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斗笑社》第二季第六期的相声竞演部分已经看完了,很上头的感觉,不是乐的上头,而是燥的上头。就像郭德纲和于谦在点评时说的那样,有些地方实在听不下去了,搞不懂演员们在想些什么。

德云斗笑社第六期里那些令人费解的谜题是啥,德云斗笑社打牌片段令人费解的秦霄贤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自我介绍环节。无非是两个思路,一是有设计好的包袱,那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二是没有包袱,简洁明了的过一下就完了。

郭德纲介绍于谦时的套路,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要么是谐音梗,“驴鞭”“鱼鞭”之类,要么是用手势晃一下于谦,实际介绍自己媳妇等等。近两年开始不找包袱了,就是直来直去地介绍一下,走个过场,毕竟观众真的很熟悉了。

就这个小环节很难吗?我实在是想不明白,秦霄贤和尚九熙在自我介绍环节那么拖沓的理由是什么。秦霄贤的搔首弄姿和尚九熙的硬要掌声,是要打造成个人标签吗?每次都是这一套,挨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这么固执地坚持下去,真不知道图什么。

如果相声说得好,就算一开始没记住你的名字,后面都会想办法看看回放;如果相声说得不好,记住了名字也没什么好处,无非就是骂起来方便一点。

德云斗笑社第六期里那些令人费解的谜题是啥,德云斗笑社打牌片段

自我介绍的问题只是秦霄贤整个相声的缩影而已,他需要放弃的片汤话太多了,虽然郭德纲说五分钟就够了有点夸张,但话糙理不糙,不知道秦霄贤能不能听进去,反正我都已经听过无数次了。

在我的概念里,特别不能理解秦霄贤这样的问题。就像写文章一样,字数不够往多了凑有难度,但是字数太多要做删减不是很容易的事吗?但凡有点阅读理解能力,就能看出哪些是可以直接删减的废话,哪些是可以合并的句子,怎么说显得简练……怎么着也是个大学生,这点能力都没有吗?令人费解。

德云斗笑社第六期里那些令人费解的谜题是啥,德云斗笑社打牌片段令人费解的尚九熙

尚九熙以前的问题也和秦霄贤一样,不懂得取舍,但是这一期不一样。以前的尚九熙,是想说的内容太多了,不知道删哪一段;第六期的尚九熙,是真的没东西可说了,管他效果好不好呢,先演完了再说。就算被淘汰,也比没有作品弃权强得多。

尚九熙这一期令人费解的点是不会把点开活,那个“一点空气都不给”是什么梗?我听不懂,百度了一下也没彻底搞清楚,似乎懂了一点点;那么现场的观众听得懂吗?上了年纪的人有一多半吧。尚九熙玩这种梗,无异于自寻淘汰。

尚九熙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想不到这个简单的问题呢?令人费解。

德云斗笑社第六期里那些令人费解的谜题是啥,德云斗笑社打牌片段令人费解的张鹤伦

从现场效果来说,张鹤伦和张九南的相声堪称全场最佳,最后也拿到了最高分,实至名归。但是,这一期的主题是特别的朋友,而张鹤伦的相声离题万里;不是在开头说一句“观众就是我的朋友”就是扣题了,这叫牵强附会。

如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严厉的老师会给0分,大度的老师会给个辛苦分意思一下,但是给及格分是不可能的,给最高分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惜了,张鹤伦对规则拿捏得很到位,懂得观众喜欢什么,所以他投其所好,把大家都哄得很开心,完全不用担心得票的问题。

至于主题,观众并不在乎,谁逗我开心就给谁投票。郭德纲似乎也无所谓,观众是衣食父母,他们开心就好;就算有所谓,大不了就是“划一道”,也影响不了结果。导演组可能有所谓,但是没办法。规则是他们定的,漏洞被人抓住了,还没得补,只能吃哑巴亏,认了。

就像我之前的文章里写的那样,张鹤伦就这样一次次地强化自己“油腻大叔”的形象,一味地投机取巧,摸鱼划水,艺术上还有追求吗?

张鹤伦在不到四十岁的年纪里,就有了养老的心态,令人费解。不知道他还要在舒适区沉沦多久,这就是在浪费生命。四十岁本应是一个相声演员的成熟期,如果突破一下,兴许能向大师看齐;如果沉沦下去,那就是一普通演员。

张鹤伦正处于坎上,别辜负了初心。

德云斗笑社第六期里那些令人费解的谜题是啥,德云斗笑社打牌片段结语

之前写了好几期的观后感,老有人说我踩一捧一;既然如此,那么这一期我就不捧了,连踩三个……

德云社这帮演员就是捧的人太多了,捧的他们忘乎所以,真以为自己有多大本事一样;只有踩的人和捧的人一样多,才能让他们真正认清自己,才有可能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在创作上多动脑子,在表演上多多学习,脚踏实地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