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哈普古德,提出“地壳位移理解”是地球科学基础问题的关键,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结合其理论指出史前文明亚特兰蒂斯在现今的南极洲,兰德·佛列姆·亚斯等科学家受其理论影响。

南极是亚特南蒂斯的遗址吗

根据哈普古德的假说,有学者经过细致的计算,描述了1.1万年前全球地质的灾难:

在漫长的历史中,两极不对称的冰山越长越大,其不均衡的离心力,拉转岩浆上的地球外壳,把两极甩出南北极圈。

欧亚大陆板块的最北端——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半岛,从北温带冲向北极,数小时滑行2000英里、相对地心转动30°至现今的位置。气温骤然下降,温带平原上的猛犸象、犀牛、河马等巨兽,很快冻死在零下40°以下的酷寒之中。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原来位于南半球温暖潮湿的南极大陆的亚特兰蒂斯,被推入南极圈。因为南极比北极更冷,一个发达的人类文明消失,随后普降的冰雪形成今天的南极冰川。

原来两极的冰山,被推进温带后迅速融化,造成全球降温和海平面陡然上升。近海陆地被淹没,局部出现洪水;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整体转动,造成岩浆的搅动和板块之间的错动,全球性的海啸和局部火山喷发、地震不可避免。

在这场地球浩劫中,当时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人失去亚特兰蒂斯的消息,加上当时暴涨的海水吞没大片陆地,人们误认为亚特兰蒂斯覆灭在大西洋之中。

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它是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cm,是一种适应于寒冷气候的动物,在更新世它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部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

猛犸象源于非洲,早在晚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存活於480万年到4000年前的上新世时期。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那时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时代。

在气候寒冷的更新世(大约公元前180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它们广泛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陆续灭绝,这被视作一个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发现的所有猛犸象遗体中,有超过80%的是在西伯利亚东部辽阔的萨哈共和国(Sakha Republic)的永冻土地带发现的。

在中国大陆也能找到各大板块滑转的旁证:中原地区丰富的大象化石,如人们熟知的“黄河象”,以及在成都地区发现的“象群化石”。大象本是亚热带物种,说明那些地区原来位于亚热带,随着欧亚大陆板块冲向北极,那些地区也从亚热带闯进北温带。象群不能适应新的气候条件,或者死亡或者迁移回亚热带,很快在中原绝迹。

有学者在“全球性证据”一致的基础上提出南极洲即当年的亚特兰蒂斯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