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

所以,正确诊断区别两种病害,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关键。其诊断依据主要是两种病害的病症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

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

7.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二、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以上所述是诊断这两种病害的主要区别标志,要认真仔细的区别判断;正确选择药剂进行防治,尽可能降低这两种病害的危害程度。

细菌性病害:

斑点:主要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坏死性斑点或叶枯,有的有穿孔产生,叶斑呈多角形并有黄色晕环,潮湿时有溢脓。主要由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引起。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的组织被侵染后通常表现为腐烂,并有臭味的脓液产生。主要由欧文氏杆菌引起。

枯萎:有的细菌侵入植物的维管束后,在导管内扩展破坏了输导组织,可引起植株的枯萎(青枯)。主要由青枯病假单胞杆菌、棒杆菌属引起。

畸形:细菌侵入后在枝条或根部引起局部组织的过度增生形成肿瘤;或是新枝新根丛生;或枝条带化。主要由野杆菌属(肿瘤),棒杆菌属引起(徒长,带化)。

真菌性病害:

真菌所致的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病害症状类型。重要的标志,是在受害部委的表面,或迟或早都将出现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疱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或营养体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