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时代,黄金就是指今天的金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历代对“金”的称呼和代表的物体。

  1、先秦时期,“金”是金属的统称。

  先秦及之前,冶铁业不够发达,金属少,且贵重,而中国人最早发现的金属就是青铜,它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所以,最初,金就是指青铜、铜器,而青铜器上的铭文被叫做“金文”。那时黄金冶炼提纯难度很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青铜也是贵重金属。

  战国时期,才出现铁器,随着冶铁业的发达,铁器得到普及,人们才开始区分铁和铜的区别,比如称呼铜为美金,铁为恶金,金子则还是黄金。战国中后期,才出现汉字“铜”、“铁”。但人们还是习惯把所有的金属统称金。不过,大多数时候,金都是指青铜、铜器,因为铜在先秦的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

  2、秦汉到宋元,铜成为货币,金开始成为财富的代名词

  秦始皇统一货币,以铜钱流通天下,在加上最初人们习惯称铜为金,所以在很多时候,金还是指铜、黄铜。但是随着铁、黄金、银以及其他金属的出现,金的具体含义就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从《汉书》开始就明确了黄金和金的区别。

  比如说《汉书·高帝纪》中“上曰:“善。”赐金五百斤。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这是说“黄金”。

  《汉书·文帝纪》中说:“其益封太尉勃邑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平、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章、襄平侯通邑各二千户,金千斤。封典客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

  《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赐爵关内侯,赏黄金百斤。”《汉书·景帝纪》中:“帝崩于未央宫。遗诏赐诸侯王列侯马二驷,吏二千石黄金二斤。”

  大家有没有发现,《汉书》中赏赐黄金的时候,就会用全称,加上单位,而且数量较少,当计量单位较大,千金、万金的时候,一般用“金”,这里的金一般都是指铜。

  同样在《史记》中,“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这里可能指的不只是铜,还有铁。

  中国古代史书中关于货币的记载有黄金、白金、赤金,是指黄金、白银和铜。如果没有明确就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但在提到金子的时候,一般都用全称,黄金。

  3、明清时期,金开始特指银子。

  明清时期,商业发达,加上黄金贵重且少,白银开始和铜钱一起成为主流货币。在明清时期的书籍里,如果出现不加单位的金,如“值数十金”,这里的一金就是指一两白银。如《清稗类钞》中有“一器值数十金,贵人馈遗以为重礼。”这里的数十金,是说数十两白银,而不是数十两黄金,更不可能是铜板。

  到了清代,随着白银的广泛应用,“一金”就默认是白银了,如果特指黄金,一般就要加上单位,比如“一两黄金”。这个时期,提到金,一般就不是指铜了。

  4、近代以来,金开始成为货币统称

  近代以来,金逐渐开始成为货币行业的一种特称,尤其是随着纸币的广泛应用,金也逐渐虚拟化。比如,民国时期,一金就是一个银元,建国以来,大家都用纸币,“奖金”就是给你纸币了,再比如“五金”肯定不指黄金,年金、赏金、住房公积金等等都是货币的统称,金的金属功能完全褪去。

  这就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了。

  不过,从先秦到现代,黄金的称呼可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我觉得按逻辑来推一下。

  我国古代很早就能够提炼金属铜了,铜的使用从最初的器具到武器,再到铜钱。

  已经普及了。

  春秋战国时期大批量的装备,和各国各式的铜钱就是明证。

  所以我认为金就是特指的黄金。

  因为铜很普遍,没什么稀罕的。

  更不要说“赏十金,赏二十金,赏五十金”这些记录了。

  总不能说是赏十个铜钱,二十个铜钱,五十个铜钱吧!

  这就像两个老农聊天议论,说皇帝用的是金锄头一样。推理极为荒诞无稽。

  再看看秦汉时期,人们用钱,记述钱的记录。

  都是花“钱百万,二十万钱”,记录也是“钱千万,几千万钱”。

  这里的钱都是明确特指的铜钱。

  所以,没必要说“赏十金”中的金,从铜钱美化成金。

  皇帝没那么小气和不要脸的。

  金就是特指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