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钻戒:行星状星云PN A66 33(Abell 33)

太空钻戒:行星状星云PN A66 33(Abell 33)

太空钻戒:行星星云PN A66 33(Abell 33)

据台北天文馆之网路天文馆网站:天文学家利用欧南天文台(ESO)位在南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VLT),捕获一张美丽的星际钻戒景象,只不过这是个偶然的美丽,行星状星云与一颗前景恒星恰好排列在同一视线方向上的结果。

这个行星状星云编号为PN A66 33,另一个更着名的称法是Abell 33,位在接近长蛇座Alpha(星宿一)的方向上,距离约2500光年。这是类似太阳的恒星在年老之后,外层大气被向外吹出成气泡状的结果;更特别的是,整个行星状星云近乎完美对称的球形,让这个星际钻戒景象更显精致美丽。像它这么圆的行星状星云并不罕见,通常只有些微扰动,例如恒星自转的方式或中央恒星有伴星、周围有较浓厚的星际介质等,就会破坏行星状星云的对称性,使其外型多多少少有些不规则。

绝大部分质量与太阳类似的恒星的生命终点是体积小、非常致密且炽热的白矮星。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白矮星会逐渐冷却;与此同时,原本恒星最外层的气体也逐渐向外膨胀,形成行星状星云;通常行星状星云的模样就是彩色的发光星云包围着小而明亮的中央星(central star)。

Abell 33前身恒星(progenitor star)的核心部分正在逐渐演变成一颗白矮星,在Abell 33中心的白色亮点就是这颗恒星残骸,即前述之中央星;不过它并没位在Abell 33的圆心,而是稍微偏离一点。这颗恒星残骸实际上比我们太阳炽热而明亮许多,其发出的紫外辐射足以让向太空奔去的行星状星云发光,这才造就了我们所见的钻戒戒身部分。

在Abell 33边缘、相当于钻石位置的亮星,编号为HD 83535,视亮度约7.2等,只是颗普通的白色恒星。它大约位在地球到Abell 33的中途,与Abell 33并没有时值上的物理关联,纯属巧合的排列在同一视线方向上。虽然这颗恒星以双筒望远镜便可看见,但Abell 33本身却很暗,必须使用口径大一点的望远镜才能看到,若望远镜上有加装适当滤镜会更容易看见它。

好玩的另一件事是:在锐利的高解析影像中,Abell 33的中央星其实是个双星;但是真的物理双星,还是只是刚好排列在同一视线方向上的假双星,就不得而知了。

天文学家艾伯耳(George Abell)于1966年时编纂了一个「艾伯耳行星状星云表(Abell Catalogue of Planetary Nebulae)」,总共包含86个天体,Abell 33便是其中之一。除了行星状星云表外,艾伯耳也在天空中仔细搜寻星团,最后搜罗了4000多个星团,整理后建立了艾伯耳星表(Abell Cat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