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渔民渤海的海底处,发现一块相当神秘的化石,考古专家鉴定之后发现,一万年前的渤海地区居然是古陆地。这块神秘的化石究竟是什么?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渤海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靠近北方的近海,也是共和国的内海,同时属于内水范畴。渤海的海岸线全长约3800公里,东西宽约346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面积超过约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米。作为一个几近封闭状态的内海,渤海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根据地形地貌,渤海可分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大部分。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渤海沿岸有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辽河、海河等河流,它们从陆上带来大量有机物质,使得渤海海水营养物质十分丰富,致使此处成为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的天然渔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丰富优质的渔业、港口、石油、景观和海洋资源,让环渤海地区经济具有快速发展的显著特征,沿海附近城市的经济也随之腾飞。渤海海域因鱼类丰富而著称,被当地人誉为是“聚宝盆”,种类繁多的鱼类及贝类为渔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渤海中最常见的鱼类,分别是鲈鱼、鲅鱼、黄花鱼、青鱼等,诸如皮皮虾、青虾、对虾、扇贝、生蚝等海生物更是不计其数,每年打捞的数量几乎可以供应北方大部分地区。渔民们在风浪中打捞鱼虾,自然十分辛苦,但常年在海上作业,自然也遇到过不少新鲜事,一位老渔民就遇到了一件有趣的新鲜事。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十多年前的一天,老渔民照常出海打鱼,他将渔网绑在船下在海底拖动,大量的贝类和虾类就会“束手就擒”。不过此种打捞方式存在风险,一旦海底存在巨石暗礁,就很有可能令渔网缠绕在海底,果不其然,老渔民这一次的确碰到了一块“石头”。老渔民在下水摘网时,不经意间发现网内有一块白色的石头,他憋足一口气将石头拿回到船上,接着与同伴们仔细揣摩起来。渔民们在海上打渔多年,对于海底石头的类型都了若指掌,可没有人能认出眼前的石头究竟是什么?从海底打捞出的石头,整体呈白色,全身形状极不规则,石身较轻还遍布蜂窝小孔。正因如此,有渔民当即认为,它可能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动物的骨骼或者是一块巨大的化石。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老渔民心里打鼓,但还是将石头运回家中,为了能够弄清它的真实身份,老渔民甚至还专门将其送到沈阳考古研究所进行化验分析。“不验不知道,一验吓一跳”,考古专家们在分析化验石头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它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古生物的牙齿化石,该种生物就是远古时代的巨型动物披毛犀。披毛犀是一种生活在更新世时期的动物,它们与猛犸象等动物共同生活在冰河时期,是一种超大型的食草动物。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披毛犀学名为长毛犀牛,目前已经灭绝,归腔齿犀属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平均体长在3.5到4米左右,肩高约2米左右,体重平均4.5吨。披毛犀全身披满厚厚的毛,可以抵御严寒风雪,鼻子上还有两只扁平的角,可以用来推开积雪寻找下面的黄草。为了适应环境,披毛犀们甚至还进化出了一层厚厚的脂肪,用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披毛犀虽然生活在冰河世纪,但它们始终是陆地动物,其牙齿化石也没有理由生活在海中,难道在它们生活的年代,渤海地区还是一片陆地?为了验证此猜想,考古专家们联合地质专家展开了一次针对庙岛群岛的联合行动,最终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专家们经过研究庙岛群岛发现,早在10000年前,当渤海尚未形成时,庙岛群岛曾是平原上一块拔地而起的丘陵地带,其山丘高度超过200米。由于当时气候寒冷,强劲的西北风和冷风寒流互相作用,致使渤海古陆平原上飘来了大量的黄土物质。风沙不仅填平了古陆上的沟壑,而且还逐渐形成了起伏的山丘,如今庙岛上独具特色的黄土便是最好的证明。由此也能证明,在多年之前,渤海的确是一片陆地,只是沧海桑田的变迁让世界变了模样。

科学家们还补充称,未来也许随着地球上的水量减少,渤海古陆地还有露出地面的可能。不得不说,大自然果然是最厉害的环境改造师,让人类感叹自己力量的渺小。

参考资料:《中国地理》 黄威著 中国地理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我们从那块琥珀可以推算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缩写 缩写,急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选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文正文没有介绍作者.
琥珀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蜘蛛刚扑过去,忽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0万年前渤海是陆地,54亿年前的神秘化石

琥珀是一篇____文,用____的语言介绍了 有关____的知识,假想了____,从而判断了___

课文从一块琥珀的发现,推测到一万年前的故事和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0段)讲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11—12段)讲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全段共4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层层推理,得出最后的判断.
句段赏析
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黄色的泪珠”指的是松树的松脂.为什么用“泪珠”这个词呢?这是与前文“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相照应的.蜘蛛步步逼近苍蝇,只想一饱口福,竟双双被一大滴松脂裹住了,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课文这么写,正体现了它生动的文学色彩.
2.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苍蝇和蜘蛛是今天常见的小昆虫,但是,到底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这样的小昆虫呢?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发现,为科学家研究昆虫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这也说明了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文章导读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作者是德国作家柏吉尔,他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像,介绍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文章结构
全文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推测琥珀形成的时间.
第二段(第2至12自然段):讲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段(第13至17自然段):讲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四段(第18自然段):讲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写作特点
1.这篇课文故事生动,语言优美.
2.科学家根据形成琥珀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测.
中心思想
本文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从而判断出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毕竟不知道你要什么答案,这些都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