好讲解一下。

一、及笄是指多少岁,女子15岁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及笄,是一种古代对满15岁女子的称呼。据小编所知,古代女子满15岁后,双亲就会给它结发,也就是用笄(簪子)将头发扎结起来,所以当时的人们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就是指到了结婚的年纪,如年已及笄”。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出处:及笄这词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对此,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是这样注释的“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所以古代人看到哪家小姐的头发用簪子扎起来,表示她可以嫁人了。

二、古代女子待嫁年纪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其实在古代,女子待嫁的年纪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春秋时期,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之年,女子十五岁被称为及笄,这个年纪的男女可以结婚了;到了唐代,女方十三岁以上便可嫁人,所以当时13岁的女子被称为豆蔻年华;而在明代,女子十四岁以上便可结婚。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除及笄、豆蔻年华外,其实还有很多词是形容年龄的,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等。当然,这些大家知道即可,其实不用太过了解。

大家都知道,当一个男子被“而立之年”来形容时,代表他已经到了自立的年纪,完全能脱离家族,自己组建家庭,那你知道而立之年是指多少岁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好好讲解一下。

一、而立之年是指多少岁,男子30岁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而立之年是形容男子的,当男子到了三十岁,能够自立,并承担家庭的责任,就会用而立之年来形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男人到了三十岁,人格已经自立,学识、事业也已经自立,这是一个男子最好的年纪。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出处:而立之年其实在春秋时就已出现,它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那时的男子二十岁是弱冠之年,此时就可结婚,到了三十岁就已自立,能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

孔子三十岁立志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现代人,很多到了三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不少会自暴自弃,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是三十岁才开始立志弘道。据传,孔子快七十岁时,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及笄是指多少岁,古代女子15岁(已到了结婚的年纪)

除而立之年外,其实还有很多词是形容年龄的,比如豆蔻年华(女子13岁)、弱冠之年(男子20岁)、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等,这些大家知道即可,其实不用太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