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磊

到了明末,随着白银进一步货币化和标准化,从四川江口出土的白银可以发现,四司银、行税银、行银、地亩银、地亩辽饷银都是统一五十两。

这些银锭,形状都是长圆形,两端宽,中间细,有部分银锭的两端向上微翘。锭面均有像螺旋状的丝纹由外及里排列有序清晰可见,中间部分微凹。这种螺旋状丝纹的产生是因为铸造银锭时银水由高温急剧冷却而收缩,由外向内形成螺旋状涟漪纹和锭面微凹的现象。有专家研究认为黄金白银成色在九成以上者其纹必清晰圆润,九成以下者则螺纹几乎消失。为此,市面上成色不足的各色白银则通过伪造丝纹,以哄骗于人。张万俞作于万历年间的《江湖奇闻杜骗新书》中,记录了当时作伪银锭的名称:“松纹,与细丝一样,其皆足色也。摇丝,色未甚足,银泻入槽,以手摇动而成丝也。水丝,名曰‘千丝’,自七成、八成、九成、九五止,通名曰‘水丝’。画丝,即水丝。泻出而无丝,以铁椎画丝于其上。吹丝,即九种程(成)水丝。银一入槽,口含吹筒即吹之以成丝也。吸丝,以湿纸盖其槽上,中取一孔,以银从孔泻下,吸以成其丝也。今人以铁箔盖于槽上,亦中取一孔,银从孔泻下,亦吸以成丝也。盖吸丝自七成起,九五止,九五者,亦看得足色也。”各种成色的白银都想冒充最标准的足银。

谁来制作长什么样怎么运输明代银钱冷知识科普

另外,明朝政府也制定银牌、银钱。前者主要是西北地区通商使用,“西域哈密诸夷入贡,夹带土产货物,贸易图利。……兵部议覆,俱从所奏,惟格外赏恐各边援例,令总制官仍造为银牌,重五钱或一两者给之”。还有小额银钱,万历年间,大开银矿,所以银钱的铸造,比其他朝代的金银钱要多。比较常见的一种是万历通宝。背面穿孔上下分列矿银二字。所见有库平三分、四分、五分几种。另有一种大型的,正面是“万历年造”四字,背面有“四钱”“八钱”“九钱”二字,文字制作同上列几种差不多。

再下来则是漫长的解运过程。承办银锭接解手续的官员(承差)拿到银锭,获得批文后起运。负责监督押运解银的官员,需要将起运数目解付所管州县,其州县转解于府,府解于布政司,布政司则通类委官,持印信文解,负责起解,于第二年三月以内到京。户部将解到的银锭存库,填写勘合收据,责付原解官收执。当然户部会按照起解路程的远近,做更详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