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悦读

采撷平凡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大小黄牛垭之说

作者:谌远坤

一条古老的驿道由东往西蜿蜒而来,歇脚黄牛垭。垭口即关隘。这里俨然成了东来西往、南去北行的咽喉要道。北可通往隆昌、内江、成都、自贡等地。东南联通泸州、荣昌、重庆等州府。

旧时,黄牛垭有大黄牛垭和小黄牛垭之分。大黄垭即在云盘山下。垭口岩壁下有一洞穴,长约8米,宽约4米。一人家依洞建房,既住人又开商店饭馆。洞上方长有一颗上千年的大黄桷树,树冠宽大,约有500平方米。因有树冠的护佑,这儿冬暖夏凉,景气宜人,令人乐往。

小黄牛垭,既往青龙山尾部行400米处。那时,此处没有人家,只见灌木丛丛,野草漫漫,唯一小径通往石燕桥。行人亦稀少,没有大黄牛垭热闹。

那时,但凡过往大黄牛垭关口的行人、马匹、挑夫都要在这里歇歇脚,喘喘气,或找点茶水喝,吃点东西充饥。最热闹的莫过于中午时刻。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即近慢慢飘来。马背上驼的多是茶叶、麻布之类的东西。马夫高叫道:“主人家,有马料没得?”随即将马拴在小坝边。马夫侧坐在小店里,脱掉上衣,用澡帕擦擦头脸身上的汗水。又叫来一碗帽儿头(干饭),二两烧酒和一大碗羊肉汤,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叫了声:“老板收钱!”嘴一抹,汗一揩,披上汗衫,快步向马儿走去。

一些从自贡而来的挑脚夫,挑着沉重的盐巴慢慢地走来。由于长年行走在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驿道上的原因,他们浑身漆黑,腿肚上的血管都粗大暴涨,这可能与他们长期过度劳累奔波,日晒雨淋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养成了不慌不忙的性格,说话也是慢声细气的。来到垭口店子边。把担子轻轻一放,对店主说:“给我们先喝两大碗温开水吧,再来一碗帽儿头,一碗回锅肉,一人一份。”他们多是帮当地的小商贩挑的盐巴,挑回去后过过称再交给小商贩,得点脚价钱。他们都是一些贫穷的盘家养口的老实巴交的苦力人。

这里,也有一些靠老婆娃儿养几个鸡、几只鸭,卖几个钱来这里鬼混的懒汉们。他们每天早早就来了,打大二、打麻将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吵的店主心烦,但又不敢得罪这些混混们。只得忍气吞声,无可奈何。

人龙混杂,大黄牛垭曾引出事故多多。一些嘴喳喳的快嘴快舌的人们都喜欢到这里闲耍、打探小道消息,一旦获得某个奇闻怪事,她们就会添盐加醋的手舞足蹈地向人们传说,说的唾沫乱溅。这里成了了解成都重庆等地小道消息的重要场地。有时,就连石燕桥街上的人也跑到这里来玩耍、消遣。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图源网络

苍海桑田,天道轮回,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换之中。大黄牛垭也逃脱不了变的变数。自民国16年小黄牛垭通公路以后,往大黄牛垭行走的人几乎绝迹。它逐渐被人遗忘。人住利边行。有了宽大平直的马路。谁还愿往那坡坡坎坎高低不平的小道上行走呢?特别是解放后成渝铁路的修通,更是极大地方便了南来北去的行人了。故而,黄牛垭住家增多,车辆奔忙,身价提升,声名遐迩。往后,人们就只晓得只有一个黄牛垭,根本不晓得还有一个什么大小黄牛垭之说了。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图源网络

1 END

1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作者:谌远坤

谌远坤,男,69岁,金鹅街道政府退休职员。爱文学,有散文、诗歌、小说在市县报刊、《作家》杂志上发表。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悦读隆昌”投稿邮箱

lcrm1109@163.com

下载APP

隆昌融媒丨掌上·云端·心间

新闻爆料热线:0832-3951284

未经许可 转载必究

悦读隆昌丨大小黄牛垭之说

编辑丨何静思 吴小雨(实习)

责编丨邱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