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核战联合声明是和平之光还是不祥之兆丨慢点观察

2022年似乎迎来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月3号,联合国五常国,也是合法拥核的中、英、美、法、俄五国,发表了《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向世界传达了“防核战”的共同声音。由于事前没有风声,五大国突然达成联合声明,被外界视为“送给世界人民最好的新年礼物”。

不过,对于这份史上第一次五大国联合“防核战”声明,会有多大实际作用,笔者内心始终有一份疑虑:为什么正在乌克兰对峙的美俄,此刻会共同发出“防核战”的声音?与此同时,西方也在炒作台海的军事风险,此时五国防核战声明,又对台海意味着什么?

果然,全球舆论这一周来的解读,也朝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正向看是“和平之光”——认为大国承诺表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目标仍然是推进和平发展,毁灭性核战大概率不会发生。

反向看是“不祥之兆”——认为大国之间避免动用核武器,反而可能促使各方“放手一搏”打常规战,“乌克兰、台海随时可能爆发战火”。

防核战联合声明是和平之光还是不祥之兆丨慢点观察

俄军方11日表示,约3000名俄罗斯军人开始在俄西部举行包括坦克等重型武器在内的实弹演习。演习覆盖的区域包括靠近乌克兰附近地区。

美俄再现核对峙

港媒发表“五常发联合声明 乌克兰瑟缩发抖”的评论称:乌克兰战争危机可能一触即发。就在联合声明发布的前一天,美国总统拜登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时放狠话,“一旦俄罗斯入侵乌国”,美国和盟友将作出“果断回应”。可以设想,假如不需要担心俄罗斯的核弹头,那美国反而会打得“无后顾之忧”。

不过,对于西方炒作乌克兰战事逼近,直新闻特约军事评论员石宏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乌克兰的仗打不起来,恰恰是因为俄罗斯的“核威慑”还在。

石宏指出,就常规军力来说,北约力量远超莫斯科,俄罗斯不是美国的对手。但因为俄罗斯出于防御,可能动用核武器,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不敢动手,这就相当于冷战时期的核对峙。所以,乌克兰打不起来的关键,恰恰就在于核大国之间的互相威慑。

同样的道理,美国当然也不想因为台海,触发和中国的重大冲突。但台海的战争风险却在不断加剧,美国知名智库已将台海和乌克兰并列为2022年两个最高的战争风险区。

本周开始,俄罗斯和美国围绕乌克兰的多轮磋商正在进行中,据乌克兰议员最新透露的消息,俄美已达成一致,乌克兰永远无法加入北约。这意味着,乌克兰战争危机可能缓解。

防核战联合声明是和平之光还是不祥之兆丨慢点观察

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和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在日内瓦进行了美俄之间的第三轮谈判

不过,美国仍不放弃危险试探,更增加了双方“擦枪走火”的风险。近期,美国在军事演习中演练从不同方向对俄罗斯发射核武器。美国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还挑衅说,“我们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按照过往经验,俄罗斯很可能会演练核攻击“还以颜色”。

“防核战”声明有不祥之感?

在此起彼伏的危机中,“防核战”声明发出了怎样的信息?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也很不乐观,“声明间接反映了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的严峻程度,显示上世纪冷战结束以来的和平红利已经消耗殆尽,给人一种先礼后兵的不祥之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舆论?笔者认为,尽管联合声明说的句句都“政治正确”,但是那些没说的话,才是更关键的、更值得琢磨的。

那到底说了啥?没说啥?划几个重点:

1、说了“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但没说“坚决不打”或“永远不打”核战争;

2、说了“核武器应服务于防御目的、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但没人会说,自己打的是侵略战争,所以核武器用来干什么,其实是自己说了算;

3、说了“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但实际上,“互不瞄准”只是象征性的,以现有技术,重新瞄准只需输入数据指令,轻而易举;

4、说了“维护和遵守双多边军控协议和承诺”,但美国已经接连退出了《反导条约》和《中导条约》,只要觉得对自己不利,美国就会毁约,何况没有法律效应的声明,基本上是说了等于没说;

5、说了“避免军事对抗、防止军备竞赛”,但没说“削减核武器”的任何具体目标和措施。

简而言之,关于反核战,最关键的话都没说。世界并没有太平,危机没有减少,因为没有人承诺不打核战。甚至有更极端的观点认为,从表面看,“防核战”声明是五常避免核战的一个共识,但深层次也可以理解为即将动武前的一次“君子约定”。

“雷声大雨点小”

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才会表态称,“欢迎五核国的联合声明”,“但更期待后续的步骤细节,即如何以削减核武器来实现真正的无核武器世界,这是需要靠五个常任理事国来解决的核心问题。”显然,古特雷斯很清楚,声明对各国不具备任何约束力,加上用词含糊,可解释空间很大,因此,声明的实质意义不大,“雷声大雨点小”是必然的。

防核战联合声明是和平之光还是不祥之兆丨慢点观察“防核战”声明还有多少潜台词?

实际上,“核五国”都还在升级自己的核武库,而且美国与中俄的关系都处于低谷,声明在防止核扩军方面的效果相当有限。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发这个联合声明?这其中还颇有文章。

一,首先,五大国发共同声明,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针对拖了两年的核不扩散条约审议会议的一次发声,为此五大国已经协商好几个月。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背景,本来发声明的第二天,原计划1月4日要召开全球的“核不扩散条约审议会议”,这是每5年就要举行一次的审查会议,评估全球裁军和核计划监测的进展。但因为美国的疫情严重,会议被推迟到8月。实际上,这个原本要在2020年1月召开的会,已经被推迟了三次。

1970年生效的《核不扩散条约》是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共有缔约国191个,其中包括中法俄英美这五个受承认的法定核武国家。中法俄英美之外的其他缔约国,承诺不发展核武器;作为交换,五大核武国则承诺就裁军问题“真诚地进行谈判”,并提供和平利用核能的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缔约的国家中,目前有四个拥有核武器: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都已公开试验并宣布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据报拥有约200颗原子弹,但它既不证实也不否认。伊朗是条约的创始签署国,但它的核地位存在争议。目前,全球最重大的核危机都离不开这些地区。

大会开不成,种种核扩散的危机却日渐严重。去年9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宣布建立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英两国将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美英将向澳大利亚这个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成吨的核武器材料,这显然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引发重大国际争议。

面对种种矛盾,五个常任理事国此时表态继续遵守条约,尽管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根本缓解不了围绕核危机的利害冲突,但至少表明,五个核大国仍然对核战争和核扩散保持着国家理性,算是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筑下了一道脆弱的安全底线。 

防核战联合声明是和平之光还是不祥之兆丨慢点观察

二、还有迫在眉睫的是,要安抚人心,毕竟大家的日子还要过。联合声明至少让人们看到希望。

受乌克兰局势影响较大的东欧各国,对未来预期悲观,人们害怕核大国之间爆发冲突,加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各国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此刻安抚人心、重建经济才是重点。美英法政府对此也心知肚明。

三、更重要的还在于,各方都想利用联合声明牵制对手。

这次的联合声明主要是中、美、俄三方博弈的结果。中俄推动声明,是为反制美国近年扩充核武库;美国则试图以声明为契机,将中国纳入核裁军框架,限制中国核力量发展。

美国是全球最大核国家,核弹头有5550枚,足以摧毁世界20多次。拜登去年上任后,试图降低对核武的依赖。将于本月底完成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将成为美国新的核战略指针,其中是否写入“不首先使用核武”承诺成为焦点。但显然,美国国内未有共识,军工集团影响很大。上月8日,美国国会通过总额高达7680 亿美元的《国防授权法案》,其中有278 亿美元是用于核武项目,预算大大增加,其中包括发展高超音速导弹等。

据美联社披露,随着所谓“中俄威胁升高”,拜登政府内部似乎已失去了改变美国核武政策的动力。《华盛顿邮报》日前也报道称,拜登希望背离特朗普“开发核武”政策的可能性在缩小,转向“减少核武器”政策恐将停滞。

美国会履行声明承诺吗?显然,联合声明对美国的影响,主要是国际道义层面,对美国核政策影响有限。

而美国对华核战略的心理更是纠结:一方面,不希望中国核力量“构成挑战”,因此要设法将中国纳入美俄的核裁军谈判,中国一直没有搭理这种无理要求;而另一方面,部分美国政客又试图将中国引入军备竞赛的陷阱。

给美国套上紧箍咒

中国当然无意搞军备竞赛,即使按照五角大楼的报告,到2030年,中国可能拥有的核弹头也不过1000枚,相比美俄是小巫见大巫。但中国仍清晰表态,不会大规模扩核。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在联合声明发布后第二天就表示,“中国没有大规模扩核计划,但会更新核武器”。但这仍然招来西方舆论的抹黑。

防核战联合声明是和平之光还是不祥之兆丨慢点观察

对此,解放军报8日发表《美国应切实承担起核大国责任》的社评指出,作为当今世界的核大国,美国为一己私利,在核领域耍小聪明、打小算盘,成为国际核安全的最大风险源。

尽管西方一直在渲染所谓“中国核威胁”,但实际上,中国的核战略历来是“最低限度威慑”,即所拥有的核武器,不超过阻吓对手攻击所必需的数量,核弹头重质不重量,注重提升核弹头威力,及导弹的突防性能与生存力,这才真正体现核武器“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的作用。

文章说,中国是五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这一政策受到广大无核武器国家普遍认可和欢迎。中方希望五核国承诺,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就此谈判缔结国际法律文书。

这说明,中方希望在“防核战”联合声明的基础上,推动五核国做出“防核战”的实质动作。中国的出发点很现实,完全消除核武器,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做到,但是给所有有核国家,特别是好战的美国,套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紧箍咒,的确存在着可行性。

遥想当年,奥巴马上任时,曾提出“无核世界”的主张,并因此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可惜,时移世易,奥巴马早已“闭嘴”。而“无核世界”的梦想实现,也不可能依赖任何人的赐予。

作者:万霞,深圳卫视直新闻《慢点·观察》高级主笔。